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认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认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

在万宝强所租的那个小院子里面,和他女儿同届的高三学生一共有八名,其中有四位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每次月考成绩都能够进入学校前三百名(全校一共有两千一百多名高三学生)。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女儿和住在楼上的那位小姐模样的学生都属于中等偏上的学生,也就是说,运气好,她们才能考上国家二类本科。

值得庆幸的是,万宝强女儿不像住在楼上的那位小姐模样的学生娇贵。

这位娇滴滴小姐身份的学生,姓潘,名字叫潘白露。

“你爸爸干什么工作?”有一天万宝强问潘白露,“你家里经济条件为什么那么好?”

“我不知道爸爸具体干什么工作,”潘白露说,“听爸爸说他是某某企业的董事长。”

“哦,董事长,”万宝强惊讶地说,“你爸爸真的了不起!”

潘白露的爸爸究竟何许人也?如果你和他接触几次,就会确实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说起话来总会让人感到他不是这个地球的人。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他的公司只有三个人,一个合伙人,还有一个是他请来帮工的。

听说他背景很深,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舅舅。他所在的公司,名字叫家禽核能研究无限公司,厂房座落在一片宽旷的原野上,走进去,你会发现,这个厂房总共有两间办公室,都是用泡沫板做成的简易房,一阵风吹来的时候,房屋里面会传来阵阵汽笛声……

据说,他的公司是专门研究公鸡下蛋的,而且所下的蛋蛋壳是黑色的,并且是“一个鸡蛋里面有三个鸡蛋黄”的。潘白露爸爸曾经告诉王宝强,他公司开发和研究的那种黑色鸡蛋,营养丰富,绝非普通鸡蛋所能相比的。这种黑色鸡蛋里具有52种氨基酸,一百零八种蛋白质,三千零五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五百八十种人体稀有矿物质,是天然的防癌、治癌保健品,远销欧洲一百零二个国家,不仅如此,他公司每年盈利都在三百多万元,上交国家税收二百五十多万元,是我们县里知名的纳税大户。

不管潘董事长怎么不着边际地吹,反正万宝强“信”了,因为,万宝强从他们家的吃喝用度方面看出,潘董事长家经济条件确实算是上乘。

到目前为止,潘董事长已经离了两次婚,所离的女人都是一个人,一共生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上户口的时候都是双胞胎,一对是双凤胎,一对是龙凤胎,没有违背我国计划生育法律。如果你是头一次听到这样“信息”,你一定会把眼瞪得大大的,因为你会认为世界再大,也不可能相信公鸡能下蛋、生姜会长在树上、双胞胎还会赶趟!

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这里面存在的玄理,现在城市、农村不少人为了得到生儿子的目的,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空子,搞“假离婚”。由于,潘白露爸爸神通广大,所以许多人间奇迹都会发生在他身上。但是,有一点他感到力不从心,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上。

据王宝强了解,这位娇滴滴的学生非常聪明,如果在学习上用起功来,她的成绩就能够很快提高起来。可是,现在最令潘爸爸、潘妈妈着急的事情就是如何让自己女儿学习积极性提高起来。他们深知自己女儿不是一个有顽强拼搏精神的孩子,对学习没有太多激情。每次放假回家,她的主要精力都很难放在学习上。她对电视的酷爱程度很大,经常得到废寝忘餐的地步。星期天、节假日,如果没有潘妈妈的催促,她坐在电视面前,从早到晚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每当看到这种情形,潘妈妈的心就像猫抓一样难受。她明知道上前催促女儿学习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但是潘妈妈总会情不自禁地去“邀请”女儿离开电视,强迫女儿为假期作业做一些无可奈何的“有用功”。

潘妈妈为此曾经请教过那些家教比较成功的家长。这些“专家”认为孩子假期到的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制定一些具体的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不仅包括孩子的学习,而且还要包括孩子感兴趣的看电视、散步、和同学聊天等事情,当自己的孩子做出与学习计划相违背的事情,我们的家长再去友情提醒孩子,使孩子意识到这是在违背自己所制定的规则,让孩子自我觉醒,这样就会避免闹出不愉快的事情出来。

潘妈妈根据他们所提的建议,也曾经和孩子共同制定过学习计划,并且推行过一段时间,有效果,但是所得到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潘妈妈是一个急性的人,对这些没有明显效果的教育方法,很快就感到厌倦……殊不知,教育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哪有米刚下锅,就拿碗盛饭的道理呢?

再说,这个娇滴滴的有点像林黛玉模样的潘白露,动不动当做很多伴读家长的面对自己的母亲发火。每天凌晨五点钟左右,她的妈妈会端着做好的饭,小心翼翼地从楼底下的厨房里出来,再一个楼阶一个楼阶地爬到三楼,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去摇醒正在熟睡中的女儿。如果碰到那天女儿高兴,女儿会很听话地起来,洗漱完毕,端起妈妈所做的饭,吃上几口,然后,背起书包下楼上学校去;如果赶上女儿不高兴的时候,她妈妈总是在一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轻声喊着女儿的名字,眼望着闹钟,干着急。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学习太劳累,不敢有半点责备女儿的话,只是在嘴里说一些埋怨老天的话,耐心地等自己的女儿起床,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直到“最后一秒”便腾地一声从床上弹起来,脸不洗、牙不刷、抓起书包、急匆匆地跑下楼梯。到楼下,她女儿很快就会喊来一个骑摩托的人(这些生意人很聪明,每天都会在伴读小院旁边等),花三元钱,让摩的送她到学校。其实,到这里伴读的人都知道,租房离学校的距离不会超过三百米。

由于租房的房间大多数是用仿制水泥板隔开的,楼上那位仁慈潘妈妈所说的话,有时也会长上翅膀飞到楼下万宝强和杨建云的耳朵里面,万宝强和杨建云有时也会同情地摇摇头,因为,这也是自己家庭教育中一本难念的经。责怪孩子吧,孩子读书太辛苦,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到校,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午睡时间,下午一点半到校,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到租房处,每天都要在读书上花去十五六个小时,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确实是于心不忍。唉!不责怪孩子吧,我们做父母的,又不能替孩子“受罪”。

既然做了泥鳅,就不能怕钻洞!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读书,分明就是一场残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谁体力跟不上,谁意志不坚定,谁没有学习好方法,谁没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谁就会成为这场特殊战争的牺牲品。如果说读书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只能说,“同情”和“纵容”都是这场战争中的臭弹,很有可能把孩子引向“万劫不复”的边缘。

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也知道教孩子知识不如交给孩子一个好读书习惯的道理。可是我们眼前的高考太残忍了,它是一道铜墙铁壁,它不管你的孩子有什么好习惯,只要你孩子的高考成绩得不到高校所要求的分数,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你的孩子拒之高校门外,使你的孩子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让你的孩子过早地走出校门流浪到社会上。尽管社会也是一个大学校,但是,人们知道社会这所大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绝对没有正规高等院校那样“系统”、那样规范、那样快速。

所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只能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方面多努力。因为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而言,高考就是孩子美好人生的跳板!即使你的孩子综合素质再好,如果没有考取大学,你孩子就只能在无尽的“黑夜”中慢慢地前行。即便有一些很好的机遇在等你的孩子,你孩子事业发展速度也会因为没有接受高校系统教育而减慢。

我们也知道高校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但是,从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国家栋梁之才,要远远比那些没有进过高校大门靠自己在社会上独立打拼出来的优秀人才多得多,这是我们大家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认为,再愚蠢的父母亲也不会轻易放过孩子到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子女与父母教育目标不一致。他们双方往往都有肯定自己的充足理由,都认为对方所坚持的观点是错误的,都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颠簸不破的真理,都要求对方放弃自己的不正确的想法。所以这样一来,家庭教育中就会产生很难解决的矛盾。

如果这些矛盾,不及时地沟通,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很容易将矛盾升级,甚至演变成为家庭暴力。如果我们的家长没有一定的克制能力,没有一定的教育修养,往往他们就会把自己满心的不快,随时发泄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家庭暴力便一触即发。

要知道家庭“暴力”一旦爆发,孩子会因此感到万分委屈:父母怎么会变得如此的不讲道理?抱怨、责怪等不良情绪便很快在子女内心疯长。这样,父母与子女之间往往会产生出一条很难跨越的鸿沟:谁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都不愿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特别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更感百般委屈心酸: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很不争气的人,父母为了他们读书含辛茹苦,再苦的活、再累的事情自己从来都是默默地干,无怨无悔…只要孩子读好书,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可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呢!

因此他们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不能像他们那样有决心、有狠心、有毅力,所谓的读不好书都是孩子怕苦为难的结果。从来不去想,读好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许多教育智慧为它支撑。再说,这些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他们心里根本就不会把父母的想法当成一回事,他们也想把书读好,可是一需要他们下苦功夫的时候,他们就成为浑身长软骨头的人,对读书失去足够的耐心、信心,以致把自己父母所有的希望当成儿戏,把读书当成应付自己父母的公差,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惭愧心理。面对这种状况,很多万般无奈的父母只能对着苍天自叹自己的命苦:竟然生出这样的一个“现世宝”。

而那些老是学习成绩提高不了的孩子,总以为父母是在有意刁难自己,总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已经尽力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已经“定型”了,再不愿在读书的天地间另辟蹊径,并且总是千方百计给自己找足“没有办法读书”的理由。

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不学会“转身”,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责怪的声音越多,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在读书期间没有半点快乐可言,孩子的烦恼也会成倍地增长,以致淹没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我写到这里,绝对不会武断地说伴读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如果对一个没有远大抱负、没有积极进取的孩子来说,伴读往往会成为折磨自己和孩子的坏事情。所以,我敬请这类孩子的父母亲,要早早地收起这份爱心。因为你的爱心会转变成为滋生痛苦、烦恼的温床,这对自己、孩子都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家庭暴力。有人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有不少家长认为对孩子严,就是当孩子犯一些错误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体罚,否则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得寸进尺,就会使家庭教育对孩子失去一定的制约作用。这种观点在家庭教育中是具有很大危害的。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靠我们的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我们一心想通过实施家庭暴力来得到教育目,那绝对是非常愚蠢的。

其实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对抗心理,任何武力征服都会带上一定的后遗症:在被征服者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创伤。而我们这些施暴的父母们,在施暴的过程中,往往还夹杂着语言的蛮狠、情绪的暴躁、心情的激动、态度的失控,这些都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一旦造成伤害,那痊愈的过程是需要“一生”的时间来慢慢淡化的。

在没有痊愈的日子里,往往会对眼前所做的事情,抱着不够冷静的心理,以致使眼前所做的事情,质量下降,效率走低,成功的系数在减少。这些对于要强的父母来说,更是愤怒难忍。认为这是孩子存心与他们作对,根本不把父母父母的教育放在眼里。

其实,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懂得教育的温润作用,不懂得和风细雨的妙用,自古是以柔克刚,春风化雨。我们知道,狂热的暴雷是很难驱逐满天的乌云。只有天地间的“温和”之气才能保持天空的蔚蓝;只有明媚的阳光才能使万物保持清明;只有甘甜的雨露才能使鲜花保持“芳度”。因此,只有深知教育真理的父母,孩子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谈起教育的智慧,我想起一则小故事。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不慎将酒泼洒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会场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他轻抚士兵的肩膀,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会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盛宴继续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试想一下,乌戴特将军若对士兵的错误行为,严词训斥,大发雷霆之怒,这个盛宴的结局便可想而知。

因此,我认为,在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把教育孩子当成简单的体力活,我们应该向乌戴特将军学习,多开发我们的智慧,这样,我们的教育活动才会到处洋溢着爽朗的笑声,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