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这样的文凭还有价值吗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这样的文凭还有价值吗

第一场语文考试期间,万宝强和老同学刁明理在操场边一棵树下又闲聊起来了……

“天公还算作美,多云,气温二十八九度,我们在这里聊天,微风吹着,同学陪着,蛮惬意的。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万宝强感慨地说,“不知孩子考试热不热?”

“多心!你看那个考场没有装空调啊…这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操心,高考主管部门比我们想的周到…”刁明理说,“可惜啊,我们都没有赶上这个好时代…要不,我们都是研究生、博士生了。”

“老同学,我们可不是神!”万宝强认真地说,“现在高考并不比我们那时容易,你看现在孩子那个不是熬到深更半夜啊…我听女儿说,县城中学有一个学霸,‘晚一早五’…你我没法比!”

“学霸怎么啦!学习时间可不是衡量高考成绩的标准…当初我们五个乡镇只有一所高中学校,而且是文科、理科各一个班级,全县每年只能考取三五个本科生、七八个大专生、十来个中专生(那个时候,高考也招中专生),而现在每年全县要考取四五百个本科生、两千以上大专生!”刁明理撇着嘴说,“我们那时考取大专,那可是万里挑一!而现在的本科生只能说是百里挑一!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成为研究生、博士生应该不是问题!”

“你可不能这样比呀…你要知道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那个时候高中学的内容要比现在容易得多!”万宝强说,“尤其现在数学、外语内容更新得更快!”

“你不要认为我现在不在教育部门工作,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可是教育通!我家孩子读什么书,做什么作业,我一清二楚!语文内容仅仅把张三的文章换成李四的文章;数学内容也没有大变化,我们读高三的时候,还有微积分,现在仅仅在数学中渗透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内容;外语换来换去还是哑巴英语!”刁明理说,“你到国外打听打听,哪有国家学生教材三十年几乎没有变化的?”

“你这是在否认我们国家教育事业伟大成就啊,现在初中、高中教材变化可大啦!即使有些相同的内容,新课程纲要也对教师、学生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万宝强有点着急地说,“你可不能以点盖面、用你的一知半解来解读中国三十多年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就呀!我承认我们那个时候考取大学不容易,那是因为,我们那个时代正是我国教育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教师队伍很落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二十六个字母认不全,到县城培训三个月以后,就直接走上高中讲台上…我们跟这样的老师去学习又怎么能感到不难呢?但是,人总该讲良心,我们还是应该感谢那些‘一知半解’的老师,没有他们的付出,也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你在曲解我的意思…我又怎么敢否认我国教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呢?”刁明理笑着说,“但是,我当年马克思哲学学得好,基本功比较扎实…现在一遇到难题就会用马克思的辩证法进行思考…你们喜欢从正面看,那我只能从它存在的不足来看了。”

“现在,我国教育蒸蒸日上,你认为还有哪些不足呢?”万宝强说,“不要泛泛而谈,我只想听听你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好啊!那你就不要再说我骨头里面挑刺好不好?”刁明理仍然笑着说,“现在,我不想说别的,就说我国现在的有些电大、函大、夜大之类的学校,它们应该是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它们每次所谓的‘过程’考试,除了让学生练抄功外,对学生技能的长进、人生的成长,绝对起不到实质性效果的…”

“你的说法有点偏见…我们应该承认电大、函大、夜大对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发挥了很大作用,每年都要有数以万计的电大、函大、夜大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我国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大专、本科毕业证。”万宝强说,“难道你对此还要说三道四吗?”

“我绝不敢!只想说大实话。”刁明理说,“有些学校的存在,往往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反而还起到不小的负面影响…一些不学无术之流,趁机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混到了自己想要的大专、本科文凭…这样就可以在工作岗位上,骗取相应的职称,让国家蒙受损失…更有一些贪天之功的庸才们,自以为饱读诗书,便在社会上沽名钓誉、鱼目混珠、洋洋自得…”

“你不要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好不好?”万宝强说,“你不要把这些学校说得不值一分钱不值好不好?”

“你太抬举我了,我可是没有那么大本事…但是其中的不足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刁明理说,“作为国家教育机构,他们的出发点是普及高等教育,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资源…可是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并没有发挥好它们应有的作用…一些办学单位,打着高校招生的幌子,实施荒唐的骗财之术…他们到各个单位去忽悠考生,并且对这些考生许以重诺,只要你能够按时缴费,就能保证你如期毕业…哪怕你不去学习,不去考试,都可以由学校辅导老师包办完成。”

“能有这么荒唐事情?”万宝强惊讶地说。

“这还能有假?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绝对错不了!”刁明理说,“我敢肯定地说,来这些学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根本出发点不是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使自己获得真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他们百分之百是冲着那张‘红彤彤’文凭来的!”

“这张文凭能有多大作用呢?”万宝强故意装傻,想听听老同学有什么高见,“我手里有三张文凭…我没有感到这些文凭对我有什么作用呀!”

“不对!我国是非常重视文凭的国家,你不能否认…是文凭改变了你的命运。”刁明理说,“有了这张文凭,不仅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工作,还可以获得高级职称,甚至还可以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凭良心说,从这些学校获得的文凭,对社会、对国家能又有什么益处呢?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能对整个教育界起到‘乌烟瘴气’的作用!”

“你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依你说这岂不是自毁长城吗?”万宝强说。

“他们不会考虑这么多的…他们两眼只盯着考生手里的钞票,早已把中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丢到脑后…”刁明理说,“他们每次学业考试,都派学校所谓的得力干将来办学点进行督查。当这些得力干将了解到办学点名存实亡只剩空壳的时候,他们也想对这些虚假的“繁荣”迎头棒喝。可是,当他们沉静良思的时候,才清楚:遍布各地的教育机构,如果都像1990-2002年社会自学考试那样严格的话,这些学校早已去抱空窝了…现在这些办学点为什么还能够有很多考生青睐,原来都是因为获得这些办学点的文凭太容易了。”

“能有多容易呢?”万宝强说,“具体点!”

“只要他们舍得花钱,文凭就会毫不费力地从这些学校获得。而且这些文凭对他们晋升职务、晋升职称都起到和正规院校毕业文凭一样的待遇…有些学生三四年没有学十个英语单词,照样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英语大专、本科文凭。”刁明理说,“这样的英语毕业生,不要说会用英语写文章,就是普通的“口语”都不会…有人甚至一句英语话都说不准,这确实让人笑掉大牙!这些考生,他们拿着纯粹靠钱买来的大学文凭,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很自豪地写上大专、本科学历,没有丝毫惭愧的感觉,相反还有一种难以克制的窃喜。”

“一个单词都读不准,还能发文凭?天底下还能有这么荒唐事情呀!”万宝强吃惊地说,“依你说这种文凭纯粹就是‘烧火棍’…他们凭什么还窃喜呢?

“人家花了吃奶的力气,才换得一张大学文凭,而他们只凭借几千块钱,就非常轻松地获得和他们一样作用的文凭。这等于是天上掉下林妹妹!最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靠金钱买来文凭的人,却可以作为平步青云的阶梯,成为非常幸运的‘张好古’…”刁明理说,“我曾经就见到过这样的笑脸:绝对要比那些从正规科班院校出来的毕业生灿烂得多…实属罕见!”

“这个人为什么会笑得如此灿烂呢?”

“因为,她本来是学校食堂里面的一名清洁工,小学没有毕业,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周全,她所有的考试都是由丈夫代劳,竟然先后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继而从学校的食堂清洁工,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以工代干的教师了…这笑容还能不灿烂吗?”

“这是不是你杜撰的?”万宝强惊讶地问。

“我哪敢!你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她在内心有足够的理由耻笑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因为,她没有受过科班出身人一天罪,但是,她却能够享受到科班出身人一样的待遇,甚至比科班出身人的待遇还要高。”刁明理说,“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学毕业生,她在正常的工作岗位上,根本就起不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作用,她手里拿的是本科毕业文凭,却不能走进课堂…学校为了照顾她,只好给她安排在图书室里工作。”

“这种人,你恐怕在社会上举不到第二例了。”万宝强说。

“你错了,这些人在社会上绝不是凤毛麟角…”刁明理说,“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拿着用钱买来的文凭,到处炫耀自己本领,说自己没有考过一次试…就能搞定文凭!”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恶劣现象呢?”万宝强不解地问。

“这都是利益驱使啊!国家兴办成人教育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到了实施环节出问题了…办学点因为生源问题,只能通过‘轻松得到文凭’为诱饵,不然的话,办学点就很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空庙’。”刁明理说,“前几年,因为社会自学考试太难,所以报考社会自学考试的人锐减,县主管部门没有法子,只好把报考社会自考的人数下发到学校…学校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央求那些刚从本科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去应付…不仅免交报名费,还另外给这些年轻教师一些小补助,而这些年轻教师也很无辜,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去凑这些热闹。”

“你真服你了?”万宝强惊讶地说。“你简直就是教育通!”

“你不要夸我,这些都是我老婆的功劳!”刁明理说,“我老婆也和你同行…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只看文凭、不看能力,往往还把那些善走终南捷径的人抬得高高的,疏远那些低文凭、能力强的人…只要你朝基层学校走一走,你就会发现,不少高职称的人在学校干得事情最少,获得的利用却最大…在学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败坏了学风,还会败坏教风…他们使勤奋好学的老师激情锐减,同时还使那些对学习消极冷漠的教师,多了一份麻木神经的理由。”

其实,很多人对电大、函大、夜大办学点存在的问题,早已心知肚明,其诟病往往使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到羞愧难……当只不过人不愿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甚至有极个别的办学点的班主任与考生沆瀣一气,在作弊、造假方面相互联手…考生考试不来,只要打一个电话就‘万事俱备了’…这些办学点的班主任往往心地善良,对这些因为‘工作繁忙’的而没有空子赶来考试的考生深表同情,他们会认真地请其他的考生为缺考的考生代考,或者自己辛苦为自己心爱的学生代劳。

当然,这些缺考的考生绝不会死心眼,也会在适当的时候,为那些替他代考的学生或者老师在“饭庄”表示谢意。但是,也有铁公鸡之类的!而这些心地善良的老师、考生往往表现大度,他们脸上的笑容永远是灿烂的,绝不会因此与这些“工作繁忙”的考生过不去。

因为这些“工作繁忙”的考生大多数是有来头的,他们可以为这些电大、夜大、函大学校顺利招到生源打开方便之门。有一位姓李的老师在电大任教,经常到学校、政府机关、医院等地方跑生源,每到一个单位,都要央求那些需要文凭的工作人员报名,上他的学校。

他跑生源的日子,几乎每天都要露出天真烂漫的笑脸,以迎合愿意“上钩”的考生。他常常为自己老师的形象感到由衷的不满!为什么一个“大学”老师,竟然用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但是,现在改行又不容易!他只能唉声叹气地在做着自己十分厌倦的事情。

这哪里是办学?这哪里是育人?这分明是制造骗子的学校!这同国家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完全偏离了教育的规律!这不仅仅是劳民伤财举措,更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竟能在我们这样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今天中国教育的悲哀!

学生需要文凭,这本身没有错,因为文凭是衡量一个学识高低的重要尺度,是一种很直观、很形象的文化标签。可是用这种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高文凭的“人才”,竟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倒退。学生在这些办学点上学,他们对相互抄袭没有耻辱;办学点的老师在考场帮助考生找答案也不知道害羞,其精神麻木之状,更是匪夷所思。

在这里,一个中学没有毕业的考生,通过这些培训机构,弄来中专文凭,然后再忽悠一张大专文凭,再后来,再用这张大专文凭忽悠一张本科文凭…我要说这种搞怪现象绝不是个案!你说,靠这样忽悠、谎言“编织”出来的本科毕业生,能有多少含金量?难怪,国外很多企业根本就不承认这些弄虚作假的文凭!

你说,中国要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益处?确实让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到寒心,感到不可思议!中国教育应该着力于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身心和谐的自然人;中国教育应该着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培养品性高雅的中国人;中国教育应该着力于人类发展事业,培养才华卓越的世界人。我们可不能为了这些“虚假文凭”,而毁了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