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四十二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四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四十二

“女儿,你在学校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回到家里就不要再看书了,身体也很重要。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自从学校举行“高考百日冲刺”大会后,万宝强女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显著提高,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万宝强女儿晚上回家仍然要挑灯夜战,这个时候杨建云不再是担心女儿的学习成绩了,反而担心女儿的身体会被高考的压力压垮,所以,今天她又在提醒自己的女儿多休息。

“妈,你放心,”万宝强女儿答道,“我现在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多学一会儿没有问题的。”

“不过你现在每天学习都超过十七个小时,你还能有学习精力吗?”

“我想还有。再说我每天都用一些生活小窍门来增加自己的学习精力呢,有时候,我边看书边用五指梳头,边跑步边记英语单词,我发现这种学习效果真的很好。”

“我们把要学习的书本拿到床上吧,”杨建云说,“这样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慢慢进入梦乡。”

他们从床前的课桌上拿起学习的书本和圆珠笔。万宝强女儿把自己的枕头靠在墙上,自己便依在枕头上,拿起书本和笔,边看边把重要的知识点画下来。杨建云便拿起心爱的小说陪着女儿学习,杨建云边看小说,边不住的提醒自己,要控制女儿的学习时间。最后,万宝强女儿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放下自己的课本和衣睡下。

这个时候,杨建云总会端来热水、拿来毛巾给女儿洗脸,然后,脱下女儿脚上的袜子,把女儿的腿挂在床沿下,让女儿的双脚在温水里静泡十分钟,使女儿快速入睡。

事后,杨建云总是等女儿睡着了,呼吸平稳了,她这才在另一张床上,动作轻轻地脱衣睡觉,连咳嗽都不敢大声咳,因为,她担心自己的咳嗽会惊醒自己的女儿。

展眼一个月过去了,县城中学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强化周边市县高三合作,又组织一次空前大考——四地联考,它是由附近的几所县城中学共同组织的一次考试。所以不管老师、家长都对这次考试给与足够的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次联考中能有一个超常的发挥。

可是万宝强女儿不这么认为,因为她觉得现在学校抓得比以前更紧,几乎是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每周有周考,每月有月考,期间还有这样那样的会考。现在离高考还有近百天时间,应该让学生自己对照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强化“修复”;应该多给老师自我调配时间,让他们从“枯燥无味”的出卷、监考、批阅试卷、订正试卷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抽出必要的时间重新审阅一下高考大纲,并且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情,“量身定做”考试方案;“量身定做”学生练习题。要知道,高三教师不是机器,也是需要休息的人,如果我们学校的决策者,不顾学生学情、老师教情,让高三教师疲于奔命在这样那样的联考上,不给他们“点滴空闲”时间,我们又如何让经验丰富的高三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呢?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让一个上课都感觉头昏脑胀的教师去钻研教学大纲,去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那不是一句空话吗。要知道,人在精疲力尽的时候,即使有人用刀压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也“腾不出”时间把高考大纲给阅读一遍。

因此,一些精疲力尽的高三老师们,他们给学生出的考题,大多数是网上直接下载下来的,根本就不愿意对下载的试卷进行科学整合。这不是高三老师想偷懒,而是这些老师们被这种“低效高耗”的劳动强度给折磨得筋疲力尽。

一些有远见的高三老师们,明知这样对学生不利,但是这些第一线的高三老师,根本就没有权利“说话”。再说,有些高三老师们也不想自讨苦吃,他们知道自己天天在课堂上口干舌燥地讲课,未必会有领导会领他们这个情。

据“精通时务”的“专家”说,虽然他们都是高三老师,但是任课教师的奖金、福利要比高三的班主任、高三年级的分管领导低一半还不止。其实说实在话,任课教师才是高三的“最大功臣”。一般情况下,高三班主任任教课时比较少,就拿任教语文来说,班主任一般就任教一个班,不是班主任的就要任教二个班级语文。

凭什么分配就这样不公?他们想到这里,本来原有的一点工作激情、原有的对学生负责的那点爱心,也就随着他们的“阵阵叹息声”云消雾散了。

有人说,很多高三老师都很“斤斤计较”每次大考学生考试分数的,这里面是有特殊原因的,那就是他们可以根据学生所考的成绩拿到自己每个月的奖金,“拿到”每个月的荣誉。班级学生单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都直接关系到任课老师奖金的多少。

而高三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的整体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多少来获取第二份奖金,至于那些级部主任的奖金就“庸提了”……

当年,蒋介石嫡系部队74师师长张灵甫,为什么在治军方面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他就是靠重奖重罚来得到目的的。

可是,我们有些学校,他们也在效仿别人的做法,用奖金来激励老师们的工作,只可惜,他们很难得到别人的“真经”。因为很多领导和一些与高三老师无关的‘闲杂’人员,也会挤到高三老师的行列,分一杯和第一线老师相对等的羹。而这些高三的老师们大多数是修养“极高”的人,他们在嘴上从来不说什么分配不公,可是他们在自己的行动上,却比谁“都在乎”……这样,他们为学生努力的劲头肯定是可想而知了。

别看学校里有些老师一个个“城府极深”,可是,我们要知道再深的水也会被多次积聚的“泥沙”给搅混了。如果你是一位精通时务的专家,你就会知道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很难见到一洗如碧的天空。

导致这种教育现状,我认为不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太少,而是我们国家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那如何扭转这种不景气局面呢?我认为加大素质教育容量,减少应试教育的盲目性、武断性,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轻松愉快”地工作,让他们也能够感觉到“工作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这应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说句实在话,目前的应试教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真正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受害者不是老师,也不是学校,而且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学生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家长是一个跟着受害学生后面的买单者。

谁能够在教育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谁就是这个世界的真正英雄!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全世界所有人的共识。当今世界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又是人才的摇篮。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是收效不尽人意。课程仍然注重知识目标,而能力目标又不能落到实处;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仍然存在“难繁偏”的毛病;学生主体地位仍然得不到充分体现出来;自主学习量偏小;教学过程仍然过于强调学科“界限”,“严重”背离了学生认知需求和认知规律。

因此,我认为我国新课程改革里面的学问还是很“深奥”的。我国每年有很多的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调研员,他们深入到学校的次数也不少,可是为什么他们在进行调研的时候,很难把握我国教育的这根主脉呢?因为,他们所到的学校,大多数是经过粉饰过的课堂、办公室、学生宿舍,甚至是学校的厕所都是经过学校严格布置过的。你想我们的调研员就是三头六臂也是很难挖掘出深藏在学校“皮袍底下”垃圾的。

在这种情况写出来的调研报告,制定出来的教育大政方针,其水分含量肯定可想而知。它们又怎么能为我国现代化的教育充当规范引领作用呢?现在城市学校的高考本科升学率比农村学校高考本科升学率高得惊人,有些城市高考本科升学率近似百分之百,可是一所农村县城最好中学的高考本科升学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下面的乡镇高中,一个一千左右高三学生的学校甚至是连一个本科生都考不上,难道这里面不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探究吗?

我们都知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城市中心论中节节败退,中国的改革也在城市中心论中举步艰难,难道我们国家的教育不应该从中得到有益的教训吗?我们国家一个比较重要的国情就是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而农民就有近十亿人口。其实,我们国家不论在革命道路上,还是在改革道路上,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谁能够在这些方面多去探索、多去奋斗,谁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要制定好这些国策,并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够解决好的问题。我很喜欢看《龙图论道》节目,因为这个节目都是实实在在谈中国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龙图”的论道者,他们大多数是站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位置上来看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因此我真心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那些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决策者们,能够深入到“穷山沟”、“乡旮旯”中间,从“微观”的视角上,去对我国的农村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长远教育的战略。

只有这样,中国农村教育振兴之道才有希望。当然,这绝不是凭嘴大吹出来,也绝不是凭你笔杆子“硬”写出来的!这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我多么希望能够有更多热爱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能够对中国教育现状作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实践、创新,为我国辉煌的教育明天描绘出一幅精美绝伦的“教育盛世”蓝图。

有一位哲人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细细想,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大到国际动态、国家政策方针,小到群体、个人的发展,都得有一个方向。在城市,你找不到方向,你将走很多弯路;在野外,你没有了方向,你将迷失在荒郊或沙漠;在海上,你没有了指南针及航海图,你将会达不到彼岸,最终沉没于惊涛骇浪。可见方向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在今天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你一定要找对方向。朋友们,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向应该是什么呢?其实我不说大家都知道。它就在这里,那就是,走出畏惧迷茫的应试教育,走上素质教育的舞台。

因为我们怕“素质教育”耽误孩子的前途,走上了“题海战术道路”;因为我们畏惧孩子自理能力不强,走上了“租房伴读道路”;因为我们害怕孩子谈恋爱,总是喜欢在孩子同异性交往的时候,发出“善良的忠告”;因为我们害怕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学,总是千方百计地禁止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要知道,这种危害性那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表达清楚的。我们不说“诺贝尔奖”,也不说我们中国的“一美元”经济,我们就简单地谈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害怕扶起倒在路边的老年人”的行为,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中国人的“素质”是多么的“高”!我们都知道“素质”,很多是非智力的“因素”,可是我们的国民教育,为什么淡化孩子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即使关住了,又为什么举步维艰?现在全国大多数人瞄准的仍然是“应试教育”方向,因此素质教育只能是“发育不良”。难怪有些农村老妈妈“骂”现在的大学生,“眼瞎”、“手笨”、“嗜睡”,一到家里,既不会做饭,又不会洗衣服,连吃饭的筷子都洗不干净。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结识更多的朋友和我一道关注中国的素质教育问题。现在不少媒体给了我“阐明我的教育观念”的机会,给了我的自信,给了我的希望,让我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聚一堂”。我相信“素质教育”就是一盏灯,它在照耀着我前进的方向。朋友们,行动吧!努力吧!向上吧,素质教育就是国民教育的最好方向。

我坚信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将统领我国教育的舞台,必将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到那时,教育甚幸!孩子甚幸!家长甚幸!老师甚幸!我们伟大的祖国就一定能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那将是全国人民的无限荣光与无限辉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