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写对子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173章 写对子

吃过晚饭,苇声一刻也没停就跑到小学校。贾高产和三妮正在喝汤。苇声催促贾高产:“快点快点,听房去!”三妮笑道:“看你急的!听房也得等人家睡了觉啊,现在都还没喝汤呢,你听谁家的房去?你觉的是赶集啊,去晚了就买不着了!”苇声说:“我不是心急嘛。”三妮说:“心急有啥用?就像看戏,人家演员没登台呢,你在台底下不是干着急!”苇声点点头:“是的。你两个结婚那天,我咋没想起来听你们的房?嘿嘿,听也听不出啥花样,又不是头一回上床……”三妮不等苇声说完,骂道:“放你媳妇的屁!又不屙人话!你小心着点,等你娶了媳妇我听你八天!看你们能干出啥花样来!”苇声情绪陡的一低:“想听我的房?哼,你就等着吧!”

快要十点了,苇声说:“他们差不多该睡了吧?”贾高产真能沉住气:“再等,最起码得过了十一点。去这么早,到那里挨冻去!”苇声说:“天不早了,三妮得睡觉啊。”三妮已经坐在了被窝里:“你们说你们的话,我睡我的觉,没啥?我要不是身子这个样,我也跟你们一起去。”苇声说:“你去?笑话!谁家女人家黑更半夜出去听房?”三妮说:“女人家听房咋了?过会去了你就知道了,说不准就要老娘们在外边听。”

苇声、贾高产两个来到国营家大门外,矮墙根蹲着一群半大孩子。“这边来,隐蔽。”有个孩子悄声向他两个招手。贾高产、苇声猫着腰过去,有个眼尖的一下子认出了贾高产:“老师,你也来听房啊!嘻嘻……”“我……”贾高产要点不好意思,含含混混的应了一声。有个孩子摸上来,来到苇声跟前:“师父,你也来了。”正是孟祥家。苇声一抚他的头:“嘘——来了。你们啥时候来的?”孟祥家说:“俺来的早了——挨傍黑就来了,汤都没喝呢。”王作家也挨上来:“师父,我也没喝汤。”苇声说:“一直在这边蹲着?离八丈远,能听见个屁!”孟祥家说:“有在里边侦查的,我们只是在这里等。”“还有侦查的啊,谁?”苇声问。孟祥家正要回答,院子里猫着腰出来一个人,出来大门一出声,居然是二喜子的媳妇。

“快了快了,国营把他媳妇抱床上去了,还亲了个嘴呢,这会正给他媳妇脱裤子呢——马上就有好戏看了。”二喜子的媳妇绘声绘色的说。二喜子的媳妇话还没说完,早见七八个孩子蹑手蹑脚地摸进院子里。苇声也要跟进去,贾高产一把拉住他:“等等,还不是时候。”再看二喜子的媳妇,她正躲着不远处大椿树后边嗤嗤的笑个不住。贾高产捂着嘴说:“这娘们,肯定有阴谋……几个小子给她蒙住了。”

苇声和贾高产隐蔽在矮墙后伸出头来往院里张望着,几个孩子的头出现在窗户的灯影里。苇声在心里正猜测下边会发生什么,肩膀一下子给人按住了,心里一惊,猛回头,正是二喜子的媳妇一只手按住苇声和贾高产的一个肩膀:“是你俩?你两个还小!半夜三更也跟着凑热闹!”贾高产这回反应快:“我们再大也不如你二嫂大啊!”“那是的,这一辈子也别想比二嫂大了……”二喜子的媳妇嘻嘻笑着,正说着,突然叫道,“快点跑!”说罢蹬蹬蹬撒腿就跑。苇声和贾高产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西屋门“咣”一下打开,紧跟着就见国营从门里窜出来:“操蛋猴!我看你们往哪里跑!”正在窗台底下猴着的孩子们“嗷”一声狼奔豕突,有几个身手够敏捷,突突的从矮墙上一跃而过。这时候,苇声和贾高产已经躲在了二喜子的媳妇刚才藏身的大椿树后边。

国营追到了大门外,对着黑暗里喊:“不要你们操蛋,回来逮到你们都给拴到猪窝里!”看起来,国营这一回一个听房的都没逮到。

国营在大门口站了有两分钟又折回屋子里去,“吱呀”一声把门关上,孩子们像是从地缝里拱出来似的呼啦一下子又聚在了矮墙根儿。

“祥祥、胖子,你两个去侦察。”二喜子的媳妇像是司令官,推着孟祥家和王作家进了院子。王作家往里走了两步,又缩回来:“我不去,他逮着我揍我!”孟祥家回来扯他:“没事,他逮不着咱。”孟祥家只是不去,二喜子的媳妇骂道:“你真没**用,长大娶了媳妇也是受气包。你看祥祥,就是有种,自己去!”孟祥家摇头道:“不去,我自己不去。”二喜子的媳妇又骂了一声“没**用”,问:“还有谁去不?”几个孩子都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二喜子的媳妇骂道:“真是一群无**益!还男子汉大豆腐呢,裤裆里那个**长着干毬吃的?回来我拿刀子都给你们割了喂猪去!”孟祥家说:“我自己去就自己去!”有个孩子在黑暗里说:“我也去。”二喜子的媳妇夸赞道:“看看人家,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豆腐,等过几年我先给他两个说个媳妇儿。”

两个黑影顺着墙根向着西屋摸过去,看看快要摸到西屋的窗台底下,堂屋门“吱”的开了,孟祥家两个飞奔的跑回来,国营的娘跟出来,嘴里骂着:“这些熊羔子!都半夜了,就不知道困啊!看我不找你们的娘去,都拽回家吊梁头上揍去!”

国营的娘刚要出院门,隐蔽在门外的二喜子媳妇一长身子站起来,嚷道:“你老太太恁多事,我们听新媳妇的房有你的啥事?”国营的娘叫一声:“我的娘!你就不会小点声,吓死我了!你老婆婆的逼,我就知道有你!小妮子他娘,你看看你还小吗?你咋就没有正形的呢?”二喜子的媳妇故意大声说:“我咋就没正形?我当嫂的听兄弟媳妇的房有啥错的?那可是天经地义……”

“滚你老婆婆的脚丫子!”国营的爹拿着大竹扫帚从院子里出来,照着二喜子的媳妇拍下来,“还不搂孩子睡觉去,尽在这里干这没出息的事!你还天经地义?我叫你天经地义!我叫你天经地义!……”二喜子的媳妇跳着跑着:“你老头子发啥疯?嗯?你是发啥疯?”一群孩子更是哄的一声顿作鸟兽散。

苇声和贾高产在国营的娘出来的时候就偷偷的跑一边躲着去了,看见二喜子的媳妇给国营的爹拿着大扫帚赶的满街跑,都捂着嘴嘶嘶的笑个不住。

国营的爹回来在大门口吸了一袋烟,接着又站了十来分钟岗,看看没动静了,这才回去关门睡觉。没想到那边刚传来闩门声,这边二喜子的媳妇又带着她的那把子喽啰卷土重来了。国营当然知道窗外有什么,隔不上半小时就出来“扫荡”一次,就这样一直闹腾到鸡叫方散。

苇声回到庵子里睡倒的时候已经过了四点了。苇声打了一夜“仗”,又困又疲,头一搁下呼呼就睡着了。起来已经半清早,红彤彤的朝日已经升到了东庄的半空里。

是奶奶来把苇声叫醒的:“苇声,起来吧,赶紧的写对子,家里的大红纸都堆了一堆了。”

奶奶的门后头竖着十来张卷着的大红纸,都是一早西庄的老街坊们送过来的。苇声皱皱眉头:“这么多?得啥时候能写完?”奶奶指着门外:“看看,那不是又送来了?”苇声往外一看,窑坑那边正有个中年人拿着大红纸走过来。

“我的个天,这不得累死我!”苇声叫声苦。奶奶说:“快别这么说,给人家听见,多不好——要不是这事我也不喊你起床,我知道昨儿一夜你也没睡了觉。”正说着,中年人来到了凉棚底下:“苇声,给你找麻烦来了。”奶奶慌的迎出去:“不麻烦不麻烦——你看看,跑这么远过来,就不能在家自己找个毛笔来划拉几笔?”中年人自嘲的笑笑:“二婶子,我不是拿不动毛笔嘛!”奶奶颇有些自豪的说:“这可知道上学的好处了?”中年人连连点着头:“知道了,早就知道了!队里公布在墙上的结算清单,咱瞪着眼愣是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奶奶笑道:“找不到?你说的好听,是不认得吧!”

苇声接过来大红纸:“大叔,先放这里吧。明天再过来拿,在这里排队的多着呢。”中年人说:“我知道肯定少不了——还有不少要往这儿送的呢。苇声,你就在家等着收礼吧!”奶奶一脸的扬眉吐气:“我说,你们这都图的个啥?跑这么远送过来,非找俺孙子写,莫非以前过年你们就没贴过对子?俺孙子写的字可是有花吗?”中年人开玩笑道:“还真给你老人家说着了,苇声写的字就是有花——要不然能上当街写大字?咱西庄读过书的可也有几个,除了福生还有谁能拿动个毛笔?他们私下里说,就是福生的字也比苇声的差不少!”苇声谦虚的摇着手:“哪里哪里,我的字再写一百年也比不上福生哥的。”奶奶说:“甭管谁强谁不强了,大家伙大老远送来了,你就写吧,奶奶支持你,这就给你拾掇案板。”苇声说:“奶奶,看你急的,好歹等吃了饭啊。你这会子拾掇了也没用,还没有墨汁呢,我这就去买几瓶墨汁,也顺便买张大红纸来。”

苇声买墨汁没去西庄代销点,他去了东庄代销点,他是故意舍近求远,他接受了去年的“教训”,他怕去西庄回来会招来更多的“生意”。

风和日丽。

苇声嫌屋子空间小,光线又暗,干脆把案板搬到了凉棚底下。苇声把写好的对联让爷爷摆放在小木床上晾着,晾干了就让爷爷收起来,一边写一边凉,太阳快要正南的时候,苇声已经写了记不清多少张了。可是,写好的对联越来越多,大红纸却也越积越多,来送大红纸的人络绎不绝,凉棚底下围着看苇声写对子的至少也有十几个。

忽然,不知谁叫了一声:“那不是国营和他媳妇吗?也来写对子?”凉棚底下立刻骚动起来,所有的人都往窑坑方向看。苇声也停下写字,抬起头:“闪开点,闪开点,我看看。”

三四个小青年立刻凑上去,这个叫华子嫂,那个叫华子婶子。“华子嫂,走路跟昨儿不一样了?”“咋不一样?这不走的好好的?”华子大大方方的说。“不一样,绝对不一样。昨天走路是这样的,今天就成了这样的了。”一个小青年学着华子走了几步引来一片笑声。“当然不一样了——昨天华子婶子是黄花大闺女,一夜就让国营叔变成小媳妇了……哈哈,走路当然不一样了……”说这话的是王福生大哥的儿子,叫来顺,今年也拿着大红纸跑苇声这里凑热闹来了。“放你娘的屁!”华子飞起一脚踢过去,不想脚脖子一下子给来顺抱住了:“我看看华子婶子的腿——哎呦,真白呦!”华子的脸一下子绯红起来,喊着向国营求援:“国营,你不来揍他!”“他妈的!”国营一腿对着来顺扫过去,来顺把华子的腿一丢,闪身跑了。

苇声站起来跟国营打招呼,国营说:“你忙你的,我不耽误你的事。红纸放这里,我这就走,我们去河堤上转悠转悠。”

国营和华子去了河堤,几个半大孩子也跟着闹新媳妇去了,凉棚底下又复归平静。

苇声心里记挂着晚饭后要去见菱花还书,半下午就收“摊子”了,他一边晃着脖子一边对凉棚底下等着写对子的说:“累死了,我得歇歇。明天再接着写吧,你们明天要是忙,我写好给你们送过去。都放心,保证不晚你们过年贴对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