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悟心境(下)

2018-04-15 作者: 魏凤莲;余春荣
第九章悟心境(下)

(三)让世界充满爱

生命的意义在爱人。Www.Pinwenba.Com 吧我们做人到底拥有多少成功和快乐,取决于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人在爱着我们。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无偿地给予别人服务和帮助,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情。点亮心中的烛火,不吝惜人世间那份纯真的真、善、美,你会发现,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会照亮你自己,世界定将无限光明而又温馨。

1.爱心项链

有一名矿工在挖掘煤矿时,一不小心触及炸弹当场被炸身亡,他的家人只得到了一份微薄的抚恤金。他的妻子在承受丧夫之痛的同时,还要面临经济上囊中羞涩、捉襟见肘的压力,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一技之长,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谋生。正当她发愁之际,丈夫生前所在挖掘班的班长来看她,看到如此惨不忍睹的窘况后,便建议她到矿区卖早点,以维持生计。于是,她做了一些馄饨,每天一大清早就到矿区去卖,开张的第一天,来了12位客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月的流逝,热腾腾、香喷喷的馄饨吸引了更多的回头客,生意好时,大约有三四十人,生意清淡时,即使雨天或者寒冬也不少于12人。时间一久,矿工的妻子们都发现自己的丈夫每天早上工作以前,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吃一碗馄饨,她们对此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一探究竟,甚至跟踪质问丈夫,但都得不到答案。有的妻子甚至还亲自动手做美味可口的早餐给丈夫吃,结果丈夫还是着了迷似的要去吃一碗馄饨。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班长也被爆弹炸成重伤,在弥留之际,他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妻子叮嘱道:“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同班伙伴的约定,朋友死了,留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妻儿们,除了我们还有谁去帮助那对可怜的母子呢?”从此以后,馄饨摊前又多了一位女性的身影,在来去匆匆的人群当中,唯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人,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矿工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了,而矿工的妻子也两鬓斑白,老态龙钟,然而,这位饱受风霜、历尽磨难的母亲,依旧用真诚的微笑迎来每一个顾客。前来光顾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替代年老的,女的换成男的,但从未少过12人,经过十几年的岁月更替,人世沧桑,12颗爱心依旧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有一种项链可以亘古不变,直到永远,那就是用一颗颗爱心缀成的项链。穿越人世间最宝贵的岁月,横跨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12个共同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永恒、无价的爱的付出。一个人的早餐只是一个鸡蛋,两个人的早餐就是一顿爱,一个人的拥抱只能抱住风,两个人的拥抱真实得发痛,一个人的快乐太过单薄,两个人的快乐能愉悦彼此,一个人的痛苦苦得没有尽头,两个人的痛苦至少有个人说说,朋友就是喜欢你,也了解你的人,朋友就是愿意为你做尽一切、却从不要求回报的人。这爱心缀成的项链,这项链缀着的爱心,像一面鲜红的旗帜,似一座不朽的丰碑,宛如一棵永远长青的大树冥冥昭示着:正气、进步的社会不呵护弱势群体呵护谁?善良、美好的人间爱神,不呵护这样相濡以沫、默默奉献的朋友呵护谁?只有这普普通通的爱心项链代代相承、薪水相传,才是构筑中华民族道德大厦的圭臬啊!

2.爱谁都值得

他原本是一个弃婴,20年前被一个女人抱回家。

这家就夫妻俩,40岁上下,膝下无儿无女,住在这座城市的边上。日子过得也很恓惶,丈夫有病长年卧床,女人常常靠出外帮别人做事或者去城郊捡破烂养家糊口。然而,这家人对孩子并不薄,视同己出,虽然苦巴巴的,还是买了奶粉鸡蛋,一路把孩子拉扯大。

长大后,小学没念几天,他就不上了,跟着一帮孩子鬼混。开始,他还回家。后来,一看到养父病态恹恹地躺在床上,养母头发蓬乱地忙这忙那,他就有点烦这个家了。有一次,在城市的公园,他跟几个孩子抢了民工的钱,结果被抓了起来。放出来后,他想,如果那个家有一点嫌弃他,他就彻底地离开。然而养母依旧亲热地待他,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之后,他的养父死了。养母也愈发的老了,像风中的的蜡烛,头发花白而蓬乱,也愈发的憔悴了。到了就业的年龄,他也没有找工作,一天到晚四处闲逛。结果,因为一次合伙抢劫,他被判了5年。5年的日子是灰暗的,这期间,还是这位60多岁的养母,千里迢迢,奔到他服刑的监狱,探视他。望着已经风烛残年的养母,他有些痛心,觉得有些对不起她。

出来后,他并没有回到养母所住的那座城市。他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另一座城市待了下来。几乎没有安稳几天,他便又和当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勾搭到一起。这一次,他们要做一宗大买卖,然而,蹊跷的是,那天他们一伙人几乎就要得手了,结果他负责引爆的炸药,竟然没缘由地哑了火。

就因为炸药没有爆炸,运钞车安然无恙,而他们却被警方抓获了。在警方的询问中,他交代,他之所以没有引爆炸药,是因为在即将点燃引线的一刹那,他发现,旁边有一个蹬三轮的白发蓬乱的老女人,像极了自己的养母。

他的这一闪念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通过当地派出所查询,得知他的养母还活着,警方便千里迢迢把他的老母亲接来,安排与他见面。当养母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便一下子扑上去抱住了他,母子俩抱头失声痛哭。养母说:“你的事情,警察都和我说了。”他哭得愈加不能控制了,他说:“妈妈啊,儿子对不起你,对不起你这么多年含辛茹苦的抚养。像我这样狼心狗肺的家伙,辜负了你这么多年的爱。”他接着有些撕心裂肺地喊道:“妈妈,你爱错人了……”

“不”,养母拢了拢头发,接着说,“妈妈并没有爱错人。是的,在这之前,妈妈也曾伤心过,对你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这一次你所做的,让妈妈知道了,妈妈并没有爱错你!”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漫长的刑期之后,他也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他在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城镇开了一家小吃店。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原来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们所知道的是,他接济过不少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他死亡之前,把他的那家店留给了一个孤儿。他给这个孤儿的遗言只有一句话,据说那句话还是他的养母留给他的:这个世界,爱谁都值得。

3.有爱就有天堂

有一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地狱的人痛苦而天堂的人快乐?

上帝什么都没说,把这个人带到了地狱。

这是吃午饭的时间,地狱的人正围着一大锅的美食,那个人看了看对上帝说,上帝,连地狱的人都能吃到这样的美食,那么天堂的人会有多幸福啊。

上帝还是什么都没说,美食煮好了,地狱的人们都很开心,每人拿出了一个长柄勺,那是用来吃饭的。可是,很无奈,勺子的柄太长了,无论他们怎样调整位置,那样的长柄勺都没办法把美食吃到嘴里,于是他们抱怨、诅咒、谩骂……

这个人恍然大悟,噢,上帝,原来地狱的人是这样受苦的:虽然拥有美食,却没办法吃到嘴里。

上帝还是没说话,并在晚饭的时间把他带到了天堂。天堂的人也正围坐在一大锅美食的旁边。这个人赶快走上前去想看看天堂的更美好的食物,可是他却发现锅里的食物竟然是和地狱一样美食!他疑惑地看着一切,这个时候,天堂的人也拿出了吃饭的勺子,竟然又是和地狱一样的长柄勺!那个人更疑惑了。可是接下来的情形让他震惊。

天堂里的人用长柄勺舀出锅里的美食,喂到了长柄勺能够到的另外一个人的嘴里,那个人又用他的长柄勺喂另外一个人,如此往复。一会儿,大家就都吃完了美食,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地狱与天堂,其实就是有私与无私。

天堂是什么?就是无私的快乐!

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天堂里的人,多用你的长柄勺来帮助别人。因为有爱就是天堂。

悟之道: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没有爱,人间将一片荒芜。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爱能使一个人温暖,爱能使一个人迷途知返,爱也能使一个人弃恶从善。爱没有界限、不论价值、不分身份。当大爱无痕,当爱洒满人间,人间就是天堂。

三、放飞梦想

青春是一首美丽的歌,多少故事在歌中诞生,最终交织成难忘的旋律。青春不能永恒,却可以无悔!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决心做到脚踏实地,勤学多思,全力以赴,永不放弃。把握春天,让我们的梦想起飞。

(一)梦想是你的宝贝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梦想是你的宝贝。对于富有者,梦想是霓裳;对于清贫者,梦想则是财富。梦想是一首壮歌,它一直萦绕在你的耳畔,默默地为你的前行输送力量。

1.梦想就是你自己的宝贝

安第斯山脉有两个好战的部落:一个住在低地,另一个住在高山上。有一天,住在高山上的部落入侵位于低地的部落,并带走该部落的一个婴儿作为战利品。低地部落的人不知道如何攀爬到山顶,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决定派遣最佳的勇士部队爬上高山去带回这个婴儿。

勇士们试了各种方法,却只爬了几百尺高。正当他们决定放弃解救婴儿,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却看到婴儿的母亲正由高山上朝他们走来,背上还缚着她的小孩。其中一位勇士走向前迎接她,说:“我们都是部落里最强壮有力的勇士,连我们都爬不上去,你是如何办到的呢?”

她耸耸肩说:“他不是你的小宝贝。”

一个人的目标、梦想就是自己的宝贝。没有人会比自己更重视、保护它,并且为它奋斗,千万不要期待他人,你必须自我要求。

2.做人一定要有梦想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雄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雄心去做。即使你现在两手空空,但如果自始至终怀揣着雄心壮志,你就不是一无所有;怀揣着梦想,在人生旅途上精疲力竭时你就可以随时充饥!

多年前,一位父亲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在农场上玩耍。这时,一群大雁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父亲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

父亲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父亲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陷在黑暗当中,不知道哪里才是方向。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越直接,他进步得越快,对社会也就会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再加上矢志不渝地努力,没有什么不能成为现实。

如果将心理学家的结论用哲人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伟大的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20世纪初,有个年轻的美国人,他确立的人生目标是当美国总统。1910年,他就当选为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他担任海军部助理部长;1920年,他出任了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1921年,在他39岁时突染重病,他成了一个双腿不能活动的残废人。但是这个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当总统的梦想。

他制订了一个旁人看来十分笨拙的身体复原计划——从练习爬行开始。为了激励自己的意志,每次练习爬行的时候他都把家人、佣人叫到大厅来看。他说:“我不需要掩盖自己的丑态。”他虽然用尽全力爬得汗如雨下,却还赶不上刚会走的小儿子。他的妻子后来回忆说:“见他这样,就像有千把尖刀刺在我的心上,可是他从来不听劝阻,坚持到底。”将近7年的坚持苦练终于使他从爬到能够站立起来,虽然仅仅能够站立1小时。1928年,他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1933年3月4日,他就任了美国第32任总统,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并于1936年、1940年、1944年破例的三次连任,成为一届美国历史上长达12年的伟大的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先将美国从经济的大萧条中解脱出来;之后,他又带领美国向法西斯宣战,同全世界一起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5年4月12日,63岁的他因突发大面积脑溢血而去世于美国总统的现任上。这位美国总统是谁呢?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目标使他的生命力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奇迹,他的成功就是追求目标的胜利!

其实,怀有远大的理想,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有远大的目标,有积极的心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也就有可能改变世界。

悟之道: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

(二)有梦想更要有行动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大家一定知道文学大师林语堂吧,他把梦想和行动看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他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为止。”但要想使“这些梦想成为事实”,行动才是唯一的手段和保证。因而,无论你目前的状况如何,只要你拥有梦想和行动,你就一定能像小毛虫那样,最终登上自己心中的“顶峰”。

请记住下面的等式:成功=梦想+行动。

1.25年前的梦想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中学B(2)班5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人学生认为,他将来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1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明确的目标和执著的精神几乎可以让你实现任何理想,达成任何目标!

2.紧抓梦想不撒手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反复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年轻人就很容易自我设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过早地被熄灭。

成功是每一个人朝思暮想的美梦。这个梦与生命同在,至死方休。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要解除“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洛克菲勒曾对儿子说:“西恩,我记得我曾对你说过你在现在这种年龄,务必做好的事情就是想好10年之后从事什么工作,你对将来必须具有想象力。”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环境,你要在心里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将来想成为什么人?”无论是否有人对你说过“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在你的生活中是否还有这样的人存在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如果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说法,那这个人就应该是你自己。

3.带着梦想去飞

人当然不能总是在梦中生活着,但人活着决不能没有梦。一生有梦,不停地追梦,尽管很累,但人始终是在愉快中活着的。

小的时候,人人都爱做梦,希望自己当个科学家、宇航员、法官、军人、歌星或电影明星,希望登上其他星球,希望到大海深处,希望成为百万富翁,希望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会到现实的无情,有些人开始不相信自己,认为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变得安于现状。更有的人常常忘记了自己是否还有梦,包括梦的色彩和梦的境遇。

人当然不能总是在梦中生活着,但人活着却决不能没有梦。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正是不断带着梦想,才从穴居的山洞中走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踏上了文明的征途。请想一想,如果没有登天的梦想,我们今天也许还不知道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模样;如果没有向往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我们今天甚至连飞机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果没有截断巫山**的渴望,就不会有今天高峡出平湖的景象……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梦想,我们才不断地超越自己。梦想推动着我们向前进。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平淡的人生,因为这样的人生没有生动的内容;没有梦想的人生也是平庸的人生,因为我们无法跨过自己的障碍。人要是被平庸包围着,生活就会因为重复而变得狭窄、枯燥、寡淡无味,生命的色彩也会剥落许多。当生命的内容总是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复印状态时,为逃避这恼人的生活现实,很多人带着激情和梦想去寻找别处的生活,有些看似名不见经传的人超越了自身的生存境遇,圆了自己的梦;有些人依旧跋涉在奔向别处生活的旅途中。人生总是在不断地梦想着、不断地追求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地追梦。

对于一个憧憬生活的人来说,此处是没有生活的,周围也是没有生活的,内心所向往的生活总在别处,总在为生命的激情和梦想寻找方向,这是生命的一种本能的渴望,是那些追问并探寻生命意义的人,一生都拒绝生活的本质是平庸的渴望。

一生有梦,不停地追梦,尽管很累,但人始终是在愉快中活着的。

美国有一位教授,现已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纽约探险俱乐部成员,早在15岁那年,他就把一生想干的事情列成一张表,称之为“一生的梦想”。这张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马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这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和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部书;游览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参观全球的每一个博物馆;结婚。他把这里的每一项计划都编上了号,一共是127个目标。截止到2001年他69岁时,在他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和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他已实现了其中的108个。

也许你认为干吗要活得这么累,但这位教授却说:“正是因为我一生都有梦,都在不停地追梦着,所以我感到很幸福,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就生活而言,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彼处时是诗、是梦,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梦和诗又在别处了。

有人说人有三种本能表现:第一种是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来引导自己,希望自己有更好的本能;第二种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知道自己的分量限度,而不至于有太多的非分妄想;第三种本能最珍贵,这是对自己的自信和要求:给自己期望,从自己做起,做到更好。

悟之道:

只是羡慕别人没有什么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要敢于梦想、敢于尝试,自己为自己筑梦,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些梦想。给自己更大的思想空间,思想开放了,行动才能迈开步伐,然后去一步一步堆砌你的梦想,这样你所期待的就不会愈来愈远。不要限制自己的梦想,带着梦想去飞,只要你肯干、肯去努力实践,你就一定能梦想成真。人生有梦是幸福的,只要不是永远活在梦中。

四、顺其自然

在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不可以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某些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得不到,而我们不曾期待的灿烂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我们常想悟出真理,却反而因为这种执著而迷惑、困扰。只要恢复直率之心,彻底地顺从自然,道理就随手可得了。

如果我们学会了顺其自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淡定人生没烦恼

淡定一种智慧。佛祖拈花的手指,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只有迦叶使者,绽开会心的一笑,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恰到好处,让人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佛法所说的四大皆空,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存在,它只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1.身在何处都要坦然

如果我们每天骑着单车上下班,回家到菜市场采购一番,之后做几盘可口的家常菜,和家人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那么我们应该庆幸,因为平淡的生活中充满着无比的幸福。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那么他的内心必定不能缺少淡泊。虽然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能在有生之年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快乐生活,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这种成功,不必努力苛求轰轰烈烈,不一定要有那种揭天地之奥秘、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只是一份平平淡淡的追求足矣!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手下提醒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5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80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生活,并不是只有功和利。尽管我们知道必须去奔波赚钱才可以生存,尽管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和烦恼。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如日月清风一样来去不觉。那么,生活不是会轻松得多吗?

有了这份平淡的处世心态,我们就会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快乐地生活。当我们忙里偷闲与爱人、孩子一同去逛公园、去看场电影、去搞一次野炊时,我们都会懂得,生活其实有很多内容。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个出国名额而彻夜不眠,大可不必为一次职位的晋升而寝食难安。在平日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岗位平凡,但我们乐在其中;斗室而居,但衣食自足。虽然我们普普通通如一棵草,平平凡凡如一朵花,但我们同样可以骄傲,默默绽放的花朵同样芳香怡人!

2.随遇而安

“随遇”者,顺随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不如意之境遇所扰,无论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前者之“安”,或许可以称之为“消极处世”;而后者之“安”,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了。

在生活中拂逆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话说:“不如意事常有**。”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可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有**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有一次,王先生从台中搭公家运东西的车回台北。车到中途,忽然抛锚。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难当。在赤日炎炎的公路上无法前进,真是让人着急。可是,他当时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没用,反正得慢慢等车修好才可以走。于是,他问了问司机,知道要三四个小时才可修好,就独自步行到附近的海滨游泳去了。

海滨清静凉爽,风景宜人,在海水中畅游之后,暑气全消。等他尽兴回来,车已经修好待发,趁着黄昏晚风,直驶台北。之后,他逢人便说:“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

随遇而安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假如换了别人,在这种情形之下,恐怕只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面抱怨,另一面着急?而那辆车也不会提早一分钟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烦恼的旅行。

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宠不喜,辱不惊”。这种格言的最大长处就是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能用来安慰开导一下自己。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风风雨雨、沟沟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因此,要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态。这种心态并非消极的,而是提示人们在不断进取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门庭冷落;无论是辉煌夺目,还是默默无闻,都要有个良好心态,笑对人生,继续拼搏。

所以说,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更有福气!

悟之道:

学会淡定,你将拥有淡定的心态!朋友,学会和拥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态百相面前神宁气静,就会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在人生的大道上迈出自信与豪迈的步伐。学会淡定,让心灵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和纯净。

(二)做人不要太计较

现在的人,每天都在忙着赶路,忙着生活。但是当大家得到金钱、名利、地位后,却仍然不快乐。为什么呢?其实很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小肚鸡肠,过于斤斤计较。其实人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大惊小怪,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斤斤计较。做人不要太计较,你就能活得潇洒、过得自然。

1.不必计较生理缺陷

也许生理的残缺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但是仔细想一想,哪一个人是真正的完人。不必去计较你已经失去了什么,而要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种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天下第一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在他4岁的时候,一场麻疹和强直昏厥症,已使他被白布裹尸装入棺材。7岁那年,他又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时,他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0岁时,他的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满嘴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破裂,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他死后,尸体也备受折磨,先后被搬迁了8次。

但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他一生和5个女人发生过感情纠葛,其中有拿破仑的遗孀和两个妹妹。姑嫂间为他展开激烈争夺。但他不齿于上流社会生活,认定命中注定要受苦受难。在他眼中这也不是爱情,而只是他练琴的教室和获得唯一一个儿子的公平交易。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3岁学琴,12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名,轰动整个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他在意大利的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的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人们疑惑地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

这问题一时很难说清。但人们分明知道: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被认为世界文艺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或许这正是上帝用他的搭配论,摁着计算器早已计算搭配好了的呢?

2.不要计较他人评价

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地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评价他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才考了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一书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创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追求。

3.不必计较一时得失

弗斯特的公司曾经与劳埃德·弗莱公司有过1年的合作关系,弗斯特以规定的价格向该公司购买材料。弗斯特的公司是劳埃德·弗莱公司最大的客户之一。

一次,劳埃德·弗莱公司的副总裁伍迪·伍德沃德提出,想要与弗斯特在匹兹堡全面讨仑一些重要的事。

弗斯特提前一天晚上到达,第二天早上的早饭时和他会面。弗斯特知道伍迪·伍德沃德在想什么。果真,他说:“我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我们现在的合同,发现我们现在无法按照合同上规定的价格给你提供材料。”

弗斯特本来可以对他说:“你自己找的麻烦自己受吧,我们7个月以后再谈。”这样,伍迪·伍德沃德将不得不按合同给弗斯特供货,但他无疑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弗斯特还可以对他说:“好呀,我听你的。但是记住,你欠了我的,是吗?”

但弗斯特的事业正在发展,他需要与这个重要的供货商保持长期的、稳固的关系,于是,弗斯特说:“请你告诉我你打算出什么价?”

他说:“单价20分。”他解释了一下这一要价的原因。

弗斯特在房间里踱了一会步子,然后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他已经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弗斯特说:“我给你25分。”

伍迪·伍德沃德非常吃惊:“等一下,我说过我只要20分。”

弗斯特说:“我知道,但是我可以出25分。”

他问:“为什么?”

弗斯特说:“请告诉我你打算与我合作多长时间?”

他说:“3年。”

弗斯特得到了一个长期的承诺,对方得到了一个好的价钱。当他向他的总裁——一个十分强硬的人汇报时,伍迪·伍德沃德将被视为一个英雄。弗斯特几乎可以想象他们会议室里的谈话:“如果对方主动愿意多提供给我们5分钱的价格,那说明他是值得长期合作的。”

悟之道:

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

(三)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一个人无论聪明愚笨,都会有得失成败,谁都不可能只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遭受失败的痛苦。只有在得失成败之间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摆脱得意时的狂妄自大和失意时的萎靡不振。

1.顺其自然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1个星期过去了。

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太过执著,犹如握得僵紧顽固的拳头,失去了松懈的自在和超脱。

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种东西,它越是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以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脑子里缠了一团毛线,越想越乱,陷在了自己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顺其自然,绝非被动地度过人生,不是在生活的海边临渊羡鱼,不是在命运的森林里守株待兔,而是洞悉人生、承受一切命运际遇的大智慧;顺其自然,是对生命的善待与珍爱,是对人生的喝彩和礼赞。

2.亲近自然

有史以来,大自然一直被视为赋予万物灵性、美化心灵并赐予人类灵感的神圣象征而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营营役役,奔波劳碌,工作成了每天生活的目的。因此,人们也很少再去亲近美妙的大自然了。

实际上,人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奥秘,也就是自然的奥秘。狗能预测感知到地震将要发生,其实人也一样,甚至比狗更加灵敏,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自然倘若生病了,人类必会发生灾难,这是千真万确的。相反地,人类的某一类的病实质上反映的是:自然的某种不和谐。人必须时刻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中,才能感知到自然的瑰丽与神奇。

找回生命的本真,唯一的出路就是亲近自然。

即使白天赚到全世界,但在你心里,是否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抛开无休止的工作,远离令人窒息的都市,让渴望自然的心静下来!小桥流水、一池荷塘、大片竹林、庭院花草……生活开始进入另一种淡泊间的平静境界——当世界浮躁的时候,唯有心平气和者方能制胜!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旅游,尤其喜欢到名山大川,到大自然中去,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

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安守于自己不甘厮守的生活,确实很累。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绳子牵着的风筝,只能绕着固定的半径打转。即使怎样挣扎、怎样扑腾,也只能领略一点点有限的风景。而外面世界的缤纷多彩总如同镜中月、水中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却无法真实地触摸。于是,在这个平凡枯寂而又缺乏激情的玻璃屋子里,在百无聊赖中享受自己苍白的渴望。让自己渴望欣赏更多的美丽,渴望更真更纯的爱恋,渴望变成风,一直飞啊飞,飞往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伴阳光,随落红,与彩蝶共舞,与山水对话,不为眼前眼花缭乱的繁华迷惑,不为声色犬马的变迁伤感……

亲近自然吧,让自然界欣欣向荣的景象激活你的身体!丰盈你的内心!振作你的精神!

3.不要执著

有一天,兔八哥来到杂货店,问老板:“有胡萝卜吗?”

老板回答:“没有。”

第二天,兔八哥又来到杂货店,问老板:“有胡萝卜吗?”

老板耐着性子回答:“没有。”

第三天,兔八哥又来到杂货店,问老板:“有胡萝卜吗?”

老板终于火了,向他吼道:“没有!你再问,我就用钳子把你的暴牙全部拔掉!”

第四天,兔八哥又来到杂货店,问老板:“有钳子吗?”

老板自然地回答道:“没有。”

兔八哥又问老板:“有胡萝卜吗?”

老板随即火冒三丈。

第五天,兔八哥又来到杂货店,问老板:“有胡萝卜吗?”

老板二话不说,从身后摸出了一把大钳子,按住兔八哥,把他的牙全部拔了,然后狠狠地说:“看你没有兔牙,还怎么啃胡萝卜?”

兔八哥随即问了:“有胡萝卜汁吗?”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做兔八哥,谁也不想因为执著而做那只扑火的飞蛾。在人生中,许多事情不可太执著、太沉迷、太投入,尤其是对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工作或者其他。一旦过度沉迷,就会拿得起放不下,饮食不思,夜不成寐。久而久之,身心疲惫,积劳成疾,后果便不堪设想。

虽然我们有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一种精神或意念中的圆满、完美,总是希望做到最多最好,其实那是一种奢望,是自己为自己画的一个大大的“烧饼”,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殊不知生命中根本没有圆满,所以应该放手时就放手便显得尤为重要。

执著地追求生命中的圆满,自始至终保持着追求圆满的心态能够促使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但是过度地执著或过度地沉迷于追求某些事,以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所谓的追求圆满,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那也就是对上天赋予你的才华的不尊重。不知是谁说过这样的话,动物们都知道,在你最想得到的东西的周围总是布满了陷阱,你一不留神就会遭遇到被捕获的厄运。

所以,在人生中,许多事情不可太执著,该放手时就放手。

4.懂得感恩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疼爱他的儿子,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可即使这样,他的儿子却还是整天眉头紧锁、面带愁容。于是国王便悬赏找寻能给儿子带来快乐的能士。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师来到王宫,对国王说有办法让王子快乐。国王很高兴地对他说:“如果你能让王子快乐,我可以答应你的一切要求。”

大魔术师把王子带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交给王子,然后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的一切变化,快乐的处方会在纸上显现出来。

王子遵照大魔术师的吩咐而行。当他燃起蜡烛后,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纸上那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字体:“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按照这一处方,每天做一件好事。当他看见别人微笑着向他道谢时,他开心极了。很快,他就成了全国最快乐的人。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为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快乐是可以分享的,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我们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我们获得的东西就会越多。把幸福分给别人,我们的幸福就会更多;但是,如果我们把痛苦和不幸分给别人,那我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整天以一张愁眉苦脸待人,那别人也会以同样的面孔对我们,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愁容;相反,如果我们以笑脸相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笑脸,我们的快乐心情也会增多。

所以,朋友们,把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和别人分享吧,分给别人的快乐越多,我们获得的快乐越多。

悟之道: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凡事有一颗平常心就好。只要你勇于微笑,达观待之,不耽于梦想,不被它左右,只要你拥有一份平常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将是一帆风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