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

有人说,在现行的江苏高考中,成也数学,败也数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因为,语文是工具书,考生天天在用,自然语文成绩好生和差生相差不大,得高分难,得低分也难;英语对苏北考生而言,向来就是弱势科目,普通考生想拿高分实在太难,普通考生只能考在八九十分左右,对高考成绩影响不是很大;而数学不同,好生和差生可以相差百十分!

上午,万宝强女儿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很高兴,显得非常轻松。万宝强认为,语文这门课,考生考好考坏出了考场也往往很难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因为,语文考试,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有话可写,很少有不能做的题目,所以,万宝强对女儿的心情没有太在意!

关键是今天下午数学考试!如果女儿也能像上午考语文那样,非常轻松地走出考场,那今年的高考应该是成功了!万宝强心想。

由于下午女儿考数学,万宝强对她很不放心。他便通过自己内侄儿弄来一个高考带考证,小心翼翼地挂在身上,考点工作人员以为他是送考教师,他便一路领着女儿,千叮咛万嘱咐,一直把女儿送到考场门口。

说来太巧,就在前十五分钟,他遇到了一件百年难遇的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女儿考场的两位监考老师都是自己的“熟人”。一位是自己的亲外甥,另一位是自己的得意门生。

原来万宝强的外甥今年在僻远的乡下高中任教,并且任教高二数学,今年他有幸被县教育局派遣来做二中考点监考教师。万宝强外甥知道高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他事先也没有把今天来监考的事情告诉自己的亲舅舅。他也不想让自己的表妹女儿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分心。不曾想,高考第一天下午在考场的大门口不期而遇,而且巧合得“一塌糊涂”!

他们在这里不好打招呼,只能用眼睛、脸色、手势说话……

我不是圣人,也不知道圣人这个时候能够想些什么。反正此时的万宝强和他的外甥都不知不觉当中想到了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这事情就是如何为万宝强女儿在这样的关键大考中提供更多的方便。尽管万宝强和他外甥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都是对教育事业非常“忠诚”的教师。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也有一种强烈的“自私”欲望在驱使着他们。

万宝强有点“情不自禁”,他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让女儿在高考中得到“有益”的帮助。当然这种想法肯定不现实的!因为他非常清楚我国的高考制度对监考老师“帮助”考生的行为,处罚得非常严厉。但是……

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万宝强和他的外甥心里都很矛盾。万宝强的外甥此刻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为表妹提供高考答案,弄不好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教师工作,也会作为“惨痛的代价”而葬送。对于高考作弊,他向来深恶痛绝。可是今天面对这样的“大考”,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还是让万宝强的外甥感到很为难。

如果在考试刚开始时候,利用检查考生填写准考证号、座位号的机会,为表妹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还是不会引起别人怀疑的;如果在考试要结束的时候,再利用核实考生准考证号的时候,用手指暗示一些简单数学填空题答案,也不会引起别人怀疑的,万宝强外甥心想。

尽管万宝强外甥对高考作弊做法想得很充分,但是他还是存在一些胆怯的心理。因为,他内心非常清楚,这种做法能够做到万无一失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自己虽然是监考老师,但是,外面还有巡视员。更何况教室内还有几十双“眼睛”呢!再说他从来没有这方面“贼心”,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是自己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出现意外,一旦出现“意外”,那是非常可怕的!往往会把人打入十八层地狱!万宝强的外甥内心在激烈地斗争。最终,他还是比较理智地选择了“坚强”。

尽管万宝强以前对诚信高考“信誓旦旦”,尽管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忠贞不二”,但是,遇到这种“特殊”情况还是变节了,此刻,他在极力争取自己外甥和自己的“得意门生”在高考中给自己女儿提供必要的“帮助”,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那怕用自己的美好前途、用自己辛苦争来的工作去做代价,他也会心甘情愿为此付出。

因为他知道自己女儿的成绩不太好,没有把握考取二本以上的大学。但是他也非常清楚,即使女儿考不到二本规定的分数线,也不会相差太多,总分最多不会少十分。要知道,“十分”在整个高考过程中,那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数”。数学前面的两个填空题、英语试卷上的几个选择题、语文试卷上几个选择题。没有太多复杂的“程序”,只要监考老师一个小小的的暗示,那怕监考老师小手指轻轻的一点,“大事”就可以瞬间搞定。只可惜,能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却非常稀少。

而眼前自己这个亲外甥,有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可能,为何不让他去在这方面做一次小小的努力呢?他很快把自己这种“聪明”的想法用手势传递给自己的外甥。他的外甥不住的摇头,希望舅舅不要在这方面动脑筋。

万宝强外甥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老师,绝不能丢到老师的尊严…况且自己经常教育学生不要弄虚作假,不要违法乱纪,要刻苦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迎接高考,自己可不能出尔反尔,自己可不能失信于学生…更何况即使自己努力做了,也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等于是在玩火自焚……何必让自己背上欺世的骂名!何必让自己做飞蛾投火的行为呢!

但是万宝强此刻的心情是非常执着的。他认为眼前的外甥就是自己女儿高考顺利过关的救命稻草。他不愿丢掉这个千年难遇的大好机会。于是,他用央求的眼神告诉自己的外甥在考试过程中多寻找帮助的“机会”、多创造能够提供“帮助”的机会。

万宝强的外甥被舅舅的“眼神”急得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自己舅舅的无理要求。他用眼神示意自己的舅舅,不要在这里逗留了,赶快到学校外面去,以免闹出让人毛骨悚然的“笑话”来。

万宝强的外甥向来对自己舅舅很尊重,但是,针对这件“掉脑袋”的事情还是不敢“涉足”的。他只能用眼神来“忽悠”自己的舅舅,只能在表面上答应自己舅舅的要求。因此,他在舅舅离开考场的时候,往舅舅点了点头,示意舅舅“宽心”,务请舅舅放心,让舅舅认为他一定会帮助表妹的,一定会把帮助表妹高考这件事当成圣旨一样来完成。

其实万宝强的外甥内心早已拿定主意,绝不能在高考中做违法乱纪的行为,这既是在帮助自己,也是在帮助自己的舅舅和表妹。因为,这种“掉脑袋”的事情,既是得逞了,也会让“受益者”终生背上“欺世”骂名的,终生都会受到良心谴责的。

其实这个时候,万宝强已经被眼前“机遇”冲昏了头脑。他的正常理智已经被“削弱”了很多。他认为自己碰到这样的一个机会,这实在是上天赐给女儿的最宝贵的礼物!如果随随便便把它丢弃,这实在是太可惜。他想打电话给自己外甥,但是他又不敢,因为,此时的外甥已经不是平时的外甥,他有重任在身,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盯着他…绝对不能任由自己性子做事,他要寻求万全之计…

我们都知道,要在高考中作弊,等于老虎嘴里拔牙,哪里有万全之计呢?他既不想让外甥为此事为难,又不想让这么好的“帮助”机会,这件事确实让万宝强心烦意乱。

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此时的万宝强,根本就不愿去考虑这种机会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女儿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地,只要是对自己女儿高考“有利”的事情,他就会不加思索去为之努力。哪怕这种机会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会认认真真、百分之百地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做这件事情的后果,他现在已经不会太在意了。他此刻的思维,已经完全被一种莫大的魔力所支配,他已经到了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了。他确实太在意自己女儿的高考了!而是真心希望女儿能够在表哥的帮助下,轻松考上理想大学!

他出了学校大门,内心还在为此事激动不已,认为自己女儿今天一定能够在“贵人”的帮助下取得圆满成功的。他早已忘记自己曾经面对国旗许下为人师表的诺言,他早已忘记遵纪守法的人生信条,他早已忘记诚实守信的为人准则…甚至他今天还感到一种有身为人父的责任感和难得的成就感…他早已把世间荣辱抛到脑后。

难怪,我国高考制度中明文规定,不准“近亲”做监考老师,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这种高考监考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在资格审查环节做得很“马虎”。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好好反思的地方。

有人说,现在高考是中国最后的象牙塔,也是中国人一直努力维护的象牙塔,它不仅仅以公平公正著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内心那种唯美追求。但是,当我们今天看到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在育儿道路上不齿表现时,我们应该明白坚守这座圣洁的象牙塔,是多么的艰巨,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但是,我们作为堂堂正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国家,绝对是一个日趋完美的国家。一些社会渣滓,他们所上演的角色,总有一天会被世人轰出历史的舞台。只有诚实守信的、脚踏实地的、遵纪守法的人才会在社会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成为真正英雄而被世人称道。

如果这件事的主人公不是万宝强而是你,你会怎样对待这件事情呢?我们平时都是遵纪守法之人,但是,当我们遇到关系到子女前途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一些正常思维、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就会被打乱?我们的理智为什么往往就会瞬间“钝化”?我们的美好理想为什么轰然倒塌?我们为什么就会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事情呢?

这也许就是我们父母家庭教育最致命的弱点!我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让我们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迷乱了心智,让我们在爱孩子中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但是,我要说,这种爱绝不是真正的爱,绝不是健康的爱,如果我们不能彻底根除这种溺爱,那么,我们的这种溺爱就很可能转变成地狱之吻。

被舅舅再三叮嘱的外甥,为什么会对舅舅“忽悠”起来?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种“本能”反应。假如万宝强外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件事的难易度,仅仅从社会的危害度去考量这件事!我们还会暗暗地佩服万宝强外甥的“善意”吗?

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万宝强这样的“剧变”感到万分可笑。难怪有人这样说:一个再聪明的父母,一个再优秀的父母,在对待自己孩子的事情上,往往会表现出智力低下,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前途方面表现尤为极端。金钱、地位、自己的前途,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作为成就自己孩子的代价。

我们知道像万宝强这样的父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绝非是个别人。最可恨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对待自己的前途方面,他们很少用一颗负责人的心,去理解父母的甘苦,去珍惜自己的读书机会。他们有时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自己父母那颗仁慈善良的爱心,当做可以任意亵渎的皮球来踢。难怪对世事洞明的曹雪芹,在阅尽人间辛酸的时候慨叹:痴心父母千千万,孝顺子孙谁见了!

我们的孩子呀,你们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良心对待父母的付出呢?要知道我们的父母,绝对不会怪罪自己孩子智力低下,能力缺乏。如果你们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有能力去征服眼前的困难、有能力得到你们所要得到的美好,你们就不应该怕苦为难,知难而退;就不应该在自己的前途方面表现得唯唯诺诺;就不应该一味地贪图眼前的舒适,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荒废在自己碌碌无为的岁月里。

你们就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自己能够克服的困难。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父母的最大报答!要知道,你们强大了,你们快乐了,你们幸福了,你们的父母还会四处求人吗?

不以前,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个关于佛教方面的故事: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求拜观音。走进寺庙里,才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你是观音吗?”“是。”那人答道。“那你为何还拜自己呢?”“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其实,在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我们会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压力和恐惧。对于有勇气的人来说,他们会把这些压力和恐惧当作是人生中的一种考验,想方设法克服并且逾越它;而对于那些懦弱胆怯的人来说,却会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威胁。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克服困难,而是期望借助别人的力量走出困境。这只能说明他们生命的懦弱!

我们试想一想,如果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命运维系在别人的手里,那么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认为,只有在那些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能够保持清醒头脑、能够不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能够拼命抓住生命的“树枝”,敢于向挫折命运抗争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就是因为这些凡人遇事喜欢求人!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人人都有凡事求自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否则,不光我们鄙视你们,就是等到你们长大以后,你们也会自己鄙视自己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