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博士邓稼先

2018-04-15 作者: 刘殿学
娃娃博士邓稼先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是邓稼先临终前对身边人说的最后一句话。Www.Pinwenba.Com 吧

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领导了氢弹爆炸试验,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

一个小娃娃博士

邓稼先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学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邓稼先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他抱着学会更多本领建设自己祖国的志向,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第二年秋天,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度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的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就是这位“娃娃博士”,在取得学位的第9天,他就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还带回了一脑袋原子核理论。”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并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他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连通信也很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的援华协议,党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自己的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的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要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去现场指导,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有15次在现场指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核试验的预期效果。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接着,邓稼先又立即投入氢弹的研究。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又试验成功了中国第一颗氢弹!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最快也用了4年,邓稼先创造了核领域里最快的速度!

1979年邓稼先担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邓稼先总是出现在第一线。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最危险的环节,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有了这样的大科学家现场指导,工作人员心里踏实了许多。

一个伟大的核专家

作为核科学家,他知道核辐射的厉害,但是,想要得到第一手资料的他,有时顾不了这些,甚至忘记了核辐射是一只无形的吃人老虎。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了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事故!

因为一种新式核弹造好了,能不能得到有效爆炸,必须先进行“航投”试验,试验场的航投试验往往都是很危险的,因为许多技术参数要从多次试验才能获取。邓稼先领导研制的是第二代新式核武器,各种试验数据对他来说,尤为重要!

试验开始,军用专机,将新式核弹带到试验场地上空,用一种特制的降落伞从空中往下投试,投到指定目标再爆炸,才能是有效爆炸。

那天,试验场地风和日丽,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平平静静,老天爷似乎也在希望这次新的试验能够成功。

随着指挥员一声命令,载着新核弹的飞机准时起飞,飞机的隆隆声打破了戈壁滩原始的沉静。

人们在各自的掩体里,静静地看着飞机慢慢地飞向靶场。所有人的心都在随着飞机的临近而一阵一阵地缩紧!

“投弹!”指挥员大声发出命令。

试投员按程序顺利地进行每一个操作。

可是,当第一降落伞放下的时候,平静的戈壁滩上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降落伞被大风刮得改变了方向,不能完全不开!新式核弹在空中的程序没走完,已经坠到了场面,不但没有爆炸,整个弹体被摔破,一些碎片飞得好远!

邓稼先看到目前出现的这一切,急得不顾一切地冲出掩体,跑到靶场,捡起一块碎片,急得大叫一声:“哎!”

“邓总,太危险了!”

他身后的人,迅速冲上前,一把打掉他手中的弹片,将他拽进掩体。

邓稼先不是不知道弹片的辐射浓度有多大,他一时根本没想到个人安危。此时此刻,他只觉得心疼,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多少时间!而且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花了这么多钱,让自己搞出来的核武器竟然被摔坏了!那一刻,邓稼先的心似乎跟那新核弹一起碎了!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邓稼先身体接触了弹片,马上拉着他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浓度很高的放射性物质。

慢慢地,邓稼先的肝脏受到了损伤!

慢慢地,邓稼先的骨髓里也被放射物质侵入······

邓稼先仍很平静,他好像知道自己干的这一行,早晚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明知“核老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弄清楚,好好的第二代原子武器怎么会被摔的?

医院检查没做完,就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许多危险的程序都自己动手干,反正自己是个“辐射人”了,危险的活,不让身边的人上,常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邓稼先最后不得不离开奋战了多年罗布泊,回到北京。一到北京,医生便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了癌症。

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静地对自己妻子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1986年7月29日,62岁的邓稼先与世长辞!

他留给人们的,却是永远的怀念和崇敬!

注:爆轰物理——物理研究的一个门类学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