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四十五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四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四十五

“高老师最近闷闷不乐的,有什么心事呀?”学校里一位负责园艺的退休老教师,看到高明路过校花园的时候心情很低落,便主动和他打招呼,“你这学期没有代高三课纯属意外,很多高三家长为你没有代他们的孩子课而感到难过呢。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你怎么知道我今年我没有代高三呀?”高明见已经退休的吴教师向他打招呼感到很奇怪,“是不是学校里面听到什么议论了。”

“没有,”吴老师笑着说,“只不过是有两位高三学生家长向我打听你的消息。”

“怎么还有学生家长牵挂我?”高明老师显得有点激动,“敢问是那个学生家长?”

“你听说有一个叫万宝强的乡下教师吗?”吴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他是你学生的家长。”

“我认得他,”高明老师说,“他是我班数学课代表的爸爸。”

“他的女儿听说你没有升到高三代她的课感到非常难过,”吴老师说,“他的女儿还以为你调到其他学校呢!”

“怎么可能呢,”高明老师惊讶地说,“我要调走肯定和我班的学生打招呼的。”

“听说,你班级有几个学生为你没有代他们高三数学课要到学校校长面前去评理。”吴老师慎重地说,“高老师,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你所任教的学生负责呀。”

“问题这么严重吗?”高明说,“看来,我真的有必要到负责高三的副校长面前谈一谈。”

他想了几晚,他终于敲响了当时负责高三的副校长办公室的“大门”。他去的意思,不是去厚着脸皮要任教高三课,而是希望副校长能够开诚布公对他说明自己没有任教高三的主要原因,并且希望这位副校长向他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去找领导是需要一种勇气和胆识的,可是高明老师对这些人生中细小问题早已看得很淡,只希望自己通过这位副校长的语言来了解自己在教学方面和做人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自己今后的成长,带来更加便捷的通途。至于其他的问题,他全然不去领会。这也许就是一个“智者”和“平庸之人”的区别所在吧!

几句寒暄之后,高老师很腼腆地要求副校长对他提一些很中肯的建议。但是,这位副校长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此时,他虽然没有感觉到高老师对自己的不满,但是,他还是从高明老师的言谈中听到一些“弦外之音”,毕竟他有愧于高老师。

所以,他对高老师这种近乎幼稚的要求还是以极大的“诚心”对待的。首先他对高老师的人品给予极高的赞美,其中的赞美词语大多数是给人家做“祷文”用的。然后用一种很关切的语言对高老师说:“你是很有作为的年轻教师,学校是有意让你任高二班主任,想让你多学习一些做班主任的经验,是有意栽培你,希望你不要错误地理解学校领导对你的良苦用心,请你不要辜负学校领导对你的殷切期望。”

从副校长那里回来之后,高老师的内心好像被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虽然自己年轻,但是他认为自己幼稚的年代已经过去,自己的一片诚心,换取的竟然是几句搪塞和几句不知“害羞”的官腔。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认为自己今天在副校长那里吃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苍蝇。想吐,却又找不到吐出来的“地方”。

就在他感到“心火”难灭之际,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位“伯乐”正向他伸出一束带着温馨气息的“橄榄枝”。他接到巢湖市一所规模很大的、民办高中学校的董事长电话,希望高明老师能够到他那里去任教高三数学课,并且让他去任高三年级数学学科主任,兼任高三某一个班级班主任,年薪八万元。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所民办高中有一个高明在南师大的同学,现在就在这所民办学校供职,时任这所私立学校教导副主任,他知道高明在学校的优秀表现,于是他极力向他所在的民办学校董事长推荐,而这个董事长又从多方面了解这个高老师,认为这个高老师是一个难得的教育人才,所以就出现了上面那个激动人心的一幕。

我们再来看万宝强女儿高二时期的英语老师,他叫曹向阳,是本县人。据知情人说,他是这个县城中学唯一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出过国,到澳大利亚某一所大学进修过英语。他的英语教学水平应该是本县城很有实力的顶级老师之一。

由于他一心在教学方面钻研,很少到县局领导、校长家切磋仕途之道。虽然每年省下不少“小烟费”钱,但是,“温暖的阳光”偏偏照不到他的身上。学校领导对他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工作狂人,只能是爱莫能助。他从教十余载,清华、北大的学生在他手里,送走一批又一批,可是他至今还是一个普通教师,并没有得到县城中学领导对他的“器重”。

其实,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之人。可是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圣贤”之人那么少呢?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说过,天底下“圣贤”之人是“应运”而生的;天底下“奸佞”之人是“应劫”而生的。但是,我认为现在应运而生的人很多,能够“独步”圣人祥云,成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传人的实在太少。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在学姜子牙“渭水垂钓”。要知道天下伯乐似的人物不多,闻“贤人”拜会能够“吐哺”相迎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人。

试想一下,天地之大,像周公、伯乐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巧遇于你呢?因此,社会上“贤才”如果不把握自己的机会,奋力一搏,就很有可能成为“守株待兔”之人,空抱“利器”,流于“平庸”,最终成为天下“笑谈”。

这个曹老师也是“应运而生”的人,但是他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人。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出现成为“圣贤”之人的“迹象”,但是他决心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多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事情。他相信有朝一日,能够“破壁而出”成为家乡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才。

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他感到万念俱灰的事情,就是因为从市直机关调来一个女纪检书记。这个女纪检书记很特殊,非常年轻,她年龄绝对不超过二十五岁。她非常漂亮,脸白如雪,皓齿如银,眉如弯月,眼如秋水,身材窈窕,脂肤如膏,唇红如杏,确实是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开始,曹向阳认为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是到他们学校做教师的。结果,一打听,才知道眼前这位“楚楚动人”的女教师就是学校新上任的纪检书记。曹向阳心想,自己在学校打拼这么多年,还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而她这么年轻就干上学校这么一个重要的职务,她肯定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相当有能力的人才。

想到这里,他内心已经对眼前这个才色俱佳的领导,由衷产生敬意。内心禁不住赞叹:上帝对她真好,不仅把美丽赋予她,还把智慧的光环抛向她的头顶,真是上帝绝妙的杰作!就在曹向阳沉浸在对她的赞美之中的时候,坐在他办公桌对面的一位女老师告诉他,这位新来的纪检书记就是县里某某领导的干闺女。

“领导干闺女怎么啦!你们可不能门缝看人!”曹向阳对这位女老师的话,不以为然。

“这是潜规则,难怪有人说你是一个书呆子!”女老师对眼前这个“虎落平岗”的曹老师深表同情。

再后来,曹向阳知道自己错了,眼前的纪委书记,她不是什么天外神仙,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而是潜规则圈中的凡人。

曹向阳感到心力憔悴,他想到这个世界“应运”而生的人太少,“应劫”而生的人太多,像蚩尤、共工、夏桀、纣王、王莽、安禄山等。

我们要知道应运而生的人,他们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世道法则,驾驭天地之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是人民的守护神,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

而社会上那些“应劫”而生的人,他们背天逆道,违背人性伦理,专干蝇营狗苟之事,称雄一世。他们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他们不仅能够出卖自己朋友,还能够出卖自己的亲情,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不是苍蝇却比苍蝇更肮脏;他们不是蝜蝂虫,但是他们比蝜蝂虫还要贪心。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它所肩负的使命是造就社会有用人才。他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千秋万代之伟业。在这块圣洁的殿堂上,岂能让“不洁之事”发生!

曹向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相信女老师所说的就是真的。但是,他由此而产生的去意,在自己的内心已成定局。他很想为自己的家乡多做些工作,很想就在这所培养他成长的母校尽心尽职地奋斗下去。但是他现在想想,脚下这块土地,并不是自己要找的殿堂。小鸟都能够择枝而栖,更何况自己是一个很想建立自己一番事业的人呢?不久,曹向阳就踏上南下的列车。听说他很快就受聘于省城一所外国语中学。

古人说过: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不饮盗来之甘露。它们的高洁之处并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索取二字才能绽放光芒的。恰恰与索取相反,生命的真正价值是在于无私的奉献。显赫的地位、耀眼的珠宝、风景旖旎的古典别墅,也许会给你平庸的生命增添些许光彩。但是我要说,惟有卓越的才能、高贵的品德才能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无德无才之人,即使现在拥有奇珍异宝、山珍海味,他们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因为造物主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惟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永久立于天地之间。

我们在学校读书,在社会工作,都是在不断地修身养性,都是在不断地增长我们的才学,都是在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修身养性、增长才学、创造财富的过程恰恰就是我们养性积德的过程。

我们个人的社会地位、所有的金钱、所有的精神享受最终都是与自己的才德相匹配的。不管你现在拥有了什么,哪怕你现在拥有整个世界,如果你失去了与之匹配的德行,你也会很快土崩瓦解,失去这个天下的;也不管你现在身居陋室,不名一文,只要你拥有超凡脱俗的才能、拥有为天下兴旺为己任之美德,你的明天肯定会拥有你所需要的快乐、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应该可以这么说,当今世界是比较公平的,至少说这种公平是前所未有的。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有时你觉得这个世界对你不公,请你一定要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不妨自己在问自己:我的才学够优秀了吗?我的德行够高贵了吗?并且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得失,用自己实际行动来为人民服务。我相信,你一定会拥有一个最幸福的明天的。如果你敢逆天行事,自己没有那份德,也没有那份才能,你就想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我敢断言,你的拥有之日,也是你的灭亡之时!

当然,在这个素质教育的舞台上,再美的“风景”也有残缺的角落,再美的“宝玉”也有瑕疵的地方。我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应该多向“圣贤”之人学习,用“圣贤”的美德烛照自己的言行,学会容人之短,要知道德才兼备才是人行走天下通行证,要清楚水清则无鱼的道理。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心态去接人待物,你还有什么不能得到的呢?你还有什么不能拥有的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