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孩子轻松走向成功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孩子轻松走向成功

半个小时过后,万宝强和刁明理来到山坡上一颗大树下。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这棵树很大,浓密的树叶足以遮蔽半间屋;这棵树很老,坚硬的树皮上面留下无数沙石击打的痕迹;这棵树生命力极强,粗大的根系就像密集的罗网深扎在石缝间,仿佛要吸取这里每一份营养、每一个水分子。

“这棵树应该有几百年历史了!”刁明理好奇地说,“它应该比县城中学诞生的时间长。”

“我不知道这棵树的产于何年何月。”万宝强说,“但是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棵大树,绝不止百年历史,它一定见证过县城中学的荣辱兴衰,一定陪伴过无数优秀学子的读书岁月,也一定聆听过失意孩子的喜怒哀乐。”

站在这棵树下,顺着这绵延的山势,向山下望去,平静的淮河就像一条洁白的缎带舒展在远方,河中的小草滩就像是绣在缎带上的绿树叶,随风摇曳,河岸的一排小瓦房在绿荫中忽隐忽现,很像是梦中的蓬莱仙境。

万宝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因为山脚下那些地方是他童年追逐嬉闹的地方,那里的水他能够知道有多甜,那里的小船他能够知道有多快,那里的柳枝他能够知道有多嫩;而陌生的是因为万宝强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山上去观看那个地方,村前那棵高大的柳树竟然变成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那条给他无数欢乐的大龙沟,竟然变成一条看不清楚的白细线。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万宝强情不自禁地说,“原来太平常、太熟悉的地方,也会因为站的高度不同而呈现出另外一个世界…老家离这里直线距离不足二十里,但是,从老家走到这里,真的要费好大的力气、真的要流下很多的汗,如果找不准上山的路,那这里就很可能成为看望而不可及的圣地。”

“这就是横看成线侧成点,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刁明理说,“当年苏东坡描写庐山时,对庐山的美景感到震惊,而你今天却对山脚下炊烟袅绕的老家,产生忘我之情,真有古今互补之意啊!”

“老同学,不要高抬我,不要拿我与苏东坡比,人家是大文豪,而我是现实的凡人。”万宝强见老同学在玩文字游戏,便抿嘴笑道。

“你也不要太神话古人。”刁明理一本正经地说,“要知道他们也是人,只不过时势造英雄罢了,如果你我也出生在苏东坡那个时代,也许唐宋八大家就要改写…应该可以这么说,一个正常的孩子,只要有足够好的老师、足够好的机遇、足够好的天赋,成名成家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你说得话有道理,但是我陪女儿读书已经整整十五年了,为什么到了现在反而对女儿没有自信呢?”万宝强沮丧地说,“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在内心许下宏愿要让自己的女儿考上清华大学…女儿刚刚会冒话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学英文字母歌;女儿三周岁时候,她已经会背十几首唐诗了;女儿四周岁的时候,她已经会模仿家里熟悉的小动物了。而现在女儿连二本都不能确定考上,这未免有点差强人意了!”

“你肯定遇到什么小插曲了!”刁明理认真地说,“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出现你所说的处境。”

万宝强听了刁明理的话,便在内心追想起女儿读书阶段所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危房改造,那年遇到百年不遇的水灾,学校教学楼没有如期完工,让孩子无校可上,没有办法,自己只能把女儿送到离家十几里的外乡小学读书。由于女儿在外乡读书的地方,没有学生住校的地方,没有学生吃饭的食堂,万宝强只能每天早晚用自行车接送,女儿每天早上在熟睡中往往就被叫醒,其痛苦之状难以言表。如果碰到阴雨天,泥泞的土路更是痛苦不堪,女儿上学的快乐,已经完全被没完没了的奔波所取代。直到第二年秋天女儿才搬回原校,女儿的学习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女儿在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班主任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到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女儿和另外一个男孩子在装垃圾的时候,无意中把敬老院里面一个垃圾篓弄坏了,遭到了敬老院院长的大声呵斥,并且责罚每人十元钱,并且要女儿写下保证书,以后不许破坏公物,并且以此为戒。那次,女儿很委屈…这个阴影一直没有从女儿心中抹去。

女儿上初一的时候,被分到学校最好的班级——火箭班,可是,天公不作美,火箭班的数学老师怀孕后,妊娠反应较大,不能正常上课,数学课只能上一半停一半;更为不巧的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因为母亲病危,他把教学工作丢在一旁,于是女儿这个火箭班数学课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习课,后来学校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只好把这个火箭班的学生插入到其他班级…这也应该算是一个小挫折了!

“不错,女儿读书期间曾经有过几段小挫折,怪谁呢?我到现在都不太明白!”万宝强感慨地说,“毕竟女儿出生在农村,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把自己的女儿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读书遇到比这更困难的事情也还有…知足吧!我想这些小挫折不算什么?”

“好吧!我们可以不把这些小挫折当作一回事。”刁明理说,“但是,我要问你,你女儿除了上面所说的优点外,还有那些引你自豪的天赋?”

“女儿从小就喜欢读书,六岁时候,就能背诵《三字经》,七岁时候就在全镇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十岁的时候,就有作文发表在报刊上。”万宝强激动地说,“那时,我觉得女儿虽然出生在农村,读书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女儿的读书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女儿能在未来的读书生涯中,继续保持这种强劲势头,即使考不上清华大学,考上南京大学应该不成问题。”

“六岁能背古诗、《三字经》的孩子多啦!”刁明理说,“这优点依我说,也不算什么!你还能举出女儿有哪些优点呢?”

“我女儿从小就接受良好品德的教育,爷爷是本村中较早的小知识分子,读过多年私塾,在军队里面锻炼过几年,村里红白喜事往往都是爷爷主持操办,加上爷爷一手好字在当时的农村可谓远近闻名,所以每年春节对联都是爷爷免费给人家书写;爸爸是学校教师,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向来与人为善,洁身自好,助人为乐;母亲识字不多,但是母亲那种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性一直在熏陶着她的灵魂。”万宝强补充道。

“古人言,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道理你比我懂!”刁明理说,“孩子教育不同于成人教育,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谨小慎微、不能尊重孩子的教育规律,很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往往是很难纠正的。”

“可是女儿遇到挫折并没有因此消沉啊,她仍然在追逐着自己心中的读书目标,不离不弃。”万宝强认真地说,“我女儿小时候身上有很多优点,她遇到挫折,不埋怨学校、不埋怨老师,并且能够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是一位不怕挫折的好学生…那时,我始终认为女儿就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一定能够在读书的天地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也许是我对女儿太自信的原因吧。”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孩子的优良品性,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规范,往往就很难保持永久的鲜度。”刁明理说,“社会上有许多很难预测的困难、挫折,我们必须学会在困难、挫折中学会磨砺自我的本领,这样,我们才能永葆青春本色…一个孩子是否取得成功,往往不是看他有没有好的天赋,而是看他有没有很强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坚持度。”

多年的教书生活,使万宝强对孩子读书能否成功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在万宝强眼里,女儿绝不像本村中那些没有进取心女孩子那样:轻言放弃读书,心甘情愿背起行囊到那陌生的苏南城市去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她是一个乐于上进的孩子,绝对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个狭小的淮河岸边,到那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去深造,到那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花团锦簇的大城市去工作去生活,去到自己热心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可是现实中的读书生活原来并不是万宝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女儿成才之道,也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顺达,而是到处充满苦涩的味道。特别是高三以来,女儿每天都要在课堂上接受老师十几个小时的“训导”,每天都要在教室里面呼吸十几个小时浑浊的空气。迟到了老师要批评;考试考错了,还要接受老师的训斥;同学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还会招来同学无端的非议;当天作业完成不了,更是如坐针毡。

好在女儿大体上是一个知难而进的人,遇到困难、挫折会用“学习理想”来规谏自己、激励自己。于是,她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不愿诉苦;生活在蜂窝煤似的的教室里面她不愿退缩;面对满天的乌云她不会悲观。甚至会从无边的黑夜中,去努力寻找很遥远天际里面几颗亮闪闪的星星,就是在无边的荆棘丛中仍然会有一颗执着的心去追寻那几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花朵。

万宝强非常清楚女儿现在的学习成绩,如果考试发挥出色,至多能够考取一个二本院校,国家重点的一类本科院校,他想都不敢想。因为,他知道女儿到了高三以后,她的美好理想已经被远处的山风吹走一半;她的学习激情也被很多意想不到的寒流冷却了不少。万宝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个田地。

万宝强心里有很多委屈!要是当初那个非常敬业的高二班主任,不被外地高中当做人才挖走,继续任教女儿的数学课;要是那个非常出色的英语老师,不被私立高中学校高薪聘走;要是高二时候的那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不被抽调到“火箭班”去任教。那今天站在高考队伍中的自己,肯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肯定是信心十足的自己!肯定是胸有成竹的自己!

万宝强不敢继续想下去,因为他很害怕这种懊悔的情绪,在这送考的人群中疯长。他暗自庆幸女儿没有在理想的轨道上偏离太远!虽然女儿的读书道路上有一些曲折,但是女儿没有被挫折吓倒,他认为自己女儿还是以一个对前途充满无比乐观的当代有为青年,想到这里,他好像一下子被脚下的山抬高了许多,但是很快又被眼前的景物带回现实之中。

“老同学,自古都是造化弄人,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都哀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更何况自己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呢?”万宝强说,“我以前一直认为只要人通过一定的努力就会得到自己所要得到的目标。可是现实中的人,往往在强大的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显得那样的脆弱、那样无力。”

“这就是神话产生的原因!人是无法左右的。”刁明理说,“现在,我很想知道你女儿平时成绩怎么样。”

“女儿的语文成绩,二百分试卷,平时老是在一百三十之间徘徊;数学成绩,一百六十分试卷,平时老是在一百二十分左右;英语成绩,自从女儿进了高三从后就没有超过八十分。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女儿也曾经做过一段努力,但是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万宝强无奈地说,“假如这个时候有一个神仙老师,为她指点迷津,让她醍醐灌顶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你女儿这个成绩,考取二本一个是没问题,你应该自足了!”刁明理看到万宝强郁郁不乐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已经这么优秀了,你为什么到这个时候,还想做梦!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要幻想太高,如果我们执着过份了,别人会笑话我们的。”

“我不怕别人笑我,因为,我积极培养女儿的热情已经被平淡的现实“湮没”了不少,我所有的希望也已经被远去的山风带走了很多。”万宝强感慨万端地说,“我的一生不可能有太大成就了,因为,我最值得我大书特书的成就,已经让我看到了‘皮袍底下的小字’,天上的神仙被我请教遍了,地上凡是我能够想到的好方法我基本领教了…到现在我已经黔驴技穷了。”

万宝强感到无比的失望,他认为女儿现在所有的出路,都不可能再有奇迹发生,看来让女儿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只能等来生了。他认为导致现在惨淡局面的直接原因,应该是自己家教的无方,不能在女儿遭受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给女儿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他认为这种外在的因素,阻碍了女儿奋勇前进的道路,使女儿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按照马克思的哲学,内因决定外因。可是在万宝强眼里,这种哲学思考,是有点欠缺的。内因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它似乎是一个例外。他有一百个假设,假如孩子在懵懂无知的时候,遇到困难、挫折,孩子是幼稚的,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还没有成型,他们抗拒自然的能力还很微弱,那孩子身边优秀的家长、优秀的老师,将无疑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决定因素。

万宝强还认为女儿进入高三以后,所下的功夫,绝对不比读高二的时候少,但是所取得的成绩却远远比不上高二时候的成绩。其主要原因就是高二的好老师都离女儿远去了!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他这种认识,是否赞同呢?大凡作认真思考的人都会发现,他女儿成绩下滑,原因是很多的,万宝强作为家长,不能正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孩子的勤奋努力是其走向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家长的良好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长的心态好了,孩子的学习才能轻松起来。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调整好心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你相信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走出家教的“阴霾”,让孩子轻松走向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