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教育大突围一百五十六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五十六章教育大突围一百五十六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万宝强女儿发现高考中三门主课语文、数学、英语中,最让她头疼、最让她放心不下、最让她感到枯燥无味、最让她难以驾驭的就是那门死不进步的英语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最近我一定要在英语方面多下功夫,绝对不能让英语拖自己高考后退,我要专门为英语开五天“夜车”,她想。我要好好地对付英语。

“让我的英语成绩在‘夜车’中快速提高吧,”她在自言自语,“即使我的眼睛熬瞎也要干,不然的话,今年我的高考肯定替人焐水。”

万宝强女儿晚上十一点中回到伴读租房,顾不得吃饭,就匆匆上楼,准备为自己的英语开“夜车”。杨建云连忙端起饭碗追到楼上,让女儿吃点夜宵。

万宝强女儿勉强吃点夜宵,心里还在为自己的英语成绩犯愁:为什么自己的英语成绩老是提高不了?

她掏出爸爸在教育书店专门为她买来的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铺在桌上,她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的英语成绩差,不仅仅表现在听力方面,还表现在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甚至连自己的完型填空,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今天还是从英语阅读理解开始补习吧,英语阅读理解成绩提高了,还能够带动英语写作、英语完型填空成绩的提高,这可是一箭多雕的“捷径”呀,她想。是啊。要是有一个英语教授在这儿,那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她把资料翻到英语阅读版块,看着,写着,一页、两页、三页……她要把自己的英语成绩在练习中飞快提高。过了很长时间,她把自己的腰伸得更直一些,好让自己身体内的血液快速循环。然后,她又伸开左手五指放在自己的脑门上并且反复用力朝自己的脑后梳理过去,目的使自己的头脑更清醒。

是啊,我该批改一下自己所做题目的成绩了,她想。到这时她已经做完一百道英语阅读理解题目了,她翻开资料后面的答案,进行自我批阅。批改完毕后,她合算一下自己的考试成绩,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所做的一百道英语阅读题目,仅仅做对了五十二题,比平时在学校练习的成绩还要差。

只要我继续做英语练习,只要我继续为英语开夜车,只要我对英语这门学科保持足够的热情,这个英语成绩就一定会提高的。我不知道今天晚上的英语阅读理解会做得如此差,是自己心不在焉,还是今晚这些题目的难度大?这很奇怪。也许我的英语成绩只能止步不前了。不过,英语这门学科本身难度就大,要想“一时”就把提高到自己满意程度,似乎就是破天荒的事情,这不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我只能毫不畏惧并且信心十足地面对挑战,”她在轻声地自言自语,“我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我不相信英语能有我过不了的坎。”

万宝强离开自己的书桌,活动一下自己已经发麻的双腿,并且做几下扩胸运动。她担心自己长时间静坐会使自己产生困意,丧失斗志,弄得自己无心“恋战”。她接过妈妈特地为她准备的热毛巾,擦了擦脸,顿时,她感到自己的头脑比以前清醒多了,精力也比以前充足了许多,很快她又沉浸在英语阅读题目当中了。

等她又做完三十道英语阅读题目的时候,她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便问妈妈:“什么时候了?”

“已经深夜一点三十二分了。”已经在床上打盹的杨建云听到叫喊声,便很快清醒过了,并且向自己的女儿准时报时。

“天还早着呢,才一点多钟?”万宝强女儿说,“我还可以酣战半个小时呢!”

“闺女,快点睡吧,”杨建云焦急地说,“睡眠真的很重要。”

“妈妈,这个我知道,”万宝强女儿随口答道,“睡眠对于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又算什么呢?”

万宝强女儿重新来到书桌前,试图还要做二十道英语阅读题目,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真的很疲劳了。

“我真是没有用的人……今晚总算起来做得还不差,”她对还没有入睡、并且一直在为自己陪读的妈妈说,“如果你是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就太好了,我就可以得到你很多的帮助,我就不会在英语这门主课上走那么多弯路了,也不至于把自己今天的英语成绩搞得如此狼狈。”

“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呢?”她带着责备的语气对妈妈说,“这完全是我自己的过错,在初中,我从来就没有对英语好感过,总认为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对我今后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我最终没有把英语这门课的基础打好,可是,天知道我在初中时候,每天早上都在背诵英语单词,每天晚上都要为英语开半个小时的‘夜车’,不过,妈妈放心,我现在已经知道英语成绩对我今年的高考有很大作用了……今天晚上我真的有不小收获……我后面所做的三十道英语阅读题目只错了五道题目……要是我还像前一百道题目那样错得那么多,我干脆就把我的手剁掉了去喂猫。”

明知道自己现在所学知识对自己未来人生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你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还会有很大的效果吗?你回答肯定是不可能。就拿我来说,我天生没有唱歌的天赋,喉咙嘶哑,如果你从小就强迫我学习唱歌,并且你一直用考试制度来规范我的唱歌行为,我想你的所有努力只能加重我的精神负担,加速我的身心崩溃,到头来,我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没有这方面应该具有的素质,你对我希望越大,“尽力”的程度越深,我的“痛苦”就越无药可治。

要知道,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一旦出现了错误,就等于把教育的方向给弄偏了。你想想,方向偏了,我们能做好事情吗?现在,我国的国民教育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全身而退,因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被整个国民所“深信”。

因此,我们现在农村学校出现了很多难以置信的奇怪现象,我们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越大,在教育上投入的精力越多,我们教育的效率却越来越低,学生的素质也随之“江河日下”,不少学生成为“读书无用论”的忠实信徒。(不是我有意贬低农村教育。现在的农村中学,一百五十分的英语试卷,如果严格考,全年级英语“平均分”就不会超过40分;如果您不信,可以到农村中学蹲点考察!)你想想,这样的农村教育现状,岂不让国人担忧?我们国家富民强国的理想何时才能实现?

我们国家现在的基础教育,大约用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理论知识。就拿现在的农村中学来说,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三节课,其中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其余的课基本上被文化课包了。每天下午第四节名义上是课外活动课,其实很多学校把课外活动安排成为文化课,绝不像西方发达国家,把上午安排上文化课,下午安排为社会实践课。我们通过中西教育模式上来看,我们很难判断出谁更符合教育规律,但是我们从中西培养出来的人才层次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西方在教育的模式方面更有利于社会实践人才的发展,更有利于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很多社会实践知识并不需要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后盾。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蒸汽时代,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瓦特只具有初中生的理论水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他是在实验室的一次实验当中偶然发现的,一条通电的导线下面的小磁针,随着导线内的电流变化而发生偏转,从而得出“动磁生电”,“动电生磁”的科学结论,为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打开了一条绿色的通途;如果我提到爱因斯坦,我们整个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比“神仙还神仙”的科学家,他用聪明的智慧为人类打开的原子大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如果没有居里夫人从大量的矿山中提炼出放射性物质镭的帮助,他的原子理论知识再高,也不可能取得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另外,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漫画家,他在大学时期学的是工程技术的,由于在工作时偶然被分到给厂报做编辑,而让他做的这些编辑事情,就是要给这个小报画一些漫画,要知道他当时对漫画是一窍不通,可是他对漫画很感兴趣。于是,他便丢掉了自己几十年的所学专业知识,一心扑在这个漫画工作上来,由于自己在这方面勤耕不辍,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万世伟业。

再如,我们中国近代文学的两面大旗:一个是鲁迅,还有一个是郭沫若。鲁迅原先是学医的,而郭沫若原来也是学医的,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都是“后来”自学得来的。看来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并不能说这个人就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关键是这个人走向社会的时候,有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如果你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当然你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即使你起步很低,只要你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热情,在这方面持之以恒的追求,你也可以成为举世瞩目的伟人,让世界为你自豪,为你欢歌。

就我们国家教育现有的制度而言,你是一名学生,你就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三阶段老老实实地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完成国家所规定的所有学科学业标准的内容任务,你才能“凭借”你的高考成绩进入到你所得到的分数线以内的高校学习。

就是说你这个人所要选择的专业,也不一定是你最感兴趣的专业。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个人的兴趣往往是在人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方面“天赋”了。并不是一个教育机构利用强迫手段让人形成的。更不是利用高考分数来“衡量”的。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即使关注了,也往往是停留在关注学生兴趣的“外在”知识上面,使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技能”被应试教育断送了。我有一个学生,同学们背后喊他“睡虎”。他上课很少专心听老师上课的,经常上课睡觉。不管老师、同学怎么“帮助”他,他总是“秉性难改”。

有一天,我把他喊到教室外面,仔细地询问他上课睡觉的原因。开始他就是闭口不说,后来我耐心对他说:“老师不是‘存心’批评你,也不是想抓你的‘小辫子’,而是想帮助你,你今天给我说实话,你是不是上课听不懂?”我的学生说:“老师,不是我上课听不懂,而是我对你们所上的课不感兴趣!”我乘机追问:“那你的学习兴趣在哪里呢?”他说:“老师,我的爸爸是修电视机,我从小就喜欢‘家电维修’,因此我上课就对物理感兴趣,语文、学科我还能‘马马虎虎’听,对于英语、政治、历史我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我不是好意的,我曾经下过决心,可是过一段时间后,老毛病又犯了!”我听后茫然若失。只能简简单单说一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话来“启发”他,因为我真的知道这个学生“痛苦”的支点在那里了!

但是,面对应试教育的今天,我只能强迫他学习外语、政治、历史。多年过后,当我再次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某一个外资电子企业高薪技术员了。我问他:“你有没有考上国家名牌大学?”他说:“没有,我高中毕业后就到外资电子企业打工,由于我对‘电子技术’感兴趣,在一次电子技能创新大赛中,我在省里得到三等奖。

后来,我就在一个外国师傅的指点下,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他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轻松、非常自信。我又问他,你当初在学校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是怎么同现在的师傅语言交流呢?“那还不容易!我看他的眼神,多听他的话,那有听不懂的?那有不会说的?”他的成长故事,让我对现在的应试教育再次产生“迷茫”。

就是现在孩子读大学,他们所读的专业,往往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所学的知识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因为现在高考录取学生的时候,表面上是根据个人的志愿一、二、三,其实最后录取的学校,大多数的学生不是被自己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录取分数线,二是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填报的学生人数多不多,三是家长、老师、同学的误导,四是现在就业前景不乐观。当然,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在这里就不再一一累述了。

因此,我认为让学生都能够进入自己“兴趣专业”的大学读书,对我们现在国家的高考制度来说,它是一个很难企及的高度。要知道每年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考生(我曾经询问过我的学生们,大多数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感兴趣。最可笑的是我曾经问过万宝强的女儿以及我家的孩子,他们的老师都在自己的班级做过调查,当他们的老师问及你们现在喜欢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全班级中,竟然只有两三名学生说喜欢自己的专业。你说可笑不可笑!),当高校的任课教师追问他们“这是为什么?”的时候,他们都说自己的高考分数没有得到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而被高校调剂过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被我国的高考分数所限而被迫走进自己并不太愿意所学专业高校大门的。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在踏进高考大门以后,才被动地“喜欢”上自己所陌生的专业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不是在张扬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在给自己的爱好兴趣在泼冷水。它不像西方那些发达国家高考的门槛非常低,让更多的学生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所感兴趣的高校,这就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减少了很多“走弯路”的风险,为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