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一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一

“妈妈,学校要发放助学金了,你看我们这样的家庭要不要申请?”万宝强女儿放学回家把书包朝墙上一挂,便对正在盛饭的妈妈说。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什么助学金?……这件事你和你爸爸说。”杨建云认为这助学金问题……自己不知内情,便要女儿打电话和万宝强商量。

“爸爸,今天班主任对我们说,谁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申请人必须到所在村委会、居委会办理困难证明……最后,我们学校将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发放不同数额的经济补助……你看我们家这么穷,是不是也要申请国家助学金?”

“闺女,你看我们家穷吗?……”万宝强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建议他申请国家助学金。

“我们一家六口人,妈妈没有工作、弟弟正在读初三、爹爹奶奶体弱多病……只有你一人拿工资,每月仅仅两千元左右。这不叫贫穷叫什么?”万宝强女儿非常肯定地说。

“闺女,我们的生活比起农村贫困户要强得多,我们这样的家庭是没有资格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校的助学金主要是给那些读书确实存在“很大”困难学生的……我们可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啊!”万宝强在开导自己的女儿。

“爸爸,你不要太善心,我们班的黄飞虎…他的爸爸是村里会计…他家里还有一个米厂…村里公章就在他爸爸手里……他开来贫困生证明……结果,他去年还拿到国家助学金呢?”万宝强女儿对爸爸的话,不以为然。

“有这等事?难道你们班主任就没有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

“那还有假!这件事,我们全班学生都知道!我们县城中学班主任哪有时间到乡里去了解情况,只要你能够开到贫困证明,那你就是我们班级贫困生,甚至你就是特困生。这年头,贫富有时让你弄不清楚!据我了解,我们班里的‘小燕子’是一个单亲家庭……可是,‘小燕子’偏偏就拿不到贫困证明……结果,一分钱助学金都没有拿到。”

万宝强认为自己做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如果今天不是充当家长的身份,是绝对不会感悟到小小发助学金里面还存在这么多学问,也不会从内心明白小小的助学金问题上也会有那么多酸甜苦辣。看来,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他的所作所为是需要多么的慎重!

因此,我认为人民教师再苦、再累,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凭想当然,把国家助学金当作人情任意施舍。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国家托付给我们做的事情,就要认真负责,就要克己奉公,绝不能做出有辱人民教师尊严、有悖于人民教师形象的事情来。圣神而又阳光的职业,它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精心的栽培呵护,它是需要时间的考验、世俗的防腐。如果不这样,再崇高的职业,也会变得黯然失色的。

但是我们话又说回来,再阳光的事情,也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再公正的事情,也会得到不公正的评判。就在前不久,万宝强在给本班贫困生发放助学金的时候,有一位同事找到万宝强,要万宝强在发助学金的时候对他外甥给与关照。

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小事情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确实是太容易了。因为,班主任发助学金的理由多得车载斗量,根本不需要多考虑,随便编一个理由,就可以了。同事上午打招呼的,三天后,他整个班级学困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就全部结束了。

万宝强给同事外甥发的是把学校二等助学金。当时万宝强根本就没有多想,认为同事只是说他的外甥家里姊妹四个,两个姐姐都在大学读书,还有一个姐姐在读高中,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农村几亩地,所以万宝强在分配班级助学金的时候,考虑到同事的外甥并不是他班级最贫困的学生,所以给他同事的外甥二等助学金(一千伍佰元/年)也是合乎情理的。万宝强觉得这不仅满足了同事的要求,还做了顺水人情。

哪知这位同事,知道自己外甥只拿到二等助学金,比一等助学金少了一千元,他很生气,认为万宝强小看了他,对他的外甥不够照顾…这真正让万宝强哭笑不得。

万宝强是一个办事追求完美的人,对事情小细节也非常在心。他知道这位同事的外甥在家庭经济方面虽然不太好,但是比起他班“孤儿”还是高强很多的。他不能背着骂名让班级学生看不起!他知道一千元对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真的不当回事,可是,这对于一个在贫困上挣扎的家庭来说,那就是救命稻草,那就是希望之光……因为,万宝强知道班级“孤儿”的家庭经济条件:他爸爸死于车祸,他妈妈是一个贵州人,多年前失踪,现在,仅仅依靠年过古稀的爹爹奶奶生活。多给“孤儿”一千元,就可以把“孤儿”带出困境,就可以免受经济的困扰。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孤儿,是他班级尖子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是品行端正的好学生;而他同事的外甥,学习基础太差,又很调皮,在班级里面根本就不听老师的课。万宝强曾经多次去改变他,他都是阳奉阴违。没有笔,万宝强卖给他,书丢了,万宝强找给他,上课不听万宝强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听,他伤风感冒了,万宝强回家拿药给他吃,可是,他就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拿老师帮助当回事。

在万宝强“教育”字典中,他不祈求学生将来能够对他有什么回报,只希望现在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在做人方面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性,上对得起父母、老师,下对得起自己。

上帝可以作证,万宝强在发放助学金时候,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公平公正,但是,他是绝对不存在灰色交易的。只希望通过发放助学金,更好地帮助那些贫困学生,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放在学习上,更好地调到贫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护贫困生的合法权益,使每一个贫困生都能够在一个比较祥和的班级大家庭当中,无忧无虑的学习下去,避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事件的发生。至于同事或者领导的要求,他只能在遵循“不伤害班级学生利益”的原则情况下给与一定的“照顾”,绝对不希望因为发放助学金而产生一些难以化解的矛盾。

但是,这一件发放助学金事情,万宝强的善意并没有得到同事的理解,同事事后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不高兴,他认为万宝强不就是一个小班主任,一点能力都没有,连一个助学金都“发放不好”,还能当哪家子班主任?

这件事,虽然他和个别同事产生了一些小隔阂,但是万宝强一点也不感到后悔。因为他知道这个班级不是他个人的,他始终认为国家助学金,绝不可以拿来照顾有身份、有地位、善于拍马屁人家孩子的,而是用来资助班级中贫困生的。有人说他太幼稚,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改初衷,他认为任何人都会有幼稚的时候,只要自己的幼稚符合天性,符合大众的利益,符合真理的要求,即使有人说他愚笨透顶,他也无怨无悔。

班主任在中国的官衔体制当中,是找不到位置的。但是它毕竟又是一个官。如果把县官比喻成为九品芝麻官,那么这个班主任就只能是沧海一粟大的小官了。他们管辖的区域只有几十个平米,管辖的人数也只有五十人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也从单一的公办学校,向公办和民办双轨并存转变,私有的成分在不断增加。这个公办学校的班主任的权利也在不断的膨胀,也不再局限于这个小小的发放助学金,因为私立学校,每年都要演绎生源大战。

比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他们可以左右班级学生的升学,班级中的学生,仿佛就是自己培育的“小花朵”,是可以随意推荐给那些民办学校的。而这些民办学校领导都是深通“金银”之道的,不会亏待这些对他们招生有功的“人才”,都会把一些很“阳光”的金钱送到班主任手中,美其名曰:招生辛苦费。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招生辛苦费,有些毕业班班主任,每年可以拿到数万元招生辛苦费(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准备在以后的章节里,单独谈这些“铜臭”问题)。

有一天,我到县城做客,吃饭间,同桌有人闲聊现在的班主任。他说:“有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他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很少回家吃过晚饭,不是班级这个家长请吃饭就是那个家长请吃饭,忙得不亦乐乎。除此之外,手中的购物卡屡屡换新,换新可不是自己所为,都是班级学生家长‘孝敬老师’的。”

这位仁兄,见我们这些旱鸭子对这些话题感兴趣,就更显得激动:“为什么这些班主任如此吃香呢?因为这些班主任一个个都是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们能够把身边有限的资源充分地挖掘出来,充分地让这“清水衙门”发挥它的财力潜能和帮扶作用,并且极力把“帮扶”工作做得天衣无缝,让人说不出半点不公。就拿班级课外辅导问题,这些班主任‘本不想’从中谋取‘蝇头小利’,可是,社会上一些有钱有势的名流‘不让’他们保持廉洁。这些有钱有势的名流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处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领先’别人家小孩子。”

“你说,不就是课外合作小组吗,为什么会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去巴结班主任呢?”万宝强觉得很好奇。

“老兄,你有所不知,这些有钱有势的家长们眼睛之所以盯上了班级的课外合作小组,就是因为这些课外合作小组,是最讲究‘责任’心的地方,班主任可以把你家的孩子调到由全班精英组成的合作小组中去,接受班级精英同学对你孩子的辅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这些有钱有势的家长们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钱财’问题,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往孩子班主任手里送,真叫那些班主任‘活受罪’。所以,这些‘受罪’的班主任只得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班级最好的辅导小组‘专门’服务于那些有地位、有身份、‘有成绩’的学生。表面上看,课外合作小组的学生既有平民家的孩子,又有达官显贵家的孩子,既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既有男的又有女的,完全有一种‘一碗水端平’的感觉。但是这对于我一个深谙其中玄机的人来说,完全跳不出我的火眼金星。我认为小小的课外合作小组就是一个‘深水’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不知其中‘密码’的家长,不肯破点皮,就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那个金光闪闪的合作小组,你就是磨破嘴皮,嚼烂舌头,你也不会打开那个‘通天之门’。”

我听后除了啧啧称奇之外,总认为这位“老兄”有点夸大其词。但是社会上这种风气还是存在的。其实,我们这些做老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成绩的提高,老师、学生对他们的辅导,并不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家长必须认清孩子的读书,绝不是金钱所能够左右的问题,关键还要靠孩子的勤奋努力!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一个偌大的教室里,总有一些同学被老师容易淡忘的,总有一些同学被老师特别青睐的。而被老师青睐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接受老师提问的次数最多、听到老师讲解题目的声音最清晰、纠正错位的地方最多。身临其中,往往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个被老师容易淡忘的学生,旁边又让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你同桌,那肯定会对你的学习有影响的。

学生是平等的,也是无辜的,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尊重。如果,我们班主任把班级中所谓的“好处、优势资源”当做巴结领导、取悦同事、向家长敛财的资本;把班级中所谓的“坏处、劣质资源”当做惩罚学生、冷眼家长的工具,这未免大错特错了。这肯定难免背后有人说你是一个不近人情、不能公平公正、趋炎附势的小人。作为老师,应该为人师表,应该从根本上摒弃这种迂腐陈旧的世俗观点,应该彻底把这种劣质的观念统统地清扫出教育这块圣洁之地。

要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它是高尚的,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很深的烙印的。学生是一张洁白的宣纸,我们老师不能随心所欲把社会上一些陈腐的观念,拿到我们课堂上进行褒扬;我们不能用粗俗的世俗观念来误导孩子的理想追求。我始终认为没有一个高尚情操的人是不配走上讲台的。要知道你个人的品德影响的不是个别的孩子,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你的为师风范不仅仅对孩子个人成长有影响,而且还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因此从这方面考虑,我们老师的素质该是多么的重要了。

我们的老师啊!我们可不能低估我们的作用,不要低估我们每一句错话,不要低估我们每一个粗俗的动作,也不要低估我们每一个不健康的思想。要知道我们是祖国未来人才的缔造者,要知道我们是祖国未来人才的引领者,我们是圣洁灵魂的培养者,我们是未来人才精神家园的拓荒者,我们身上所肩负的不是我们个人的得失,而是承载着一代人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国家在选拔老师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把选拔教师的品德标准定得再高一些,高举唯“德才兼备”是举的大旗,坚决杜绝唯权是举、唯亲是举的陋习。

因此,我们国家应该让那些粗俗的势利小人望而却步,让那些品德低下的人望而生畏;应该彻底净化我们的师资队伍,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阔步向前,伟大的中国梦才能指日可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