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作弊也能折射出诺贝尔奖端倪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作弊也能折射出诺贝尔奖端倪

“高考作弊屡禁不止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难题,但是它还不是制约中国教育的瓶颈问题。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万宝强认真地说。

“这话是什么意思?”万宝强内侄儿问,“那制约中国教育的瓶颈问题会是什么呢?”

“那当然是素质教育啰,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路人皆知!但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文,化水乳交融的今天,有着良好遗传基因的十三亿中国人,为什么还不能培养出一个自然学科的诺贝尔获奖者呢?你不要说我这个人说话太尖刻!我们国家所有人都应该站起来好好地反思一下中国教育问题了!”万宝强若有所思地说。

“像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对中国的教育知之甚少,平时又不喜欢钻研中国、外国教育理论知识,还能够反思什么呢?”

“不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万宝强果断地说,“中国的高考制度一定要作全方位的剖析、反省,并且要作颠覆性的改革!因为它已经把我们国家的教育引向一个深度荒芜的沙漠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强,不要说很难培养诺贝尔获奖者,就是培养一个正常健康的人都成问题。”

“我知道这话很有道理,但是有道理的教育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万宝强内侄儿说。

“这也许就是中国教育的痼疾所在,你看现在:不少正常的孩子,到学校里面读几年书,出来后就变成一个深度近视的人!不少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到大学里面‘镀几年金’,出来后就变成了一个很难适应社会的人(你不要说我夸大其词,如果你们愿意去到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就会找到比我更“尖刻”的答案)!它不仅仅违背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还违背了人类教育规律。”

“我国教育是有点问题,但是,中国教育的赫赫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教育的主流还是很成功的。”万宝强内侄儿说。

“这个我也知道,我国教育应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万有文化、有技术、有纪律的劳动者,应该为这个多彩的世界造就千千万万创新性人才,可是我们现在不少大学生一离开了校园,就变成一个个没有下过水的“旱鸭子”,无法适应“深水游泳”的生活。他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几年的青春年华,全部用在脸谱似的的学习上,不能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你说这样的教育又怎么能去高效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呢?”

“你说得有道理,但是,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我们可不能急于求成吧!”万宝强内侄儿说。

“我没有急于求成…我们高谈素质教育多年了,可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为什么一到就业市场就‘打嗝’呢?为什么清华北大毕业出来的大学生,还会‘高就’屠宰市场呢?是专业配置出了问题呢,还是我国教育体制本身出了问题?难道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是一个只知走路不知看天的‘过路人’?难道我国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经过‘西天取经’过后才能‘破茧成蝶’吗?新课改到现在快二十年了,可是改革的效果又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处听到的都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到处都听到‘赞美’课改的声音。可是,当我们静下来深思的时候,为什么老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戳着我们的脊梁骨!我们纵观历史上所有的成功改革,哪有十几年还是涛声依旧的?哪有十几年我们的课堂还是重复昨天故事的?”万宝强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体有点发抖。

“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你认为教育改革就那么容易成功吗?”万宝强内侄儿仍然非常认真地对眼前的姑父说。

“当然不容易!如果容易的话,中国的爱因斯坦还不随处可见啊!但是,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够致力于素质教育,都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和社会融合成一体,多走进车间、多走进社区、多走进田头、多走进事业机关,多聘请一些政府机关、企业等实战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走进课堂,不要再去幻想那些没有尝过葡萄酸味的人去培养栽植葡萄树专家,不要再去幻想用高分直接攻克诺贝尔奖,要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我们教育理念正确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了、培养人的方式方法对路了,那么我们的努力就有了实战意义了…”万宝强非常有把握地说,“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早日成功;这样,我国教育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不要对中国的教育太自信…我听说中国教育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很难,但是,中国山寨版‘科学家’根本就不需要培养,大多数是无师自通,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美国F4手机上市不到一个星期,中国就有山寨版F4上市了,就像有些人发明现代化高考作弊设备一样,根本就不需要到国外去深造,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绝对是一流的高手。”万宝强内侄儿说。

“这就说明中国人头脑很聪明…中国山寨版‘科学家’更是棋高一着!绝非国外人所能赶超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很深的民族文化在里面,欧洲喜欢‘闯字当头’,而中国人非常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很多人对太遥远的事情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如果一天就能够得到的目标,很少人愿意在第二天去得到…我们知道诺贝尔奖绝不是‘小菜一碟’,而是很遥远的‘马拉松’,需要有些人‘殚精竭虑’奋斗几十年,甚至需要有些人倾注毕生心血也未必成功…这种傻事,中国人往往对此不屑一顾的……因此,中国教育很难培养出诺贝尔获奖者。”万宝强说。

“你说得有点牵强附会……但是,你认为中国人喜欢走捷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这就对了,中国人很喜欢走捷径…其实,高考作弊也是中国人喜欢走捷径的具体体现…”万宝强说。

“你喜欢走捷径吗?”

“喜欢,但是,我不喜欢高考作弊…我不喜欢做违法的事情。”万宝强说。

“如果让你轻松高考作弊成功,如果让你的高考作弊就像同你正常呼吸空气一样简单,同违法行为毫无‘瓜葛’,你还愿意高考作弊吗?”

“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你把高考作弊当作和人正常呼吸空气一样,我是绝对不相信的,不过,我今天倒想听听监考老师是如何实施高考作弊的…”

“这有何难!只要考生假装有问题,监考老师就会走到考生面前,非常容易地把正确答案信息传递给考生。”

“难道监考老师就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吗?如果有考生举报监考老师怎么办?”

“不会的,我参加过多次高考监考,我也曾经多次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关照过,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当然我们在给考生传递答案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般是告诉考生的填空题答案,而且不要用嘴说,只要你用手指头轻轻一点就行了。要知道现在考生的头脑平时“接受”知识的较迟钝,可是,一到高考时候,作弊神经就会表现得特别的灵活,真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对于计算题你们监考老师如何作弊呢?”万宝强像一个懵懂不化的三岁小孩,对这些高考作弊,还是相当的陌生。因为自己虽然教了二十几年的书,对这些带有一定高技术含量的作弊还是很少听说。

“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只要监考老师上一堂厕所,把自己想要告诉的答案写在一块橡皮上面,然后用橡皮上面的商标纸给它遮住,这种做法相当的安全。”万宝强一听又是用橡皮来作弊。这可是他第二次听说的事情,看来天底下高招多有相合之处!

“那我现在对女儿的高考该怎么办呢?”万宝强假装“妥协”的样子,想继续了解“处在农村高考场所”所隐藏的高深作弊文化。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女儿参加这样的高考是极不公平的。但是,他又想不到可以解决的办法,只好对眼前的内侄儿发出这样的疑问…想看看眼前的内侄儿能有什么高明的方法…并且以此来看一看自己女儿在今天的高考中所受伤害的程度。

“除了作弊,还能有什么方法伸冤呢!”万宝强的内侄儿不加思索地说。

“不能,我教了几十年的书,对考试作弊向来是深恶痛绝的,我的孩子断然不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来……我从小就对他们说过,如果那一天我听到有人在我的耳边说你们考试作弊了,我会立即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一旦事情属实,你们就可以把自己的书包背回家,你们从此就可以在读书方面解脱了。你们从此就可以没有读书的烦恼了!如果你现在要求我女儿在高考中作弊,你就是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她也不会做出这种龌龊的事情。因为她已经知道爸爸、妈妈、老师辛辛苦苦培养她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她将来好好地做人,就是要她能够有尊严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而高考作弊,本身就是令人不齿的事情,已经有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孩子的初衷,任何一个有良知的考生是绝对干不出这种让人一生耻辱的事情的。更何况我的女儿一直受到诚信文化熏陶呢!”

“那我就无能为力了。因为,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让我的表表妹考出更加满意的分数。”

“不对!你完全可以做得到!”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请姑父对我有所指点,我当尽心尽力去做这件事情。只要能够对表表妹有帮助的,我绝对不会三心二意的。”万宝强的内侄儿显得很着急。以为自己的姑父在高考上还有比高考作弊更能让自己女儿考好成绩的方法,所以,叫自己的姑父赶快说出高招来。

“我没有什么高招,但是,我要告诉你,从此以后,你绝对不要参与高考的作弊了。因为,你把那些没有知识的蠢才,通过作弊手段,让他们轻松地送进高校大门,而把那些有一定实力的人才拒绝在高校大门之外,你这是对我国高考的亵渎!你这是对人民犯罪!你的良心是要受到人民谴责的!你还年轻,以后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绝不能感情用事。因为,一旦事情败露,你会葬送自己的前途来作为惨痛代价的。到那时,你后悔的眼泪是不能把美好的前途换回的…你今年唯一能够帮助你表妹的,就是要严格遵守监考纪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绝不容许有任何考生作弊。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够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假如你今年监考能够这样做了,这就是对你表妹最好的帮助!”

万宝强送走了自己的内侄儿。他站在伴读小院的门口,仰望着这个并不十分湛蓝的天空,心里感慨良多,并且不住地追问自己:中国的高考究竟怎么了?它和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究竟有多大差别?它在塑造中国国民灵魂方面究竟能够起多大的作用?它在培养造就人才方面究竟能够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这里面需要改革的地方究竟有多少?

为什么社会评价老师的好坏总是要看学生的“入学率”多高和考入名校学生的人数多少?学生入学率高了、考入名校的学生人数多了,为什么社会上“所有人”都会说这认可老师就是高明的老师?这个学校就是名牌的学校?这个家长就是一流的家长?万宝强对此常持怀疑态度。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是个旧词,和中国五千年文明一样遥远,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泛功利化教育依然笼罩神州大地。为什么要评论一个孩子是否成功,首先得看这个孩子高考有没有取得好成绩?为什么中国人把高考中考不到高分的孩子一律视为不优秀的孩子呢?为什么中国会有更多人热捧省市县文科、理科状元?就是因为这些状元们,会给这些学校带来滚滚财源,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只要是深谙“金银”之道的人,他们在这种求金若渴的纷扰中,又怎能会甘心清苦把学生拉到社会纵深处,让他们远离课本知识,远离高考分数,专心致志为提高实践能力而奋发努力呢?这样的中国体制又怎么能产生出诺贝尔获奖者呢?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死板的教育,机械的教育,当前的教育形式是在为教育而教育。这话咋听起来很刺耳,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话是有道理的。现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所学的大多限于死记硬背,学生有很强的跟从意识,鲜有创新意识,中国的教育注重漫天铺的学习,不注重学生独特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中国的教育不是没有优点,但它确实是误了许多能读书的人,更误许多不善读书却有独特创新能力的人。

不用质疑,我国现行教育中功利性很强的评价体系,无疑为现行的高考作弊“培植”了最优良的土壤,高考作弊也能折射出诺贝尔奖端倪。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还会为作弊成功的学生高兴吗?不能,因为我们绝不能让高考成为滋生弄虚作假的温床,绝不能让高考成为残疾人相互取笑的乐园。对此,我们必须加强诚信教育,我们必须加大对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我们必须牢记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型人才,让我国教育大树上能够开出素质教育的“花朵”、结出硕大的“果实”。

到那时,我们国家就会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实现巨大的历史性飞跃,我们不要说突破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零”的记录,就是整体超越西方发达国家也会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到那时,我们也会让世界科技杠杆、经济杠杆全部倾向中国…我们也会因为幸福指数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欢呼雀跃,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再也不会为恢复高考近四十年没有培养出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感到惭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