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2020-02-27 作者: 一叶屏风
第73章

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顾翊卿动作极快,迅速拉了件长衣遮在身上。

门被推开,顾锦珠向墨砚道了谢,跨了进来,她手中还提着一个食盒,看到半倚在床上的顾翊卿,瞬时睁大了眼睛,“三叔,你……怎么了?”

她从没看过顾翊卿这么衣衫不整的样子,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隐隐觉得他清俊的脸颊有些苍白,连薄润的唇似乎都失了血色。

顾翊卿弯弯唇角道,“无事,你怎么来了?”

他想坐起来,却牵动了胸口的伤处,忍不住又咳了一声,修长如玉的手指抵在唇边,竟露出一丝难得的虚弱之态。

顾锦珠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急忙去抚拍他的胸口顺气,带了丝焦急道,“三叔,是不是昨夜又受了凉?怎么病又加重了?”

清丽的少女眸子里是毫不掩饰的担忧。

顾翊卿莫名便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轻笑道,“没事。”他目光落在她沾满了泥渍,而且已经湿透的黄缎软底鞋上,微微一凝。

顾锦珠十分不安,她以为一定是昨天淋了雨,顾翊卿的病情才加重的,忙把食盒提了过来道,“三叔,我替你熬了些止咳汤水,据说很有效果,你快趁热喝了。”

她把那碗雪梨汤取了出来,亲手捧到顾翊卿面前。

她的双手纤细莹白,修长如笋,指缘像裹着一层淡淡的透明的光晕一般,淡粉的指甲像是小小的花瓣,实在漂亮极了,顾翊卿的心口不觉漏了一拍,装作不经意的问,“你就是为了送这个?”

“是啊,”顾锦珠有些内疚,脸颊微赫的道,“我昨天向紫鸢现学的,她说这个很有效果,三叔,你尝尝?”

她亲手舀起一勺雪梨送至他的唇边,红嫩的唇瓣微抿,眼底带了些期盼。

顾翊卿犹豫了一下,就着她的手把那块梨吃下。

“怎么样,好吃吗?”她睁大眸子看过来。

顾翊卿顿了一下,点头道,“好吃。”

顾锦珠松了口气,眼中露出一丝笑意,雪白的颊边有个小小的梨窝一闪,就像初绽的海棠般带了丝动人的意味,“那就好,紫鸢说了,这这汤要连续喝好多天才有用,我以后每天都给你送来。”

每天?顾翊卿一愣,本来想推拒的,可看到少女明显带了些期待的脸,话到了嘴边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好。”

旁边血衣睁大了眼睛,自家主子最讨厌吃甜食了,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回,而且他的咳嗽也是因为体内有余毒,喝这些雪梨汤半点用处都没有,什么时候主子这么好说话了?

他在这边纠结,顾翊卿已经把碗里的梨水喝了个干干净净。

直到看着他全吃完,顾锦珠才放下心,收拾了食盒站起来道,“三叔,那你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

她端端正正向他施了一礼,转身出门。

直到关上房门,血衣才劝道,“主子,现在服药期间,还是不要喝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以免影响了药性。”

顾翊卿拿清水漱了口,靠在枕上缓缓吐出一口气,却闭上眼睛道,“无妨。”

血衣看着他疲惫的神色,不敢再说什么,收拾了东西出房门。

回去的路上,顾锦珠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芸香好奇的道,“小姐,三爷喝了?”

顾锦珠笑,“喝了。”心底有种压抑不住的雀跃和欣喜。

她其实知道他不爱吃甜食,上次给他做了点心,他也只是尝了一口,从那时起她就留心了。

可是紫鸢说这个治咳嗽最好,本来担心他会不吃,没想到他居然忍着厌恶,一口一口的全吃完了。

这让她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楚的甜蜜滋味,脑中只充斥着一个念头,他肯吃她做的东西……

虽然这样想起来让她耳根隐隐有些发烧,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可是三叔肯吃,说不定很快就会好,又让她无比高兴。

傍晚的时候,顾锦珠依旧去了厨房,亲手熬雪梨汤。

紫鸢在旁边无奈的劝,“大小姐,还是我来熬吧,省得您脏了手。”

“做这些怎么会脏,”顾锦珠唇角带着笑意,柔软的手指执着刀,把雪白的梨子剖开,刀尖轻轻一转,就轻巧的把梨核剥了出来。

灶上生着火,锅里的水已经开始咕嘟,顾锦珠梨子和贝母放了进去,看熬的差不多了,才稍稍加了些糖,不能放太多,太甜了他一定不喜欢,太少了又没滋味……

紫鸢看见大小姐一直亲自守在这里,半点不假人手,眼神微微顿了顿,大小姐对三爷倒真是关切,这点活计都要亲自来做,连老爷怕也没这待遇吧?

她并没有再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待在一旁,看着顾锦珠忙碌。

等一股清甜香气慢慢弥散开的时候,顾锦珠垫了软布把雪梨汤倒出来,芸香掀帘进来道,“大小姐,三爷派人送东西来了。”

“哦,”顾锦珠愣了愣,吩咐紫鸢把汤放进食盒里,然后和芸香走出去,问道,“是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只是看着好像是双鞋.”芸香笑嘻嘻道。

房中,几个丫头惊异的看着墨砚手中捧着的一双鞋子。

说是鞋,却又和她们平日穿的并不一样,看起来怪怪的。鞋面光滑如上好的皮子,鞋帮直到小腿高,粉盈盈的,透着一种盈亮的光泽。

几个丫头围着窃窃私语,看到顾锦珠进来,墨砚迎了上来,施了一礼道,“大小姐,爷让我送这个过来。”

顾锦珠目光落在他手中的托盘上,惊讶问道,“这是什么?”

墨砚垂下眸子,恭恭敬敬的道,“回大小姐,这是南洋那边传过来的“雨鞋”,据说沾水不湿,穿着它在水里行走也不碍事。”

“这么神奇?”丫头们都惊讶了。

“大小姐可当场一试。”墨砚垂着头道。

顾锦珠也有些心动,她向墨砚道了谢,顺便让他把新熬好的雪梨水带了回去。

等墨砚走后,丫环们都围了过来,兴奋好奇的看着那双鞋子。

顾锦珠摸了摸那光滑的鞋身,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心里也好奇它防水的功能,吩咐人取了盆水过来。

大夏朝能防水的衣物并不是没有,却都是用上好的紫貂皮做成,但紫貂太过珍贵,往往在深山老林里极难猎取,而且由于被人捕获过多,近年来数量大为减少,朝廷已明令禁止再猎捕紫貂。

而且那皮子也不是万能的,沾了水后虽然不透,但时间久了,难免会松散变形,变得难看,从没听说过这光滑透明的鞋也能防水?这倒是少见。

小翠打了一盆水过来,丫环们兴致勃勃的围了过来。

芸香服侍着顾锦珠穿上鞋,一套上,她就微微一怔。

鞋子有些大,但在里面垫了一些软毛暖垫,穿上便正正好,走起路来极为轻巧,而且脚底暖暖的,十分舒适。

她站起来走了两步,又走到盆边,小心翼翼的踩了进去。

水没过脚踝,顾锦珠却没感到一点湿意,她微感惊奇,又稍微晃了晃,水波跟着晃动,鞋里却一点事都没有。

她把脚伸出来,脱下鞋子,那白底棉绡的袜底干干的,一点水渍都没有,丫环们发出惊羡的声音。

那鞋子沾了水珠,愈发显得晶莹粉嫩,倒是十分漂亮,七巧艳羡的道,“小姐,三爷对您可真好,这鞋子这么神奇,一定贵的不得了,奴婢伺候了二小姐那么久,都没听说过她有呢。”

紫鸢接道,“这种从南洋传过来的东西,可不是价钱能衡量的,好多东西都属于御供,一般的人家哪里见得到?”

“御供?”大家惊呼起来,紫鸢出身不凡,见识极广,她说的一定错不了,大家对三爷愈发敬畏,御供的东西都弄得到。

顾锦珠让芸香把鞋子细细擦干净,爱惜的收了起来,倒是没太在意御供不御供。

在她心底,一直觉得自家三叔无所不能,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不惊奇,她只是微微有些奇怪,他怎么知道她穿多大的鞋子,能这么刚刚好?

景轩居中。

顾翊卿正在窗下披阅公文,他墨黑的头发以乌木挽了起来,只穿着一袭家长青衣,脸颊虽仍有些苍白,但墨眉修长,俊逸空灵,整个人都透出一股似山水画般的雅致来。

“送去了?”他淡淡问道。

墨砚站在下首回道,“回主子,送去了,大小姐让属下向爷道谢。”

顾翊卿手中的笔微微顿了顿,想到她收到鞋的样子,眼底不觉掠起一丝笑意。

他蓦地想到在滨洲大火的那个夜晚,他带着她逃亡,她赤着脚,他曾细细为她拂去脚底的草屑,用衣襟把那两只纤美秀白的足包了起来,他情不自禁的曾握在掌心过,不用刻意去看,就知道她穿多大的鞋子。

墨砚看着主子微微出神,犹豫了一下道,“大小姐还……让我把这个带了过来,嘱咐我看着爷一定要喝掉。”

他打开了手中的食盒,里面的雪梨汤还在冒着热气。

站在一旁伺候笔墨的血衣瞬间不淡定了,阻止道,“爷――!”

他话还没说完,顾翊卿就道,“拿上来吧。”

墨砚把汤端了上来,于是血衣再一次看着自家爷眉头都不皱,把那碗甜腻腻的水喝了个一干二净。

血衣彻底惊讶了,爷这是转性了?喜欢吃起了甜食?

不行,他明天还是问问刘太医吧,也不知这雪梨汤会不会对药性有影响……

此刻慈宁宫中。

胡太后身边坐着个清美绝艳的女孩子,拉着她的手,太后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道,“月儿啊,你可是有日子没进宫来看哀家了,哀家想你都看不见人影……”

纳兰明月穿着一袭水蓝色的宫装,头上珠环翠绕,清丽中又显得雍容高贵,她倚在太后旁边,神态显得格外亲昵,撒娇道,“太后婆婆,人家忙啊,最近北狄蠢蠢欲动,月儿一直帮璟哥哥处理事情呢,要布置城防,还要查处混进城的奸细,璟哥哥忙的都好几天不见人影了。”

她最后一句是小声嘀咕的,却又故意让旁边的淑妃听见。

淑妃掩着唇笑了起来,头上珠翠乱晃,“郡主这是抱怨皇帝给锐王安排的事多呢,本宫回去就向皇上建议,以后给锐王安排的事少一些,免得累着锐王爷,我们小郡主心疼。”

纳兰明月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却抿着唇没吭声,竟是默认的态度。

太后却直接回护道,“可不是?朝里又不是没人了,什么都要璟儿来做,把我乖孙累得都没功夫进慈宁宫来请安,你回去跟皇帝说说,别自己几个儿子都不舍得用,光逮住我乖孙一个人做苦力!”

淑妃面色不变一分,笑着起身亲自给太后捶肩道,“太后,皇上这不也是没办法?其他几个皇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哪里及得上锐王有才干半分?保卫京城是重中之重,除了锐王,皇上又能信得过谁来?倒是齐儿这孩子还肯努力,若是太后肯发话,让锐王带他一段时间,这孩子一定长进,到时候为皇上分忧,也不用处处倚着锐王了。”

虽然知道淑妃是为自己儿子打算,但太后还是被她说的胸怀大畅,萧璟是她最看重的孙子,说是心头肉也不为过,听人这样夸赞他,太后只觉得无比高兴,当即应允道,“行,下次璟儿进宫来,我跟他说说,让他带着小五,也让小五跟他璟哥哥好好学学,将来才会有出息!”

太后的心简直就是便到天边上去了,淑妃却一点不以为意,反而心下大喜。

锐王现在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在朝中说一不二,皇帝对他的倚重显而易见,但那人太过冷厉淡漠,油盐不浸,谁的帐都不买。

朝中几个皇子明里暗里拉拢了他无数回,他都无动于衷,淑妃上次亲自开口,也被他一个软钉子推了回来。

这回有太后出面,他总不会再拒绝了吧?

只有跟他待在一起,才能加深感情,若是能把他拉过来,对儿子可是一大助力。

淑妃心底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当下伺候太后愈发殷勤,当下说了锐王不少好话,直把太后说的心花怒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