第一百六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六十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六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六十一

“女儿最近瘦了足有十斤,”杨建云在电话里告诉万宝强,“我每天看她熬夜难受的样子,心里真是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而且女儿现在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现象,像这样下去,女儿能不能参加高考都是问题。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万宝强听了妻子杨建云的电话,只能在电话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对妻子说,“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女儿的学习,而是女儿的身体了,如果你能够想到好办法让我们女儿身体好起来,那就大功告成了。”

杨建云听了老公的话,也不好说什么,本来打电话是想让自己的老公为女儿身体想想办法的,可是,她听了老公的话,觉得自己的老公对女儿的现状也是无能为力的。看来这个问题必须自己多想办法,她想。

我不忍心再让女儿去熬夜,因为,女儿已经被高考压力折磨得喘不过气来了。看到女儿眼睛因熬夜而满眼血丝的时候,她就觉得就像自己的心放在火焰上烘烤一样难受。

可是我已经对女儿的饮食做了更为科学的调整,她想。我可是按照《扬子晚报》报纸上登出的《高三学生高考前的营养餐》所规定的菜谱,到山城市场精心为女儿选择肉食、蔬菜、水果的。天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认认真真、尽心尽力、科学合理的。

女儿会很快强壮起来的,不可能长期这样的,她想。但愿女儿的头晕症状现在就得到彻底的消除,我明天就能看到她白里透红的笑脸,鲜红的嘴唇,吃过饭就跑到楼上看书学习,并且一点疲劳的样子都没有。

“不过人是为了征服生活而生的,”杨建云对自己说,“一个人可以被命运折磨得遍体鳞伤,但是决不能苟且偷生。”不过我很痛心,我是专门来为女儿伴读的,可是还让自己女儿身体出现很多不适,她想。现在,正是女儿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候,可是我竟然让女儿发奋学习的机会都不给她。

我的女儿是那样的好学、那样的聪明、那样的懂事、那样的健康、那样的美丽,但是,高考的压力却能把这些变得“黯淡无光”。让好学变成学不了;让聪明变得迟钝;让懂事变成“家长的心病”、让身体健康变成弱不禁风;让娇美的容颜失去亮泽。但高考压力并不会完全让考生变成这样,她想。也许,只是我们伴读方式不对头、教育孩子策略出了问题。

“别再胡思乱想了,”她告诫自己,“只要自己现在身体好、头脑保持清醒、懂得科学教育孩子、适当地给孩子买些必要的补品,女儿的高考就一定会旗开得胜的。”

“还是多想想《还珠格格》上面小燕子的事情,那小燕儿翩翩的舞姿可好看了,我真的太喜欢小燕子了,要是我女儿能够和小燕子那样,天天都快快乐乐的、天天都精神抖擞的,那该多好啊……不知道那天天快乐的小燕子能不能跟白马王子永琪结婚,我也不知道小燕子的妈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她妈妈是不是会赞同我教育女儿的方法呢?她妈妈也能像我这样为女儿伴读吗?哦,对了,小燕子不识字,当然她妈妈不会为她伴读了。”她一个在自言自语。

带孩子,把孩子带成这样子?本身就是错误的事情,她想。我不知道其他母亲是怎样为孩子伴读的,她也会把孩子伴读成弱不禁风的样子吗?为孩子伴读,那可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不就是为孩子洗洗衣服,烧三顿饭的事情,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八十岁的老太婆都能做,确实如此,在县城中学附近我经常看到一位八十多的老奶奶为孙子送饭呢,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况且这种现象还不是特例,听老公万宝强说,他一位女同学在县城开服装门市,丈夫在县里机关工作,老婆婆、老公公都因为怕带孙子早早地到马克思那里躲起来了,她的儿子今年也在县城中学读高三,没有办法,她只好让自己八十一岁的妈妈来为她儿子伴读,她想。

但是,我却把自己的女儿“伴读”成为这样,你是否认为我的这双手太笨?我的头脑太愚蠢?我不知道。不过,我是一位喜欢看书、尊重科学的好母亲。我女儿在初中的时候,跟我在家读书,她从来就没有生过病,除了四岁时候在家玩小猫,被家里的小猫抓破了手。

我相信民间老中医会有好的药方,能够把女儿的头晕毛病治好的,我最近一定要找到这个好药方,而且一定要去做这件事,她想。因为,其他事情我早已做好,现在只剩下这件最让我感到头疼的事情了。

我现在必须抓紧去做。

有一天,她又来到热闹的山城市场,就在离大门不远的地方围着一团人,她驻足看去,看到一个年龄在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在拿着中草药在给围观的观众介绍他家的祖传秘方。好奇之心,促使她走到近前。只见斗大的、黑色的、斜体祖传秘方字体下面,用红色的正楷字体,写出了他家祖传秘方包治的头晕目眩、心悸、记忆减退、体弱无力、难以入睡等病症字样,黑子右边则挂满了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家长送给他的妙手回春、医德高尚、灵丹妙药、华佗再世、诚实守信、享誉天下等赞美锦旗,锦旗鲜艳而醒目,不少围观的人为有这样一种灵丹妙药,而感到由衷的赞赏。

紧接着,人群的后面,有几个中年妇女,拨开拥挤的人群,一直来到这位买药的人跟前,大大方方地掏出几百块钱,毫不犹豫地买下“三副”、“五副”不等的中药,嘴里还不住地向围观的观众介绍她们在给今年读高三孩子治“病”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幸,以及当她们买回眼前这种灵丹妙药以后的种种惊喜,大有买迟恨晚感觉。

其中有一位妇女,推开拥挤的人群,径自来到这位买药的中年男子跟前,一把抓住他的手,声泪俱下地对说:“大哥,您就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呀,我的儿子被头晕目眩、失眠、心悸折磨了三个多月,后来发展为不能在班级上课,我带儿子去过省城很多大型医院,多少专家学者,都为我的儿子把脉问诊,吃过的药大约有十斤重,花去的钱多得几万元,虽然每次治疗以后都取得一点效果,但是都是临时的,根本就不能彻底地治疗我儿子的病。

眼看就要高考,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眼泪都流干了,脚都磨破了好多次,仅有的家产也被儿子的病化光了。这不但没有使儿子摆脱病魔的折磨,反而让儿子的病情越来越重,以致使儿子不能到校上课。自从,我儿子服下这位神医大哥的几副中药以后,病情大为好转,饭量明显增大,睡觉明显改善,脸部也红润起来了,人也越来越有精神了,不久就可以到学校正常上课了,现在,那些症状已经没有了,晚上回家还可以做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今天再来买几副中药,一来巩固儿子的疗效,二来向这位神仙大哥表达我们全家的感激之情。”

说完这些非常感激的话,便从自己的随身带来的包裹里面,掏出一幅鲜艳的锦旗,上书“药中经典医家神奇”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用一双颤巍巍的手,躬着八十五度的腰,非常虔诚地敬献给了眼前的这位神医大人。只见这位神医大人,似乎感到有点惭愧的样子,面带惊讶之色,赶忙从自己讲台上走了下来。

“这位女士,你何必跟我讲这么客气的话,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能够把你儿子的病治好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今天你能够代表全家给我送来锦旗,我真是受之有愧,这实在让我感动,让我自豪了。要知道你的信任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有了你的信任,我就会更加自豪地站在这里,面对很多犹豫不决的朋友,面对社会对我在江湖行医的怀疑。

敬爱的朋友们,我现在是没有权利再去说我的药材是如何的好,药材的好坏只有那些用了这些药的病患者,才能有权利说。如果大家现在还对我不信任,我现在还可以给你们电话号码,回家后,病者吃药有什么反应,你可以直接拨打我的电话,我还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难。”说着,便向大家发了一张写着他电话号码的纸条。

紧接着,精彩的节目上演了,先是几个外围的伴读父母模样的人,挤到神医面前买了几副中药,后来,站在中央的几位伴读父母也上来买几幅中药,再后来,靠前的伴读父母,开始不安起来,也纷纷解囊,加入到抢购中药的行列。

这时,这个神医开始卖不过来了,他赶忙喊来几个徒弟来帮忙买药,他还大声地对抢购的人说:“各位伴读父母们,不要着急,虽然今天这里药材有限,但是,我们可以在近几天再把药材送过来,保证大家满意。要知道你们着急,我们就会比你更着急,这样容易出错。谢谢!谢谢!”

杨建云亲眼看见眼前的这幕感人的场景,她被这位神医的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给深深地震撼了,杨建云长这么大,到现在真还没有见到眼前如此感人的瞬间。心想,自己今天终于可以满足自己的心愿,终于可以给女儿买到几副专治她多天难以治愈的“顽疾”了。当她听说今天的药材有限,再看到那么多还在抢购的伴读父母,心里的抗击假冒伪劣的防线,早已被击垮了,情不自禁地掏出二百多块钱买了几副中药。

当她兴致勃勃地把中药拿到租房的时候,门旁老王询问这种药是从哪里买来的,杨建云就把自己今天的奇遇向老王作了较为详实的汇报。

老王听后连忙摇头,嘴里不住地说:“你今天上当了!”

杨建云立即问:“这是为什么呢?买药也敢做假?难道他们就不怕出人命吗?”

“亏你老公还是老师,你对社会真是见识太少,你可知道江湖险恶这个道理吧,要知道这个社会上,什么坑蒙拐骗之人、什么“大善大恶”之人,真是随处可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既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也不能随便怀疑一个人,凡事应该多动一动脑筋,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上当受骗,对于这个药的问题,是关系到人命关天的事情,岂能有半点含糊的想法?扔掉!这是最明智的选择!”老王认真地对杨建云说。

杨建云听完老王的话,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便对老王说:“我亲眼看到那么多的伴读家长,来给孩子买药,并且当众还向这位神医赠送了锦旗,如果是个把人,我还会怀疑其中有诈,可是那种场面可是相当的火爆,你让我对这位神医产生怀疑,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相信。”

老王对杨建云的执迷不悟心里非常着急,便心平气和地对杨建云说:“你可知道合伙骗人的把戏呀,我从小就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对这些鬼把戏,我早已司空见惯的了,我今天告诉你,这些合伙来欺骗观众的人叫‘媒子’。她们当众去买这些东西,就是要让大众对他们所要买的东西产生信任。他们买那些东西,都是一些虚伪的假象,都是一种很狡猾的欺骗行为。”

老王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不过像你所言的神医,他所下的套子真是相当诡秘,一般人是很难识别其中欺诈行为的,你以后可要当心呀!现在骗子德行太损了,他们为了贪得些钱财,根本就不去考虑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好在今天你今天遇到了我,否则,我真不知道你家里会添出什么乱子呢?”

杨建云面对此时此景,心里真是像捣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下子全涌上来,看来社会,真是很难看见底的潭水,深不可测啊!朗朗乾坤,社会上还能有这等龌龊的事情,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由于我写这本书的主题不是表现骗术,也不是想表现万宝强夫妇在伴读过程中的幼稚,只是想告诉亲爱的读者,不要忘记社会的大舞台,我们应该抽出足够的时间到社会的纵深处,去仔细地观察尘世百象,了解世态炎凉,洞悉人间好恶。

下面就让我好好地分解一下,这些身居“陋室”中的人,他们为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这么容易上当受骗的呢?他们在书中、在别人的闲谈中也明白很多道理,可是为什么一到社会现实中他们就会“头晕”呢?只要小骗子略施小计,我们这些“很有分量”的人,就很难招架。我们想一想,那些容易上当受骗之人,往往用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复杂多变的事情,这是多么不明智的行为!

要知道,现实犹如一颗带着生命体温的种子,而书本却是一种被人设定好的条条框框,犹如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木头能够雕刻飞禽走兽,但是永远也雕刻出飞禽走兽的灵魂出来!由于书本知识尽显“雕刻”之技,很容易使人身陷“痴迷”的境界。如果我们把现实中的人当作书本上无生命的、没有喜怒哀乐的、没有是非评判标准的、过于理想化的人来看待,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无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果那些对书本知识有很高造诣的人,老是用书本的知识去分析人世间的众生相,很少到书本以外的世界去接触社会、去探究社会,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忽略了人世间的“真知”。要知道人世间的“真知”,往往就是一些书山之外的东西。

我们如果迷信书本知识,那就不能很轻松地从书本中走出来。因此,那些迷信书本知识的“文士”,不在社会上上当受骗,那真才是人间奇迹呢?我们应该清楚那些能够在社会上行骗的人,他们的智商都是相当“高”,他们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深有研究,他们还能够利用那些身陷书堆中的人看待问题的薄弱点,专攻这些“文士”们灵魂中最不设防的弱点,进行错误诱导,使这些“文士”很快柔化成为他们所要摆弄的“洋娃娃”。被骗已经成为这些“文士”人生道路上偶然中的必然。今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让更多的“文士”,走出“陋室”接受社会实践的洗礼,练就“金刚不坏之躯”,让行骗之人在你们身上找到“爆破”的地方。

不错,人是为征服生活而生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让现代化教育熠熠生辉才是人征服生活的金钥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