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以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是肾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Www.Pinwenba.Com 吧好发于20~40岁年龄组的女性,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9~10倍。临床表现为发热、腰部酸痛、菌尿和脓尿以及膀胱刺激征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肾盂肾炎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主要感染途径有两种。
(1)上行性感染 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细菌从尿道口侵入,经膀胱、输尿管逆行到达肾盂、肾盏及肾间质。病变常累及一侧肾,先开始于肾盂,然后向肾间质发展。
(2)血行感染 较为少见,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细菌从体内某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组织引起炎症,也称为下行性感染。病变常累及双侧肾,先开始于肾间质,然后再蔓延至肾盏、肾盂。
2.细菌能否引起肾盂肾炎,还取决于机体的防御能力及其诱因的存在。
(1)尿路阻塞 尿路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是肾盂肾炎的主要诱因。如妊娠子宫、肿瘤、泌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均可引起尿路的阻塞或压迫,利于细菌繁殖。
(2)医源性因素 如膀胱镜检查、导尿和其他泌尿道手术等,由于操作不当可将细菌带入膀胱,导致尿路黏膜损伤,细菌乘机侵入而诱发肾盂肾炎。
(3)膀胱输尿管反流 正常输尿管斜行穿过膀胱壁,靠膀胱壁的收缩和充盈关闭输尿管开口。如果膀胱三角区发育不良或输尿管相对垂直插入膀胱壁,膀胱收缩时,输尿管开口不能密闭而致尿液反流,细菌得以侵入并生长繁殖。
(4)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糖尿病和截瘫等全身抵抗力低下时常并发肾盂肾炎。
二、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将肾盂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多由单一细菌感染引起,慢性肾盂肾炎常为多种病菌混合感染所致,另外与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尿路阻塞关系密切。
1.急性肾盂肾炎
(1)病理变化
1)肉眼观察:单侧或双侧,病变肾增大、充血,表面有散在的黄白色脓肿灶。切面髓质内可见黄色条纹向皮质伸展,或融合成脓肿。肾盂黏膜充血、水肿,表面可见脓性渗出物及散在小出血点(见图18-6)。
2)光镜观察:肾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大小不等的脓肿形成(见图18-7),脓肿破坏肾小管,使管腔充满脓细胞。肾盂黏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时可破坏肾小球。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12/20140822153548/images/128/Image0.jpg
肾体积增大,表面充血(固定后显黑色),并有灰白色脓性渗出物覆盖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12/20140822153548/images/128/Image1.jpg
肾间质及肾小管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小脓肿形成,肾小血管扩张充血
(2)临床病理联系 起病急,伴有发热、寒战、血中白细胞计数增多。由于肾增大,包膜紧张,可引起腰部酸痛和肾区叩击痛,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尿道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常有脓尿、菌尿、血尿、蛋白尿及白细胞管型尿,其中白细胞管型尿对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诊断有意义。患者一般无高血压和肾功能改变。
(3)结局 急性肾盂肾炎如能及时彻底治疗,多数可在短期内治愈。如治疗不彻底或尿路阻塞等诱因长期存在,则易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肾盂肾炎。
2.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常由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以肾间质慢性炎症和肾实质瘢痕形成为特征,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1)病理变化
1)肉眼观察:两侧肾不对称,大小不等。病变肾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不规则大片状凹陷性瘢痕形成(图18-8)。切面可见皮髓质界限模糊,肾**萎缩。肾盂肾盏因瘢痕收缩和积尿而扩张变形,肾盂黏膜增厚、粗糙。
2)光镜观察:病变以肾间质和肾小管最严重,呈不规则灶状分布。肾间质弥漫性或多灶性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坏死,由纤维组织替代。有些肾小管扩张,腔内有蛋白管型,似甲状腺滤泡。肾球囊或球囊周围纤维化,使球囊壁增厚,为慢性肾盂肾炎的特点(图18-9),晚期肾小球也可发生纤维化、玻璃样变。慢性肾盂肾炎有时还可出现急性发作。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12/20140822153548/images/128/Image2.jpg
两侧肾不对称,表面有大的不规则凹陷性瘢痕形成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12/20140822153548/images/128/Image3.jpg
肾小管萎缩,肾球囊壁同心层状纤维化。肾间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2)临床病理联系 由于肾小管损伤较重,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常表现为多尿和夜尿。电解质因多尿丢失过多,患者可有低钠、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晚期肾组织广泛纤维化、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可引起高血压、氮质血症以及尿毒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还可出现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的表现。肾盂X线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因瘢痕收缩变形,有助于临床诊断。
(3)结局 慢性肾盂肾炎病程可迁延多年,常反复发作。应及时去除诱因,尽早彻底治疗,可控制病变发展。如病变广泛且频繁发作,晚期可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三、病理与临床护理联系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征,尤其是尿液性质和体温的变化,同时注意腰痛的性质、程度及变化。
2.对症护理 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摄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膳食。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利于冲洗泌尿道,促进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的排出。
3.健康教育 宣传肾盂肾炎知识,嘱患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便秘,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养成“二次排尿”的习惯;女性患者禁止盆浴,注意外阴及尿道口的清洁卫生。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