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教育孩子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一十四章 教育孩子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

万宝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送走了内侄儿,他那颗充满激情的心又开始火热起来了。

“在女儿即将参加高考的关键时候,只有为女儿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女儿。”他自言自语。

说实在话,他面对女儿参加高考,他比女儿还要着急、烦躁、紧张。

考前有必要和自己女儿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问题(除非是他对那门课程不懂,否则他都要亲自去过问),否则,他就会对女儿所学的知识不放心。他想。

他认为:自己除了写作水平高以外,对政治、历史、外语方面也是有一定功底的。

他以前在中学任教过语文、政治、历史、外语,是一个“多面手”教师,他常以此自诩,再加上他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撰写过不少教学论文,并且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的教育教学杂志上。所以,女儿临近“大考”,他那颗骄傲而又充满激情的心,又怎会轻易放弃对女儿考前辅导机会呢!

他想:明天女儿上午考语文。当然,不能把自己最拿手的“辅导”机会丢掉。

“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呢?”杨建云看到万宝强这样痛苦,很不解地对他说。

“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自己虽然没有教过高中语文,但是,自己在语文方面的实力还是很好的…他依仗自己是一名南师大中文本科毕业生、在初中教过五年语文、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千余篇“豆腐块”似的小文章、多次在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所以,我的教学观点肯定会对女儿有所帮助的。”

“好了,我不勉强你,免得你日后对我懊悔。”杨建云说,“不过,你进去辅导孩子可以,但是你要适可而止。”

杨建云拗不过老公,只好退到厨房烧饭去了。

此时,万宝强不在犹豫什么,便急匆匆来到女儿复习功课的房间。

他看到女儿正在忙于复习,学得正起劲,他满腔的激情一下子泄了不少。因为他想到自己毕竟不是什么“名牌”高中语文教师,所以他只得在女儿书桌较远的小凳子坐下来,仔细想想目前状况下还有没有能够帮助女儿学习的机会。

他环视了女儿满地堆放的资料,很快便有了主意,决定把女儿高三以来几次市统测语文试卷从资料堆里面翻出来,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把以前做错的题目以及对应的答案认真看一遍,不至于在明天的考试中再犯类似的错误。

他非常认真地翻看着试卷,觉得那些试卷上做错的题目非常多,于是,他只好把女儿每次考试卷上做错的、较为典型的题目,仔细地用笔和小剪刀把它们整理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上,并且把女儿每次所要订正的答案用红笔特殊标出。

他在整理试卷时候发现,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很认真,在给学生讲考后试卷的时候,除了在课堂上当面给学生解答错题外,他们还把该次试卷的所有答案都打印在一张纸上,并且分发给全班学生。所以万宝强在给女儿整理错题集的时候,感到轻松。

他从试卷中散发的霉味来看,知道女儿对以前考过的试卷是很少回过头来复习的。万宝强根据读书和教书的经验,他认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应该为自己装订一本纠错集的,他会在每次考试前,把错题集上面较为典型的题目仔细地看一遍,并且认真思考自己下一次考试应该注意的地方(据说,这些学生都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

其实,他以前不止一次地同自己的女儿谈过此事,但是他女儿始终认为试卷上面的错题,老师都已经在课堂上订正过,自己都会了,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做那重复而繁重的无用功。女儿曾经在爸爸的“追逼”下,做过短期的纠错集。后来由于他女儿在纠错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心,便把这件事“荒废了”。我们都知道做一个纠错集并不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只要学生能够及时地做这件事情,不要对这件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件事就不会荒废下去。

由于他女儿在高三参加的“正规”考试次数比较多(市统测试卷有四份,每次月考试卷有十份,加上和其他县市举行的联考试卷两份),所以万宝强感到眼前找试卷、整理纠错答案所需要的工作量很大,做好这件事还是感到很累的,毕竟他不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万宝强为了给自己打气,不住地在安慰自己:做好这个纠错集,这是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女儿一定会从这个纠错集当中获得一定的效益…不要说这个效益有多高,只要能够为女儿明天的高考多考几分,就是最大的功劳!自己现在所受的这点苦累又算什么呢?如果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劳累,把自己女儿顺利地送到理想的大学,就是让自己十天十夜做这份工作,自己也绝不会产生退缩的念头。

他非常在乎女儿的高考成绩,非常在乎女儿所考高校的档次。说白了他就是非常在乎自己女儿今后人生前途!

其实,我们都知道帮助孩子纠错,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工作如果提前一两个月,效果应该比现在好。可以这么说,现在做这件事就好像大姑娘临上轿再去扎耳朵眼子一样,确实有点迟了。但是,万宝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绝不会浪费女儿学习时间的。

说实在话,万宝强给女儿整理纠错集确实是一个行家。他把女儿试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严格的归档、分类,并且把那些答案的关键词都用彩笔另外标出,这不仅仅可以减少女儿看纠错集的时间,还可以更好地把握纠错集上的侧重点,这对他女儿增强识记能力、提高复习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试卷答案都是事先由学校老师准备好的,万宝强只要把女儿做错的题目答案小心地“剪贴”在错题集里面即可。

万宝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劳动,终于在吃晚饭之前,把这件看起来非常繁琐的事情做好了。他如释重负!心想凭借这个纠错集,至少能够给女儿明天考语文增加几分的好处,当然,这几分绝不是平时考试的几分,而是关系到女儿命运前途的几分,它的价值足可以抵得上白银千两。

想到这里,万宝强为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与自己女儿一起攻克横在高考前面的难关,心里感到一阵难得的窃喜。他想到自己当年高考的情景:爸爸妈妈对儿子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不能用所学的知识为儿子分担忧愁,只能用力不从心的眼神来给他加油,真是可怜可叹,甚至觉得自己父母有点可悲了。

想到此,他心里不由觉得自己比父母高大了许多:自己虽然不能给女儿的复习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能够为女儿在高考前分担一份辛苦,他感到万分自豪,毕竟自己是新社会中长大的人,毕竟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校老师,毕竟自己是农村中为数不多的小知识分子。

他忽而一想: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在那个“温饱不保”的年代给自己上学读书,真是太不容易了,这已经证明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而多少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或者父母眼光短视,无缘到学校里面去读书,只能在那个宝贵的读书年代,过早地走向农村那贫瘠的二亩地,去接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这足以证明自己是那个时代的幸运者。确实如此,能够像自己这么幸运读书的孩子,在当时的农村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由此看来,看问题不能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上,一定要对这件事情进行多方面思考,较全面地分析这件事情所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社会背景,然后再给这件事情下结论,这样就会得出非常公正的答案:应该感谢父母,是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节衣缩食,让我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读完小学、中学、大学。他们原本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可以享受到“同龄人”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可是他们为了自己儿子的美好未来,他们心甘情愿过着比“同龄人”更为艰难的生活。这种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们的眼光要比那个时代的“同龄人”看得更远。

有时,我也在想,孩子能否成才,同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眼光是有很大关系的。教育方式简单、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一个非常优秀孩子的。现在农村中不少目光短浅的父母,他们认为孩子读书是无用的,孩子多读书就是多糟蹋父母血汗钱,不少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被父母带到苏南打工了,这种愚昧的做法,绝不是个别情况。如果你深入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学,你就会发现,半路辍学打工的学生数大得惊人。

在2003年暑假期间,为了写一篇《如何有效控制农村学生辍学打工》的教育论文,我曾经对五所乡镇中学做过辍学学生数量调查,结果,我惊讶地发现,在同一所中学中,初一入学的学生到了初三毕业时人数减少一半的学校竟然有四所,减少四分之一的学校竟然高达百分之百。其中有一所中学,初一入学人数为576人,到了初三毕业人数只有283人,三年之间,学生跟父母或者亲戚到外地打工的人数竟然高达290人以上,这确实让我大吃一惊。

结果,我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父母认为现在孩子辍学打工能够挣到比种地更多的钱,读不读书已经无所谓,所以他们孩子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带到外地打工去了。有人劝他们应该让孩子继续读书,可是他们却振振有词:“多读几年书有啥用处呢?就是大学毕业了,还不是照样和我们一样在外面打工吗?和我们一起打工的、同住一个宿舍的大学生,他们的工资比我们还少,你说现在读书还有什么用?”

他们从来不去想一想同样是打工的,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花费多年时间对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如果把一个文盲人在世界上劳动效率当作基数一,那么一个小学毕业生就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15%、一个初中毕业生就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30%、一个高中毕业生就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80%;而一个懂得专业知识的大专生却能够把工作效率提高300%、一个业务精通的本科生又能够把工作效率提高800%、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又能够把工作效率提高1500%;而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又能够把工作效率提高上万倍效率。难怪当年美国人对钱学森评价语出惊人,钱学森的价值,要比装备精良的五个师的兵力还要大。

只可惜现在农村中能知道这样道理的父母不是很多,把培养孩子读书当成自己一项事业来做的父母更是少数。不过近几年农村中父母重视孩子读书的人在大幅度增加,但是,这种态势却被大学生就业率偏低浇了一盆冷水,但愿这冷水很快热化起来,能够让农村更多的父母看到希望,看到读书孩子美好的明天,不在为大学毕业的孩子找不到工作而心灰意冷。

在我想像的世界里,让孩子完成学业,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做父母一种不可缺失的责任,这是一种比家庭挣钱还要重要的事业,可是现实很残酷,我们的美好愿望往往也会因为寒流的侵入而变得日益“萎缩”起来,从现在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从大学生工作待遇和辍学学生的工作待遇相比,并没有真正点燃农村父母心中那团重视孩子读书的火。

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农村中所有父母的思想觉悟都能够提高起来!但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待遇能够日益好转起来,让更多的农村父母看到培养孩子的希望。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那么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将会有较大的起色,我们农村生活变得甜美起来也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还必须明白,我们关心孩子、我们教育孩子、仅仅靠我们心中那点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就拿万宝强给女儿整理纠错集这件事来说,我们应该清楚万宝强现在所整理的纠错集对他女儿高考所起的作用肯定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他能够在女儿刚进高中时候,就教女儿如何整理纠错集,那所起的效果肯定与现在不一样。所以我认为做父母的,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好的方法,一定要早些告诉自己的孩子,并且要督促自己的孩子很快把好的建议、好的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绝对不能像万宝强这样眼看自己女儿高考了,再去“心血来潮”。

要知道教育孩子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教育智慧。如果万宝强在三年前就教会女儿做这件事,他女儿的学习成绩肯定比现在要好得多。到这个时候再去帮助女儿,着实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以前他的妻子杨建云早已提醒过他,不要天天忙着自己的事情,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帮助女儿纠正“做错的试题”,及时了解女儿学习的优缺点,再“对症下药”。可是万宝强总是用自己工作太忙为理由搪塞自己的妻子。其实我们都知道时间这个东西就像海绵里面的水,要挤总是有的。这分明就是万宝强为不去帮助女儿而制造的借口!

由此,我想到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不要总是强调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生活,没有时间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难题,没有时间帮助孩子疏导心理障碍…其实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我们平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人生事业有所成就的重要标志,绝不是我们可做可不做的等闲小事…其实,教育孩子它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幸福,它还关系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够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上升到这个高度,那么我们就不会为教育孩子推三阻四,更不会为自己教育孩子制造更多不可原谅的借口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