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把握一块宝玉的幸福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八十四章 把握一块宝玉的幸福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向来都是很高的。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所以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哪怕是像《飘》、《巴金散文集》、《英文书虫》、《余秋雨散文集》、《围城》、《老人与海》等之类的非常有价值的文学读物,父母也会在高考前三十天,禁止孩子去阅读它们。

因为,父母亲普遍认为这些读物对高考没有什么大益处。如果孩子这个时候看了这些书,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尽管父母这种做法过于“神经质”,但是做儿女的,你们一定要体谅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坚决不要与自己的父母发生这些因为“对问题看法不一致”而导致的争执。

如果你们认为在这个“节点上”看那些书对你们的学习很有帮助,你们必须把握“度”的问题,必要时候还可以事先向自己的父母说清楚,避免让父母误会,这样就不会与自己父母亲闹别扭。

要知道父母与自己孩子所产生的矛盾,绝大多数是由于父母与自己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分歧造成的,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所以固执己见,从而导致矛盾的产生。

如果双方都认为自己是真理,都认为对方是有意跟自己过不去,都是在欺骗对方,那么双方的对立情绪就会加剧,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在万宝强的心里,女儿在这个时候,再去看这些无用的言情小说,而且是在父母熟睡的时候去看,这就是对父母的欺骗,就是对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而在他女儿的眼里,自己苦学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夜阑人静的时候,看一下自己喜欢看的书,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这样有什么不好!现在做父母的就是喜欢大惊小怪,就是喜欢找孩子的“邪”茬子,根本就没有把孩子当人看……看小说就是对自己大脑的最好休息,这有什么不好!

我们知道,如果父母与孩子都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那么产生家庭矛盾就会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双方都必须冷静下来…都必须换位思考……力避对立情绪产生,也只有这样家庭气氛才会变得和谐,也只有这样,家庭环境才能对即将参加的高考孩子没有负面影响。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可不能忽视这些家庭教育的细小问题。因为这些细小的问题也能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矛盾产生原因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些矛盾大多数是由于父母与孩子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并且始终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无比造成的。如果他们各自对自己观点的“真理性”越迷信,双方的矛盾就越大。

我曾经就此查找过许多家庭教育资料,许多专家认为现在很多家庭教育失败就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理性地分析自己所谓的真理,相互指责、相互埋怨,以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阻塞、关系僵化。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不时地提醒自己:孩子是懂事的,孩子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不需要我们在孩子过失方面三番五次地重复;我们的孩子呀,你们一定也要不时在自己的内心暗示自己:父母是慈爱的、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观点我们必须慎重考虑,我们千万不能对父母的大爱有半点亵渎之心。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都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良好心态,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天空就会永远一片湛蓝。在这种背景下,孩子的光明前途又有何愁!

我们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要知道赏识教育所产生的效果要比那么抱怨教育要高出千倍万倍。赏识能够在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温暖、产生一种信任、产生一种激情。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优质元素。而抱怨教育却能够在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逆反”、产生一种痛苦、产生一种冷漠、产生一种厌倦,这些“劣质”的品质,足可以让天才自我毁灭千次万次。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在孩子犯一些鸡毛蒜皮错误的时候,就武断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能在这样的关键时候,作出这样令父母大失所望的事情?你怎么能这样忍心欺骗自己的父母呢?你怎么能对自己的前途熟视无睹呢?你怎么能忍心去伤害苦苦为你当牛做马的父母呢?难道你的头脑是一个猪脑不成?你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孩子!你就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你就是一个愚蠢的孩子!…”

就这样,我们父母有时还会感到不解气,甚至把抱怨演变成为愤怒:“你的良心被狗吃了,父母亲在外面累死累活不就是为了你吗?父母把大把大把钞票扔进水里面还能听到响,可是扔给你却一点声音都听不到,真是父母倒了八辈子霉了!如果你学习累死了,我给你垫背,每天从早到晚就知道想尽一切办法欺骗父母!…”

要知道,从父母嘴里喷出的这番言语,虽然比不上重磅炸弹那样有威力,但是它的破坏力,足以把正常孩子的血肉之躯“炸”得坐卧不安、魂不守舍。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要再对孩子如此教育了……你们这样看似在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其实你们已经严重伤害了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孩子的心。要知道,教育孩子是最需要方式方法的,绝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可以处置的私有产品;要知道他们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着和父母亲一样的自尊心,也是需要被人关心、被人温暖;要知道,你们粗鲁的教育,最终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另外,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切记,不要把我们的成长之路,当做孩子忆苦思甜的范本。更不要在孩子吃饭、睡觉的时候,把我们在读书时代所犯的错误,当做嘴边没完没了的“演讲稿”。如果父母改变不了这些坏毛病,就像祥林嫂永远重复她毛毛的故事,那么孩子就会对父母敬而远之。要知道,在孩子教育方面,“简单明了”、“言传身教”往往就是成功的通行证;“婆婆妈妈”、“心急火燎”往往就是失败的代名词。

其实,每一个人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频繁地重复一件事情,往往就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把父母的教育言语当做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噪音。要知道这些思想一旦在孩子的纯洁心里生根,这些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一种消极的轻视心理,这样,父母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父母的威信就会在孩子面前慢慢地消失。要知道,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伤失,那么父母的家庭教育语言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由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在读书阶段都没有经过社会大熔炉的煅造,“幼稚”往往是孩子的代名词。因此,孩子很容易在空白的家教岁月里,渐渐养成一种唯我独尊、消极倦怠、玩世不恭的逆反心理。要知道,这些不良的逆反心理,就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灰色阴霾,它可以使孩子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它的危害足可以毁掉一个优秀的“自我”。

我曾经对本地很多家长做过简单的调查。在现在的农村中,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安心地读好书,他们心甘情愿抛弃了到大城市挣“大钱”的机会:他们早晨五点钟准是从家里面出发,骑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本地小县城的码头上,给运输船队卸沙子、卸水泥、卸砖头等,不管春夏秋冬,也不管风吹日晒,常年做这些玩命的活。衣衫褴褛的样子,和沿街乞讨的乞丐没有什么区别。精瘦的身材被烈日、寒风折磨得就剩下皮包骨头,每天回家,常常到晚上九点多钟。这个时候,他们只能胡乱地吃一些家里中午吃剩的饭菜。由于他们常年过度劳累,营养缺失,他们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亏空,胃病成为这些人群通病。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半点怨言,一想到“这些”是为自己孩子读书的,他们的心里就会暖暖的,更不会把那些腰酸腿痛等一些小毛病放在心上。他们总认为这是自己为家庭应该做的事情,从来不会责怪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从来不去抱怨生活有多艰难。

可是一旦听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能够好好学习,学校老师叫他们到校接受“训话”,他们的双腿就会像灌满铅一样举步艰难,他们内心的痛苦比千斤重担压在他们的头顶还要难受。虽然老师要他们到学校接受“训话”,只是一种例行的家教活动,但是,他们走在学校的路上,就像走在刀山火海一样难受。要知道一个人生活在希望当中,他们对所有的苦难都会一笑而过。如果当希望破灭的时候,就是让他们穿龙袍,住皇宫,吃山珍海味,拥有金山银山他们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非常痛苦。因为人的精神世界往往比物质世界更为重要。

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是父母生存的全部希望。如果孩子还不知道珍惜这短暂的、黄金般的读书机会是来之不易的,不愿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不愿替自己的父母分担家庭的重任,处处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根本不愿去尝尝读书的“苦”,受受读书的“罪”,反而把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挥霍在网吧里面,挥霍在谈情说爱上,挥霍在所谓的同学应酬上,甚至在不断地编织谎言,瞒天过海地欺骗心甘情愿为他们做牛做马的父母亲,那么,你们和天底下无情无义的草木还有什么两样呢?

现在,我们退一步想,你们可以不去过问自己的父母为谁而活,也可以不去过问自己的父母为谁疲于奔命,甚至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前途、父母的万般辛劳踩在自己的脚底,当成废纸一样蹂躏。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人总是要讲良心的,总是要知恩图报的;你们是否考虑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第二个人”对你们付出如此的大爱?

当你在读书学习阶段不知珍惜的时候,你可知道有父母的眼睛始终在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当你对自己的美好前途肆意摧毁而无所顾忌的时候,你可知道自己父母的内心已经是千疮百孔、鲜血淋漓?

几年前,我曾经到杭州灵隐寺游玩,一位长者向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宝玉,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块宝玉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狠心削去了宝玉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不甘心,又削去了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斑点去掉了,殊不知它仍旧存在。他更不甘心,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宝玉也不复存在了。那个人痛心不已,并且由此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攥着一块美丽的大宝玉啊。”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我就会联想到当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恍惚从这个故事中寻找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其实不是让我们父母们刻意去剔除孩子们身上那些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们父母把握好身边已经拥有的、那一颗实实在在的宝玉——孩子,学会理解、学会珍惜、学会理性地分析、学会宽容,这样,我们的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快乐的世界,才能走上家庭教育的成功之道。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总喜欢辩证地看问题,作为孩子,不能总是希望父母“宽松要求自己”,我们也要拿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努力做好每一天,努力让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轻易放弃追求完美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少了一份分歧,多了一份默契,我们的学业、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就会在不远处欢迎我们的到来,同学们,父母们共同努力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