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鼓励“常态”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法宝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七十二章鼓励“常态”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法宝

“你真是笨死了…你真是一个扶不起的小阿斗…”和万宝强住在同一个小院子的朱女士,她总是喜欢当着别人面教训自己家的孩子,“我们为你读书花了很多钱…有什么用呢…我们用钱打水漂还能听见响,可是花在你身上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你这种拉屎成绩,将来能考出什么名堂出来…现在我真的菜也不想买,锅也不想烧,饭不想吃,碗也不想洗,街也不想逛,觉不想睡,生你这样的儿子,我真的想一头撞死…”。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她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有诸多的埋怨。每次月考成绩下来,这个小院子里面的伴读父母们从来就没有听到她表扬自己儿子进步的声音,从她嘴里都是儿子的不争气,都是儿子不在读书上下功夫,都是说儿子在有意跟她过不去,即使,他儿子考试成绩偶尔进步,她也会用抱怨的话语,让儿子听了不自在。因此在那个小院子里面,就算她家的孩子成绩最差。

她的儿子总是在人们的面前缺少自信,每天总是耷拉着耳朵,走起路来更是显得无精打采的样子,脸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高兴的笑容,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欠他一大笔债务似的。其实,万宝强的嘴巴和这位朱女士的嘴巴有着天然的相似,都有一种“擅于”抱怨自己孩子的毛病,只不过万宝强有时对自己女儿小小的进步,也会对女儿大加赞赏,给自己的女儿送去一点难得的自信。因此,万宝强女儿在那个小院子里面所表现的气质,和朱女士的儿子所表现的气质绝对不是同属于一个版本。

说起来也怪,万宝强女儿的学习成绩,在这个独立的小院子里面,也是和这位朱女士家的孩子学习成绩“相似”,也仅仅比朱女士家孩子的成绩“略高”那么一点点。由此看来,我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是和赞赏结伴同行的,总是和抱怨相互排斥的,这结论虽然算不上真理,但是它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妈,我真的很笨,今天我在考试的时候,把一个非常熟悉的英语单词写错了,”两年前,刚住进这个小院的叶佳对自己妈妈说,“我的同桌每次月考成绩都在全年级前几名,而我不管怎么努力,每次月考成绩都会比他少考六十多分,看来我这一辈子都赶不上他了…”

“儿子,你在我眼里始终是最优秀的,”叶佳的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满脸笑容地对儿子说,“只要你上课注意听讲,课后认真做作业,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很快接近他的。”

“妈,我真的很笨,今天我在考试的时候,把一个非常熟悉的数学填空题做错了,”一年前,这个小院的叶佳又对妈妈说了这样的话,“我的同桌每次月考成绩都在全年级前几名,而我不管怎么努力,每次月考成绩都会比他少考四十多分,看来我这一辈子都赶不上他了…”

“人的智商确实有三六九等的,考全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头脑就是比普通人聪明。”很多家长听了这样的话,往往会这样告诉孩子,可是,叶佳的妈妈从来不会用这样话语对儿子说。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而现在的孩子的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我们做父母的,绝不能对孩子已经脆弱的自尊心再作第二次伤害,我们一定要用一些鼓励的话去激励孩子。

有一次,万宝强问叶佳的妈妈:“难道你从来就不抱怨自己儿子吗?”

“我为什么要抱怨自己儿子呢?”叶佳的妈妈说,“难道你要我对儿子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用这些不负责的话来搪塞孩子,我做不到…要知道,像我儿子这样头脑不够聪明,在班级成绩不很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这类问话,回答时候一定要慎重,绝不能说出让孩子泄气的话,一定不能不知轻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多用一些鼓励的话…来鼓励孩子…”

现在,叶佳再也不去问妈妈这些问题了,因为他最近已经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了…他只要今年能够在高考中得到一本分数线,就能够顺利进入清华大学了…对于,叶佳能否得到一本线,叶佳和他的妈妈都不会担心,因为叶佳进入高三下半学期以后,他每次月考成绩都已经进入全年级前几名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做错”的事情,一定要抱着一颗平常的心,孩子“做错事”是一个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要知道没有孩子“做错”的事情,哪有孩子天天的进步?孩子的每天进步都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的。如果我们的家长对孩子今天所犯的“错误”,一味地采取冷眼的办法加以排斥,孩子就会在人或者事情面前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缺少自信,只能把很多能够做好的事情,拱手让给别人,失去进一步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失去对在自我否定中成长的机会。

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绝不会一帆风顺的,他们必须接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挑战。要知道孩子“脱去凡胎”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他们必须在诸多不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诸多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因子向自己“靠拢”,让自己的意志在钢铁的熔炉里面得到锤炼,让自己的身躯在酷热与严寒的环境中得到强化,让自己的灵魂在困苦和逆境中进一步地升华,让自己的理想在失败和成功的轮回中不断增加的它的高度,让自己的心灵一天天变得高尚起来,让自己的学识一天天变得渊博起来,让自己做人的态度一天天变得谦逊起来,让自己适应生活的能力一天天地提高起来,让自己脱下世俗中玩世不恭的尘衣,并且始终保持一份坚韧不拔的雄心和胆量,同顽石抗衡、同逆流周旋、同障碍拼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扼住命运的喉咙使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父母、对自己的责任心一天天地强大起来,使自己每一天的日子都变得充实而富有起来。

所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绝不能把孩子的“错误”简单地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坏事,我们一定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个处处有陷阱的地方,对于一个自尊、自重、自强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口渴的小水壶;反过来,一个风平浪静的地方,很容易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滋生懒惰、贪图享乐、怕苦为难、意志疲软、不思进取等坏品性的温床。

所以当我们辩证地看待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就会很理性地认为,“错误”也许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跳板,“错误”也许就是孩子获得自信的动力,“错误”也许就是孩子通向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石。因此当孩子出现“错误”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的孩子把“错误”这块绊脚石给搬开,绝不能绕开它。

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犯“错误”的,任何想逃避“错误”的孩子,肯定要受到命运之神对他们的惩罚。我们可以骄傲地对人生说,人生就是因为一次次的小“错误”才变得像春天的鲜花一样那样流光异彩,才变得像大山那样的坚忍挺拔,才变得像水那样的纯洁柔润。

因此,我认为“错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给我们带来机遇,又能够给我们带来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沉迷于“错误”的阴影之中,不去寻找解决“错误”的良方,我们的身心就会被“错误”的毒汁深深地麻醉,甚至也会被频繁的“错误”葬送了一生的前途。

有人说,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跟错误作斗争,总是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学会人生中所需要的各种品德,总是在不断地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健康成长起来的,今天的对也许就会变成明天的错,今天的错也许会变成明天的对,人生的对错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沿途风景,我认为,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父母不要“急火攻心”,不妨用“孩子的挑战机会又来了”这句话来释放自己内心的不满,不妨用“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这句话来宽慰自己,不妨用“这是孩子幸福的添加剂”这句话勉励自己。

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你满心的困恼就会像风一样从自己的耳边轻轻地刮过!这样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找到家庭教育的平衡点、支撑点,就会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欣然接纳孩子的错误,孩子就会更加感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用一种更加美好的心情去改正错误,就会用一种更加自信的心态去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就会始终和自己的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就会时常和自己的父母亲保持良好的沟通。因此,孩子们就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与自己的父母亲进行交流,及时地把困难排除掉,避免让这些困难给自己造成更多的伤害。

我记得在我国教育战线上的泰斗人物季羡林老先生,在年过百岁的时候,接受了一家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道季老有关家教方面的问题时,季老的一些关于如何做父母的话,让我倍感“独到”。他说,做父母的,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孩子经常自觉地愿意和你们保持情感沟通,那你们就是非常合格的父母亲。

这句话我们咋听起来很有“不平”感,认为这有何难?这真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其实就这么非常简单的事情,天底下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的呢?我们的孩子大多数都非常喜欢自己的母亲,因为做母亲的往往都会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一份平常的心态去细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总会给孩子更多的心灵安慰,更多的方法指导,总会用一种信任的目光去感染孩子。

而我们这些做父亲的,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总会用一种偏激的语言来教训孩子,抱怨孩子,使孩子本来就受到错误伤害的心更加的伤痛起来,很容易激化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很容易造成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内心隔阂。他坦言自己和父亲关系没有与自己的母亲关系好。当他回忆自己的父亲的时候,虽然他也感激自己的父亲为自己的操劳,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很重要,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为自己的家庭辛苦奔波,但是,他的语言很平淡,感情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感觉。

可是当他回忆自己母亲的时候,他虽然年过百岁,但是仍然非常动情,眼角不时地流下对母亲怀念的泪。我们从季老的情态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爱还是胜于自己父亲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始终用博大的母爱去温暖他、去呵护他、教育他、疼爱他、鼓励他,使他一生受用匪浅。

因此,我们这些做父亲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感情细腻、委婉、真诚,绝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可以任意处罚的复制品。要知道任何粗鲁的行为都同教育孩子背道而驰的,都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尊严。好孩子绝不是靠暴力所能够培养出来的。

尊重孩子,始终和自己的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用更加温暖的“鼓励话语”去关心孩子、去滋润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你们眼中的好太阳、好月亮。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清楚,有暴力倾向的家庭,是很难出现一个出类拔萃好孩子的,这是这个世界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因此,我认为天性醇厚、家教开明、慈爱丰润、引导有方、鼓励常态,这是孩子铸就伟大人格的摇篮!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金光大道!这是远离野蛮的灵丹妙药!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质土壤!

我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班主任老师曾经对我讲过这样的一段话: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过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他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够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听了班主任的话,我倍受鼓舞,不曾想这句话竟然成为我不断超越自我的原动力。

今天,面对竞争激烈的中国教育,我也想用这句话勉励还在苦读中的学生们,希望也能够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同时,我也希望用这句话告诫孩子的父母、老师,多用一些鼓励的话语来教育孩子。要知道,不管将来教育如何发展,鼓励“常态”乃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法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