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扫除时间管理的心理障碍

2018-04-15 作者: 杨玉柱
第二节 扫除时间管理的心理障碍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具备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但却无法做到规划有道、成果卓越、效率极高。Www.Pinwenba.Com 吧因为他存在时间管理的心理障碍。当一个人抱持端正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管理时,追求高效。而在这之前,他必须强化自己的时间意识,客服拖延和犹豫不决,扫除时间管理障碍。

用自尊心强化时间意识

“自尊”被定义为在处理或完成任务时自身对工作效能的感觉,即自我效能感。当行为者擅长做某事时,他会感受到积极的自我效能。他使用时间的能力越强,完成的任务越多,这种自我效能感越强。

华为时间培训管理认为,与时间管理有关的、影响自尊心的因素有3个,即确定自己的价值、争取掌控权及清楚自己的需要。

确定自己的价值

华为高级副总裁徐直军这样说道:“一个给自己高度评价的人会高效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知道自己时间的价值!”

可逆性原则表明,情感和行为是互相影响的。如果行为者有某种情感,他将做出与这种情感一致的行为。反之,如果他做出了某种行为,该行为将使之产生一种与其一致的情感。这意味着如果他假装自己的时间极为宝贵,那么这种行为将使他感到自己更有价值,更为重要。通过出色的管理时间,将增强自尊,使之更好地完成所有任务。

让工作与自身价值匹配,高效地使用时间——这一行为帮助华为人不断改善自身形象,树立自尊与自信。

争取掌控权

将关于时间管理的所有知识应用于工作,这提高了员工对自己和工作的控制感。当他们感到自己更有效能和效率,会觉得自己更能干、更强大。因为他在工作效能和工作成果方面的任何提高迹象都将强化他的自尊,增加他的个人幸福感。

清楚自己的需要

当前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是直接影响员工自尊心的第三个重要因素。目标、行为与自身的价值越匹配,行为者的自我感觉就越好。

华为在人员招聘与管理之初,已确定了每位员工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且具备足够的天赋和胜任能力,这是确保员工胜任工作的前提。而员工们则因自己在工作中的胜任表现而对自己更加肯定,在工作上越来越努力,个人业绩也越来越突出。

让拖延得到有效控制

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在讲究效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拖延现象的存在。而在华为,拖延现象却得以有效地控制。

做好准备

在开始工作前,他们将工作任务加以分解,再将工作的每一步骤列成清单,并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备齐所需物品,“这样在工作完成之前就不必起身到处找东西”。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他们按计划工作的有力支持因素。

从最棘手的事开始

当最棘手的问题被克服并完成后,再用余下的时间去完成其他工作任务就显得轻而易举。

一项研究对两组人员进行了比较。第一组在早上实施练习计划。第二组在晚上实施练习计划。研究人员发现:在早上练习的人在6个月后依然坚持练习的可能性更大。与把事情拖延到更容易制造借口和拖延的晚上相比,在早上进行练习更可能养成定期练习的习惯。

客户服务部的王克(化名)说出了他的经验:“我从制定的任务清单上了解相关事项,确定清单上最棘手的任务,花费最多时间或付出最大努力的任务……并从该任务开始实施,直至完成为止。相比之下,清单上的其他任务就很容易完成了。”

培养完成工作的紧迫意识

很多人克服了拖延的恶习并开始着手工作,但他们永远无法坚持把工作做完,特别是工作收尾阶段临近时,他们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借口和理由来拖延最后5%或10%的工作任务。其实,当最后一个细节完成时,人的大脑释放出脑内啡,人会感到异常轻松并充满成就感。

在华为,员工们习惯于为任务设定一个清晰明确的截止日期,以此将任务完成期限置于潜意识中,这种潜意识激励着他们坚持按时完成任务。

保持快节奏

当一个人加快行动步骤而不是维持平常的节奏时,他将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这令人感到惊奇。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继续强迫自己更努力、更快速地工作,他将更加自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在华为,员工们有目的地规划工作,保持工作中的快节奏,这是其获得高效率的关键。

为意外事件留有余地

有些人要求工作尽善尽美,又强迫自己在短期内完成,将自己置于强大的压力下。但却低估完成计划所必需的时间,完全不考虑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而恰恰是这些意外事件使计划泡汤。

在华为,员工们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会在开始工作之前列出详细的工作进度表,预计实现每阶段工作所需的时间,包括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意外。

决策时不再犹豫

丹麦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则寓言:有头毛驴找到了两堆草,由于不知道先吃哪一堆好,结果在选择和徘徊中被饿死。后来人们将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犹豫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效应”。“布里丹毛驴效应”是决策过程中的大忌。当我们面对两堆同样大小的“干草”时,或者“非理性地”选择其中的一堆干草,不断去粗取精,以求得生存的希望,或者“理性地”等待下去,直至饿死。前者要求我们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直觉、想象力、创新思维,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进行抉择,以“有限理性”求得“满意”结果。华为在决策过程中,正是选择了这种方式,才保证其没有坐失良机,即把握住从决策到落实的有效时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采用稳健的决策方式

当一种趋势出现时,有些人立即陷入孰好孰坏的争论之中。事实上没有必要马上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明确的二选一答案或未进行深思熟虑,不妨尝试性地做出某些决策或推迟决策时间。

外界对任正非的评价是“狼性十足,严厉而富有攻击性,在经营也敢于冒险,不循常规”。然而,其决策却不因攻击性和冒险性而失去稳健。因为任正非始终在不断地观察外部环境,细心听取员工的想法,继而加以综合,分析利弊,从而形成一个稳健的决策方案。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缺乏主见的人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一个人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时随地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否定自己的计划,易使最终决策出现失误,甚至坐失良机。任正非深刻地了解这一点,因此他要求从一线员工开始,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任正非认为企业运营要摈弃从上到下的思维定式,反向从具体运作的需要出发,授予一线人员独立思考和追求最佳的权力,强化一线团队的决策权。也就是说,一线员工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机变、正确地处理问题。

严格执行一种决策纪律

利与弊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很难分割。有些人明明事先已经确定了可以用于有效抵御风险的决策纪律,但是一旦现实中的风险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往往不易下决心执行。此时,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当初确定这个风险决策的目的是什么?以此重新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犹豫不决的障碍。

1991年,华为遭遇了企业成立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任正非决定打个时间差——在发货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开发出华为自己的程控交换机。交货期临近之时,产品还未研发出来,全国各地已经预订华为交换机的催货电话不断。此时,订货的预付款已经全部用完,再交不出货,华为将面临破产。销售部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很多人对任正非破釜沉舟的决策表示怀疑。但是任正非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决策。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3台BH-03程控交换机作为第一批华为的自主产品于12月2日出厂。任正非“冒险”成功了!

面对交不出货的窘境时,任正非是否有过犹豫不决呢?有过。但是,他更清楚,如果“冒险”成功,这将成为华为华丽转身的最大契机,并且此时的华为已没有时间再去寻找其他路径。所以,他排除一切质疑和难题,严格执行这个决策,直至成功。

不总试图获取最多利益

过多的利益要求无法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束缚决策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犹豫不决。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做支持,一味地追求最多利益,势必处处碰壁。

2008年,中国电信决定在81个重点城市扩容CDMA网络,总额高达120亿到150亿元。当时应标的企业除了华为,还有中兴、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朗讯。这三家企业在国内CDMA的现网份额分别是32%、23%和22%,而华为当时的份额只占到2%左右。多数企业以盈利和占据市场份额为目标,但是华为此次却锁定了一个目标——尽可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华为报出不到7亿元的“白菜价”。虽然这对华为而言意味着巨大的亏损,但是如果能在此一役占据主导优势,从长远来看,极利于华为提升业绩。

在不利环境中不能逆势而动

当不利环境造成损失时,很多人急于弥补损失。但是,环境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强行采取冒险和激进的决策,或频繁地增加操作次数,反而会白白增加决策失误的概率。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从一次次的决策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决策直觉”——面对不确定的环境,知道该去什么地方寻找有用的情报,该用什么工具来分析情势,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分析能力、直觉能力、创新能力、行动能力和意志力,继而不断地摆脱犹豫不决的窘境,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