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2018-04-15 作者: 王麟生;戴立益
主要参考文献

Www.Pinwenba.Com 吧[美]戴蒙德.江滢,叶臻译.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杨桂山,翁立达,李利锋.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美]艾伦·韦斯曼.赵舒静译.没有我们的世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黄素逸,高伟.能源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林培英,杨国栋,潘淑敏.环境问题案例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霍华德·库斯勒.胡雍丰,孔辛译.紧急深渊——逃出灾难丛生的二十一世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汪东风.食品中有害成分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曾北危,姜平.环境激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ThomasG.Spiro,WilliamM.Stigliani,ChemistryoftheEnvironment(secondedition)PearsonEducationAsiaLimitedand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

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梁从诫.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军,陶占良.能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诺奖大师纵论能源与环境: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苏亚欣,毛玉如,赵敬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国际环境公约选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王麟生,乐美卿,张太森.环境化学导论(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镜湖.世界的资源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孟凡乔.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李惕川.环境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法]戴维斯·西蒙.章晓明译.消失的动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沈玉龙,魏利滨等.绿色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环境、资源与农业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环境保护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孟凡乔.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光辉,丁忠浩.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谭见安.地球环境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王维.人·自然·可持续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孙胜龙.环境激素与人类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陈永文.自然资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CarnegieCorp.EnvironmentalResearchandDevelopment:StrengtheningtheFederalInfrastructure.AReportoftheCarnegieCommissiononScience,Technology,andGovernment,Dec.1992

F.G.Sherif,L.J.Shyu.Alkylationreactionusingsupportedionicliquidcatalystcompositionandcatalystcomposition.WO99/03163,1999

A.S.Matlack.绿色化学导论.汪志勇,王官武等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P.T.Anastas,T.C.Williamson.GreenChemistryDesigningChemistryfortheEnvironment.Washington: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96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科学与科技部,催化科学技术新方向专家组.催化展望.熊国兴,陈德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张锁江,吕兴梅等.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高滋,何鸣元,戴逸云.沸石催化与分离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徐如人,庞文琴.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等.普通化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曾北危,姜平.环境激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加]威拉德.胡巍,刘文华译.下一个可持续发展浪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印度]Krishnamurthy(克里施纳默西).生物多样性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丹麦]诺加德(Norgard,S,S,)等.从我做起一一走向低能耗社会.高峻沛,李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NazeerAhmed,RobertMcVicker,ThomasW.Anderson.etal.GroundWater:ProtectionAlternativesandStrategiesintheU.S.A.NewYork: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1997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樊芷芸,黎松强.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美]迈克尔C·纽曼,迈克尔A·昂格尔.赵园,王太平译.生态毒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孙家驹.全球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走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HowardT.Odum,WlodzimierzWoicikLowellPritchard,Jr.HeavyMetalaintheEnvironmentUsingWetlandsfortheirRemoval.CRCPressLLSUSA,2000

周生贤.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V.A.filov,A.L.BandmanandB.A.Ivin.HarmfulChemicalSubstancesVolumn1:ElementsinGroupsⅠⅣofthePeriodicTableandtheirInorganicCompoundsEngland.ELLOSHORWOODLIMITED,1993

张钟宪等.环境与绿色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周毅.谁主环球沉浮.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哲夫.世纪之痒:中国生态报告.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德]拉德卡.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杨武.中国经济地理(第二次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U.Forstner,G.T.W.Wittmann,MetalPollutionintheAquaticEnvironment(secondrevisededition),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1981

夏建新,李天宏,王英等.全球环境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施维林,张艳华,孙立夫.生态与环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陈永亨,吴颖娟,谢文彪.环境化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omasG.Spiro,WilliamM.Stigliani.ChemistryoftheEnvironment.PrenticeHall,Inc.,1996

JamesW.Moore.InorganicContaminantsofSurfaceWater:ResearchandMonitoringPriorities.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91

BernardJ.Nebel.EnvironmentalScienceTheWaytheWorldWorks.PrenticeHall,Inc.1981

[瑞士]瑞恩P.施瓦茨巴赫,[美]菲利普M.施格文,[瑞士]迪特尔M.英博登著.王连生等译.环境有机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陈永亨,吴颖娟,谢文彪.环境化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新淮.食品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戴树桂.环境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U.Forstner,G.T.W.Wittmann.MetalPollutionintheAquaticEnvironment(SecondEdition).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NewYork,Tokyo,1983

王麟生.化学元素性质数据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徐亚同.废水中氮磷的处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陈立民,吴人坚,戴星翼.环境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闵恩泽,吴巍.绿色化学与化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孙胜龙.环境激素与人类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张金良,郭新彪.居住环境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赵睿新.环境污染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许群.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李欣,袁一新,宋学峰等.水环境信息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JamesW.Moore.InorganicContaminantsofSurfaceWater:ResearchandMonitoringPriorities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91

刘征涛.环境安全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施开良.环境·化学与人类健康——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郭怀成,陆根法.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何燧源,金云云,何方.环境化学(第三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和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顾德欣.地球村落里的困惑:人类社会面临的50个重大难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左玉辉,孙平,柏益尧.能源—环境调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关于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所的湿地的公约(拉姆萨尔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8

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

2005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2007年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8)

2006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告

2007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告

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

闵恩泽,傅军.绿色化学的进展.化学通报,1999,1:10

任仁.环境激素的种类和污染途径.大学化学,2001,16(5):28—32

李振福.城市光污染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28(10):23—25

刘占山,任新国,刘祥英等.理性看待化学农药.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11),2:15—18

石碧清,闾振华,周炳炎.国内外固体、危险废物概念比较研究.2006,31(5):55—57

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食品工业科技,2002,2:4—8

杨曙辉,宋天庆.关于我国化学农药使用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42—45

蔡国华,隋波,董险峰.世界人口发展的理性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25

李静云.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对中国危险废物进口管理的启示.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5—8

谈树成,薛传东,赵筱青等.地球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云南环境科学,2001,20(3):7—9

查振林,许顺红,卓海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北方环境.2004,29(3):25—28

段启伟,闵恩泽,何鸣元.绿色技术在石油化工种的应用研究进展.石油化工,2000,29(7):530

陆熙炎.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及有机合成中的原子经济性.化学进展:1998,10(2),123

H.Z.Gui,Y.Q.Deng,Z.D.Huetal.AnoveltaskspecifiionicliquidforBeckmannrearrangement:asingleandeffectivewayforproductseparation.TetrahedronLett.,2004,45(12):2681.

A.Kumar,S.S.Pawar.TheDABCOcatalysedBaylisHillmanreactionsinthechloroaluminateroomtemperatureionicliquids:ratepromotingandrecyclablemedia.J.Mol.Catal.A,2004,211(12):43.

J.A.Whitehead,G.A.Lawrance,A.McCluskey.Greenleachingrecyclableandselectiveleachingofgoldbearingoreinanionicliquid.GreenChem.,2004,6(7):313.

J.C.Groen,T.Bach,U.Zieseetal.CreationofhollowzeolitearchitecturesbycontrolleddesilicationofAlzonedZ**5crystals.J.Am.Chem.Soc.,2005,127(31):10792.

T.Maunula,J.Ahola,H.Hamada.ReactionMechanismandMicrokineticModelfortheBinaryCatalystCombinationofIn/Z**5andPt/Al2O3forNOxReductionbyMethaneunderLeanConditions.Ind.Eng.Chem.Res.,2007,46(13):4726.

A.V.Krishnan,K.Ojha,N.C.Pradhan.AlkylationofPhenolwithTertiaryButylAlcoholoverZeolites.Org.ProcessRes.Dev.,2002,6(3):336.

Gene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TransformationsofUnsaturatedCarbeniumIonsinZeolites.I.Kiricsi,H.Forster,G.Tasi,J.B.Nagy.Chem.Rev.,1999,99(11):

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湿地科学,2005,3(2):81—85

李文发.湿地的类型.大庆社会科学,2008,146:51—55

滕玉洁,王幸丹,崔崇威.环境激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6):20—23

许喜林,郭祀远,李琳等.食品安全性与HACCP.现代化工,2002,22(8):59—62

侯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49—153

陈式.放射性废物安全纵横谈.辐射防护通讯(一),2003,23(5):1—6

陈式.放射性废物安全纵横谈.辐射防护通讯(二),2003,23(6):1—7

张丽颖,黄启,王琪等.危险废物毒性评价方法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5,18(Suppl):36—38

龙燕.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发展历程.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23):1—7

刘翼翎.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环境科学导刊,2008,27(2):63—65

黄启飞,段华波,王琪等.危险废物特性比较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31—34

徐波.浅谈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7):10—12

王琪,黄启飞,段华波等.我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技术体系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19(5):165—179

代江燕,李丽,王琪.中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06,32(4):47—50

车春霞,滕元成,桂强.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材料导报.2006,20(2):94—97

许明霞.解读IAEA新放射性废物分类草案.核安全,2008,1:37—44

张国印,陆启玉.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粮油食品科技,2007,15(1):55—57

李欣,王郁萍.二英物质的结构性质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4):513—515

金龙珠.近十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的新进展.环境化学,2003,22(5):418—419

王菲凤.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3):115—120

张宇峰,邵春燕,张雪英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技术.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5(3):89—92

秦大河.进入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科技导报,2004,7

黄俊,余刚,钱易.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与研究对策.环境保护,2001,11:3—6

吴启航,麦碧娴,杨清书等.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赋存状态.中国环境科学,2004,24(1):89—93

LiuMing,SunCheng.MiaoXin.InvestigationonVolatileOrganicCompoundsPollutionintheAmbientAirofCityofNANJING.环境化学.2003,22(3):227—231

戴乾圜.致癌机理的阐明和高选择性抗癌剂的合成.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5,35(3):177—188

王学锋,朱桂芬.重金属污染研究新进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1):54—57

李增瑞,程金生,韦淑飞等.绿色化学与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1077

http://www.mep.gov.cn/

http://www.gov.cn/test/200508/11/content_27116.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3516.htm#2

http://baike.baidu.com/view/5589.htm

http://www.gov.cn/test/200507/26/content_17363.htm

http://i.mop.com/candyyan115/blog/2007/06/11/4340782.html

http://www.wetlands.cn

http://www.shidi.org/

http://www.ramsar.org/

http://www.es.org.cn/

http://www.ep.net.cn/

http://env.people.com.cn/GB/index.html

http://www.cnemc.cn/

http://www.chinaeol.net/

http://www.sdinfo.net.cn/

http://www.eedu.org.cn/index.html

http://www.chinahbw.com/

http://www.unep.org/

http://www.epa.gov/

http://www.who.int/en/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

http://www.sina.com.cn20070411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05.htm

http://china.worldscrap.com/modules/cn/expertise/cndickarticle.php?aid=5389

http://www.vcmc.net/fudao/read.php?id=3431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