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想改变世界 必先改变自己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七十四章想改变世界 必先改变自己

“家这么穷…竟然培养出三个优秀大学生…你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秘诀吗?”杨建云问胡湘子,“你最小儿子也是县城中学高三的尖子生,你真是太神奇了!”

“前面的三个女儿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胡湘子说,“我们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是多挣两块钱,保证自己的孩子有饭吃、有衣服穿、读书有钱花,就行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你头脑就这么简单吗?”杨建云不服气,继续对胡湘子说,“难道你们就没有其他的想法吗?”

“你要知道,很多问题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胡湘子说,“但是,世界对于我来说,就是那么小,小的就让我知道盱眙是什么样子,我长这么大没有到过南京,也没有到过上海,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泗洪,那还是因为小孩子姑姑家在泗洪,姑姑家儿子结婚,去出礼才有机会到泗洪的…你想,像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只能头脑简单,不去考虑那么遥远的事情,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渴了有水喝,孩子冷了有衣服穿,孩子上学了有钱给他们交学费,其他的愿望,那不是我们头脑想的。”

“那你对孩子读书,就没有更高的期盼吗?”杨建云问,“比如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一类本科院校吗?”

“不瞒你说,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叫一类本科,”胡湘子说,“再说,我头脑里面从来就没有这些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三类本科、四类本科的词,我只知道过去有‘四类分子’、“五类分子”…我更不知道孩子考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对孩子的前途能够起多大作用?”

“你从小爸爸妈妈给你读书吗?”杨建云说,“我顺便问一下,你老公读过书吗?”

“我从小家里穷,姊妹八个,我‘大’没有钱给我们读书,不瞒你说,我们姊妹八个当中,只有我的小弟弟读过书,也仅仅读了三年书。”胡湘子说,“你说我老公,那就更没有读过书了,她现在已经八十五岁了。”

“什么?你老公八十五岁了?”杨建云惊讶地问。

“对呀,我老公就是八十五岁,身体还好着呢!平时还能够吃一碗干饭、两碗蛋汤呢!”胡湘子,“如果你要不信,可以去问我的儿子。”

“你不是说家里还有四五十亩地吗?”杨建云好奇地问,“你老公这么大,还能够种地吗?”

“前十年还能够跟我男人下地干活,现在只能帮助我们看看门。”胡湘子说,“我老公,这么大岁数了,虽然身体很好,但是,我和我男人都不让他干体力活,让他现在多享享福。”

“你说啥呀?”杨建云说,“我说的‘你老公’就是你的男人,而不是说‘你的老公公’!”

“什么老公、老公公的,你真的把我说糊涂了,”胡湘子说,“我们那个地方,老公就是孩子的爹爹!你们这些洋话真的把我弄糊涂了。”

“好了,那些遥远的事情我们不说了,”杨建云说,“你儿子嫌弃这个租房吗?”

“刚住这个房子的时候,儿子也嫌弃这个房子矮小,上厕所不方便,”胡湘子说,“当儿子知道爸爸妈妈难处的时候,也就认可这间租房了,早上总是吃过饭跑到学校方便,中午回家的时候,总是方便过后回家,吃过午饭从来不在租房内休息、学习,总是吃过午饭后,再跑到学校厕所方便,晚上十一点县城中学放晚学,儿子总是先到学校厕所,尽可能把自己‘排空’回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你们这样尽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但是,我想人总会遇到‘特殊’情况,你们又是如何处理那些‘特殊’情况的呢?”杨建云对胡湘子所说的话感到很好奇,很想把事情弄得一清二楚。

“真是一言难尽呀,”胡湘子说,“开始,我征求房东的意见,房东说自己的小院子非常小,没有建厕所的地方,希望我们自己克服困难…我哪有什么办法啊,只好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适应眼前的生活…为了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方便,我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到附近的地方看看,看看有没有建在小院子外面的厕所…后来我发现这个小巷子里面有一家私人‘厕所’是建在小院子的外面,可惜这个厕所每天都是上锁的。于是,我便经常到这个小院子找人拉家常,并且把自己的难处说出来,这个小院子的房东很同情我们,他给了我一个能够上他家厕所的钥匙,现在,我和儿子都方便多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每天喜欢到小巷子的原因了,”杨建云说,“原来是到那里去找厕所的,我们这里不少人都以为你有怪癖呢!”

“其实,我也是一个很喜欢说话的人,只不过,我不愿把那些小困难放在嘴边,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小困难克服掉…我知道,我的习惯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但是,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误解而改变自己的努力,我知道,这个世界给我出的难题很多,但是,我是一个不愿轻易‘放弃’的人…我也知道我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等改变自己以后,最多再去改变自己周围的那些‘能够改变的’,至于那些好高骛远的想法,我向来不敢去想,因为,我知道我的能力有多大…”

“你不用说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的能力很大,你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母亲…你不是说,你儿子小时候身体很差吗…现在,你的儿子身体变得很结实,你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杨建云问,“你能告诉我其中一些经验吗?”

“其实,我们家里一直很困难,儿子一出生身体就很虚弱,家里没有钱给他买营养品,只好用精粮来调养他,为此,我特地用蚊帐布缝制一个小布袋,早晚烧稀饭的时候,我用小布袋装上精米、豆面、红枣等放进稀饭锅里煮,稀饭好后,我就把小布袋捞上来,把饭倒出,一口一口喂儿子,等到儿子能走路的时候,孩子的爸爸经常到秧田边去钓黄鳝给儿子吃,这黄鳝‘力’很大,对虚弱的孩子很管用,不但能够增孩子的气力还能够增孩子的身高…你看我的儿子现在还不瞒十八岁,可是,他的身高已经比他爸爸高出一个头了…别看我们家庭困难,但是,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很争气…做不到的事情,从来不放在嘴上…”胡湘子不紧不慢地对杨建云说。

通过几次接触,杨建云和万宝强对胡湘子的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胡湘子的儿子确实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并没有使他退缩,反而使他倍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他每次月考的成绩都是相当的出色,排名一直在全校前二十位;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格外的孝敬,每天晚上回家,不管学习任务有多么繁重,都要给自己的母亲做做简单的按摩,然后才去做自己的作业。

这个孩子话很少,但是他对周围的叔叔、阿姨、学姐、学妹、学哥、学弟都非常的有礼貌,笑容似乎是他脸上的永不退色的标签。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大家谈起他都有说不尽的赞赏词。

万宝强认为,像胡湘子这样的伴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是非常有益的。这样的伴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起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肯定是微不足道了。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伴读家庭失去的仅仅是物质上投资,而得到的却是孩子难以估量的美好前程,几年的付出和日后的回报相比,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孩子的美好前程,那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万宝强永远不会忘记胡湘子母子俩,他们初来乍到的时候,完全是人们可怜的对象,可是没过了多久,这个奋进中的母亲和这个奋进中的孩子,很快改变了周围伴读父母的最初看法,并且逐步赢得周围伴读家庭成员的赞赏和敬重。

话又说回来,在伴读的大军中,也有很多不可塑的孩子。他们对父母给与的优越读书条件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学校放学以后,定要自己的父母亲来接他们,否则就在学校的大门口不回来。到了租房,从来不去好好地看书、休息,而是寻找更多的理由去责怪自己的父母这样那样做得不到位。不是责怪父母亲饭做得不好吃,就是嫌这里租房不安静。甚至连自己衣服叠得不整齐、自己的房间收拾不干净都成为责怪父母亲的理由。总之,在这些伴读孩子的眼里,伴读的父母亲就是发泄自己不满的工具。

可是这些伴读的父母亲又偏偏把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当做天上的文曲星来伺候,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天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比尔盖茨。这样伴读家庭的孩子,由于自身要求不严,把学习当做人生的游戏,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很“平常的”。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那样简单、轻松。可是这些孩子不这样想,认为读书就是一件非常寻常的小事情,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安享清福的资本。

结果,他们的父母在伴读道路上付出的越多,他们抱怨自己父母的声音就越大。自古任劳容易任怨难,当父母们把自己的辛苦所得的财物,被孩子当作身边的垃圾一样随手丢在臭气熏天地方的时候,父母们就会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怨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变调”地批评。要知道这种“变调”的批评,很容易演变成为干柴上面的星火。

我们试想一下,在一个伴读的环境中,孩子与伴读的父母们不能在生活上相互支持,不能在情感上相互沟通,不能在学习的态度上保持一致,不能在伴读琐事上相互谅解,不能在伴读的目标上达成共识,这本身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如果这种水火难容的局面不去认真地清除,这种伴读就不会产生优质的效果。说不定,还会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会使交流成为父母和孩子都很难享受到的奢侈品。甚至这些“悲惨”的局面还能够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知道父母给孩子当伴读,本身就存在它的缺陷性。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减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时间,孩子的实践能力也会因为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上太多的包办而失去进一步增强的机会,甚至连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我们的父母老是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都拿来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使孩子们失去很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不仅如此,这样的伴读,还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怕苦为难、懒惰、自私、心胸狭窄等毛病。

因此,对于这样的伴读,我们认为这确实是一件天底下很愚蠢的事情。这样伴读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伴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会渐渐地疏远,给正常的亲情关系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在父母与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甚至还会对孩子的美好前途产生难以修复的创伤。

由于伴读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全部有利,也由于伴读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因此,我们的伴读父母必须要谨小慎微选择伴读。根据万宝强的妻子杨建云反映,伴读生活比起正常的工作还要劳累得多,正常工作是做的“现成”事情,根本不需要动“很多”脑筋,而给孩子做伴读,不仅要早起,还要晚睡;不仅给孩子洗衣服、打扫房间、整理书桌,还要上街买菜、做饭、给孩子当闹钟。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做起来绝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且还一种智力性很强的脑力劳动。

另外我们父母给孩子做伴读,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很高,这本身对孩子就有一定的心里压力。我们知道压力这个东西,它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适中为最好。对于那些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更多的父母都是需要为孩子减压的。如果,我们这些伴读父母不能在孩子“减压”方面多做“善事”,这样的伴读,它的有效价值就更显得微乎其微了。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在伴读方面一定要理智地看待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一个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的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我突然认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以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它所隐喻的道理。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我们必须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家庭,进而改变国家、改变世界。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首先认清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之心,我们就不能改变孩子,就不能改变家庭,就不能为孩子的前途扫清障碍。我们很多家庭不明白这些道理,总是喜欢像鹦鹉学舌一样,人云亦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去分析自身原因,就喜欢和人家作比较,甚至还会发牢骚。要知道,天底下能够找到完全一样的苹果吗?发牢骚能够使事情改观、环境改变吗?认清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的潜能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