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教育大突围 一百七十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七十章 教育大突围 一百七十

这几天,伴读小院里面父母的谈话总是离不开为孩子请家教问题,无论什么话题都是从请家教谈起,最后又回到请家教上去——有时谈愉快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谈伤心的事情,但常常与请家教有关。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你家的家教请得相当的好,小孩子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似的,一天比一天高,不像我们的家教每天来给我儿子上课,就像磨洋工似的,我看了心就‘犯堵’,看来我们家花的家教钱算是打水漂了。”一向快嘴快舌的朱阿姨对杨建云说。

“我们的家教总体上说还不错…但哪能像你说得那样好呀…听女儿说…我们请的家教还算称职…”杨建云不好意思地说,“如果真像你说得那样好,我会买高香烧的…说实在话,现在请家教真是一件难心事。”

“就是的,最近我们附近伴读小区里面除了很多怪事,听我老公说,有些没有结婚的家教老师还和补课孩子谈恋爱呢…”

“有这等事?”杨建云惊讶地说,“真是见鬼去吧…这不是趁人之危吗?”

“真是少见多怪,有些家教老师根本就不是诚心诚意来教孩子读书的,而是乘机找对象的…”朱阿姨继续发表高见。

“我认为有些事情不能全部怪家教老师,”杨建云说,“比如说,前一阵子电视、报刊杂志热炒的李某某,他竟然对家教老师心存不轨……”

朱阿姨刚和杨建云谈得正起劲,不少家长也赶来凑热闹,什么家教传奇呀、什么家教婚姻呀、什么在家教中孩子成绩变化呀、什么家教价格呀,还有什么关于称职、偷懒、高兴、沮丧和希望的故事呀,等等。对孩子的希望,经常是对孩子的希望,永远是对孩子的希望。也就是说对孩子的希望永远坚定不移,尽管自己的孩子每次月考成绩语数外三门成绩总分考不到二百五十分。

就在这个时候,朱阿姨的老公突然出来宣布,他已经辞掉那个不称职的家教老师了,并且重新找到一位非常满意的家教老师。许多伴读家长都不约而同用眼光打量一下眼前这位并不高大的农村男人,同时在内心升起对这位矮个子农村男人的敬意,因为,这些伴读父母们认为,这个矮个子农村男人到现在还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努力,真是伴读家长的楷模。

这位矮个子农村男人从这些伴读家长的眼神中感觉自己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伴读家长,同时希望自己的妻子也能够从内心真正地佩服他,因为,这个失败的家教老师就是自己妻子不听他的劝阻请来的。

“还有二十来天…孩子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换家教老师还行吗?”杨建云对朱阿姨的老公说,“我认为你们还是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不然的话…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的…”

“你可知道,我现在请的家教是谁吗,”朱阿姨的老公神秘地对大家说,“不瞒你们说,我现在请的家教老师…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来的小神仙…他就是去年我们县城中学理科状元的家教老师…他这人很低调…从来不喜欢到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给孩子补课的时候,总会引经据典、‘旁敲侧击’、风趣幽默…孩子们都喜欢听他的课…他反对死盘、死楸的老师…他喜欢给学生减负…学生听他的课就像听故事…不仅仅学到真知识还能够放松心情…至于他所教孩子的学习成绩嘛,就像坐上直升飞机似的…这个老师不仅仅课上得好,他还对历年高考题目深有研究…每年都能猜到高考压轴题…你想我能够请到这样的家教老师,我儿子的高考成绩还用愁吗…我虽然不敢说我的儿子通过这位家教的辅导就能考上北大、南大,但是我认为我儿子今年考上国家一类本科那还是小菜一碟的……”

“哟,这么厉害呀,”杨建云不以为然地说,“请问你请的是家教,还是神仙呀…”

伴读家长听了杨建云的话都嗞嗞地大笑起来,因为,他们也对朱阿姨老公过于夸张的话感到好笑。

“你们不要嘲笑,”朱阿姨老公赶忙摆出男人的尊严跟大家争辩,“关于请家教的事情,男人的见识毕竟比女人高明得多,既然你们说我请来的家教是天上神仙,,那他就是天上神仙…现在你们不信…等高考结束你们就会相信的…现在我不想跟你们挣出所以然来…”

站在一旁的万宝强觉得自己有话说,但是面对此情此境,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从厨房里端来一个小凳子,默默地坐在小院子里面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抿着嘴,听大家谈论家教的事情,连手上杯里的水洒了一身都不知道。

“我听到谣言,说我们前面的一个伴读小区里,一个家教女老师正在给男孩子补课,这个男孩子闻到女教师身上的香水味,情绪激动起来,竟然抱住女教师要和她接吻,你说现在的孩子胆子大不大?”

“真是作孽呀,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绞尽脑汁请家教还有什么意义,”万宝强听到这样的话,再也憋不住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干脆把他带回家…免得在这里丢人现眼。”

“怎么啦,管你什么闲事?”杨建云见老公为别人家的孩子生气便走上前说,“那又不是你家的孩子…真是狗抓耗子多管闲事…”

“现在,有几家孩子不是被我们家长娇惯坏了?我说句大家泄气的话,孩子到县城中学读书,就应该让孩子住校,我们来这里租房伴读就是多此一举,更不用说为孩子请家教了…我来县城租房伴读…包括我请家教都是受到别人的蛊惑才做的。”站在一旁始终不说话的小王老公激动地说。

“兄弟,你到现在说这些话还有什么意思呢?”万宝强说,“我们苦也过了,累也受了,钱也花了,房子也租了、家教也请了,甚至孙子也装了…这些,我们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吗?”

“不好意思,让大家生气了,”小王老公用假意客气的口吻说,“我承认我家的孩子被我娇惯坏了…你们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他得意地说着,眼睛闪闪发亮,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伴读家长。

万宝强听了他的话,心里酸酸的,想笑笑不出、想哭哭不出,因为小王老公说的话,句句都是实话,只不过自己为了三寸半的面子,不敢说出口罢了。

事实上,我们的父母给孩子请家教,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它的实际效果,很少家长去反思过。就好像我们给孩子吃好东西,如何孩子身体需要这些营养,它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这些好吃的东西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它就会演变成赘肉,长期下去这势必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身心负担。

由于,我们家长所付出的艰辛,见不到孩子学习的进步,自然,有些家长就会对自己孩子产生抱怨。如果孩子对家长的抱怨心存怨恨,那势必会产生家庭教育的矛盾,给家庭教育带来难以维系的危机。时间一长,对孩子、对父母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深研教育之理,深究教育之道,不要做家庭教育的垃圾之事。只有这样,我们的父母和孩子才能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人才。

有些家长,整天绞尽脑汁盘算着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多舒服一些、多安静一些、多放松一些;在学习上多抓紧一些时间、多刻苦一些、多提高一些学习效率;在玩得时候多开心一些、多潇洒一些。因此,家长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连孩子的碗筷都要把它放好,桌上好吃的东西拼命地往孩子碗里夹;孩子午休的时候,总是离孩子睡觉地方远远的,即使站在二十米开外的地方,也不敢和别人大声说话,只能作窃窃私语状,那声音比夏天的蚊子哼的声音高不了多少,父母伺候孩子就像伺候过去的老太爷似的。来县城中学附近租房伴读的父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上不到五点钟就起床为孩子上学烧饭,起床的动作都极力轻盈,连翻被、穿衣服的动作都是学过轻功似的,真比“做贼”还要小心,狠怕弄出一点响声把孩子惊醒了。

这些伴读的父母,早晨起床的时候,每做一个动作,总要停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呼吸声是不是入睡的声音。如果那呼吸声“正常”了,这才能进行第二个动作。假如发现孩子入睡的呼吸声有点像被吵醒样子的时候,他们总会停下一小会儿,等孩子迷糊睡去,方才继续行动。再说,不管夜里是多么的漆黑,他们从不敢去拉点灯开关,害怕开灯的声音把自己家里的“文曲星”给吵醒了,这就是住在县城中学附近伴读父母的真实生活。他们的那种责任心、那种爱心不是我寸管所能够表达清楚的。

假如你身处他们中间,你一定会被他们对孩子那种超然之爱肃然起敬。如果这些伴读父母租房是在楼上,这些起早为孩子准备早饭的伴读父母们,更是让人看了不忍,总是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服,轻轻地关上房门,轻轻地扶着楼梯的栏杆,脚尖轻轻地落地,慢慢地移向楼下,轻轻地打开楼下厨房的门,然后再轻轻地去烧锅办饭。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再大的付出,他们都愿意去尝试,从不愿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是千方百计地考虑是否对孩子有利。这也许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更有甚者,在寒冷的冬天,这些平凡的伴读父母们,有人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睡觉,他们甘愿脱下自己的鞋子,让双脚轻轻地走在冰凉的地板砖上。这种仁慈与关爱实属人世间至爱,是其他任何一种爱都无法企及的。

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孩子们看上去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他们可以铭记父母的恩惠,在学习的天地里顽强拼搏了,可是,现实往往比较“残酷”,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经常拿父母的“仁慈”当球踢。就这样,很多父母还喜欢傻傻地做美梦!父母辛辛苦苦为他们挤出了洗衣服的时间,他们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把这些流下父母汗水的时间去为他们心仪的女孩子写情书;父母辛辛苦苦为他们挤出削苹果的时间,他们却用这些宝贵的时间,躲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看黄色书刊;父母辛辛苦苦为他们挤出打扫房间的时间,他们却用这些难得的时间,钻进隐蔽很深的网吧和网友闲聊去了;父母辛辛苦苦为他们挤出刷锅洗碗的时间,他们却用这些烫手的时间,偷偷地进入到游戏机室赌博去了……

总之,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的爱,可是,很多孩子把这些“大爱”当作垃圾随手扔掉了,一点也没有惭愧之意、懊悔之情。父母满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像春蚕一样,在一个明媚的日子里,破茧成蝶,成为一个能够在蓝天下自由翱翔的彩蝶。等到父母拉开帷幕、盼望好节目上演的时候,他们却看到了自己孩子在扮演着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面对此时此刻,天底下能有多少父母不感到揪心的疼痛呢?我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成了不可精雕细琢的朽木了。我们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天旋地转,可是,这些无奈的“绝望”已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毫无价值了。我们只能面对苍天宣告家庭教育的失败。

这是谁之罪?谁之过呢?何至于此?

天上的神仙、地上的智者,谁都不能粗暴、简单、武断地下结论。

因为,对孩子教育绝不是小葱拌豆腐那样简单明了的事情,它是一个斩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的错综复杂的工程。即使一个人有百万个聪明头脑,也不能把教育孩子当做简单的小儿科,因为教育孩子绝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幂次方的算术问题,而是一个加减乘除幂次方的社会问题,它的高妙之处没有最高,它的深渊之处没有最低。

但是,我今天要在这里对孩子们说,父母永远都是你们健康成长的忠实伴侣,他们的对错永远都是能力问题,他们的一份爱心足可以抵上他们对你们一万个错误;而你们的对错则永远是你们自己责任心的问题,你们的每一份错误足可以烧毁你们父母一万个爱心。父母的爱心就这么伟大,就这么脆弱,没有任何办法!

教育的灵魂是复杂多变的,最无私的大爱也会犯错,而受到百般关爱的孩子也会背着祖宗的灵魂干起对不起“上帝”的事情。我们怎么也想不通一个百般呵护的生命,一个众星捧月的孩子,怎么能渐渐变成一个让人唾弃的不争气可怜虫呢?为什么这样的事例在现实中却频频上演?难道这个世界好心注定就没有好报吗?难道上苍就是有意在与好心的父母作对吗?难道就是要有意惩罚那些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上帝伺候的父母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伴读家庭眼前却出现那么多衰败的景色?而这些衰败的景色,又为什么会在明媚的春天出现呢?如果不是,那么眼前的“青苹果”为什么还没有到秋天的季节就被“害虫”侵蚀,身体上的“甜汁”就被“邪风”干枯?这样的悲哀对一个平生独守这个苹果的园丁来说,将是一个怎样的打击呀!小气也罢,大度也罢,关键是这一杯苦酒怎样去独饮下去?

别人的眼光我们固然可以不去理会,但是我们面对这种独一无二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家庭教育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失败了,那么我们在今生的旅程中将怎样独自去感受那种揪心的伤痛呢?

万宝强不愿在别人谈论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去插嘴,因为他感到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实在是太渺小了,因为那些“优美”的语言已经被自己孩子所处的现状击碎了。别人可以理直气壮去谈论家教,惟有自己在这里没有“正面”的发言权。这是一种无言的悲哀!这种悲哀已经超出他个人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因此,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他都会对着空荡荡的黑夜在不住地追问自己,这是为什么?自己所付出的精力,所付出的时间都是别人很难得到的高度,可是,留给自己的却不是积极的回报,而是更加地让他忧心忡忡。答案在哪里呢?聪明的读者,你能告诉他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