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的核裂变

2018-04-15 作者: 刘殿学
钱三强的核裂变

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他的核裂变理论为我国核工业起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核能研究最杰出的科学家。Www.Pinwenba.Com 吧

我的名字叫三强

钱三强出生在一个文人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清华大学教授钱玄同。在父亲的影响下,钱三强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六岁那年进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学习非常突出,接着又转到孔德学校小学部上学。那个时候,孔德学校在北京的名气很大,蔡元培任校长,一些著名的大学教授兼任老师,教学质量很高,物理教学水平尤其突出,钱三强的物理兴趣就从这所学校开始。

一天,父亲带钱三强去见舅舅,舅舅见到钱三强,看他聪明了的样子,十分喜欢,临走时,特地画了一幅画送给钱三强,画上是一只飞翔的雄鹰,取名《鹰图》。还写了一行赠言:鹰者,有三强:目光敏锐,飞翔矫健,不折不挠。舅舅希望钱三强能像雄鹰一样,将来能做到这三强。

钱三强非常喜欢这幅画,端端正正地把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

一天,班上同学到钱三强宿舍玩,看到这幅画,哇!这画画得太好了!这三句话不正是钱三强品格的写照吗?成绩刻苦,不怕困难,诚待哥们。说:“哎,我说钱秉穹,你干脆就叫‘三强’得了,比‘秉穹’更能体现你个性。”

于是,“钱三强”这个绰号,很快在孔德学校传开了。

后来,这个绰号传到了父亲的耳朵里,问:“为何叫‘三强’”?

钱三强告诉父亲:“那天,有个同学到我宿舍来玩,看到舅舅的那幅画,给随便起了这个绰号。嗯,当然还是父亲起的名字好嘛。”

父亲想想,说:“名字本来是人的一个符号。我看‘三强’这个名字不错,也可以解释为:‘德育、智育、体育’都进步。”

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

我的名字叫裂变

1936年,钱三强清华大学毕业,由于他的物理成绩优秀,轻松考取了巴黎大学物理学院。一到这所世界一数二的物理殿堂,立即被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妇选为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生,分钱三强去研究当时尖端的物理学科——核裂变。

钱三强有机会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觉得十分荣幸和自豪,对分他的学科任务充满了信心。他与约里奥·居里紧密合作,用中子打击铀和钍得到放射性的镧同位素,从它们的α射线能谱证明它们是同一种同位素。这对解释当时发现不久的核裂变现象是有力的支持。他还首次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了50000电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电子的射程与能量的关系。又首次测出了镤的α射线的精细结构。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共同研究,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当时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原子核只有二分裂的可能。

这个发现,使钱三强和妻子异常奋兴,科研信心更足。他们根据掌握的实验数据,继续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能量与角分布等的关系,对三分裂现象从实验到理论上作出了全面的论述,为人类利用核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理论。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物理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成果,钱三强与何泽慧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中国处在战乱之中,伟大的解放战争风起云涌!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大战场上节节胜利!一穷二白的祖国,乌云即将过去,红色曙光已经映红了东方——新中国即将诞生!这个满目疮痍的东方古国,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各方面的建设人才!钱三强义无反顾,坚决回到祖国!

临走的时候,约里奥·居里夫妇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由我们指导工作的人中,钱三强最为优秀!”

“钱三强”三个伟大的汉字,被赫然书写在居里实验室迎面的大墙上——走进核物理塔尖的中国第一人!

我的名字叫中国

钱三强带着他辉煌的科研成果,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一心一意开拓中国的原子能事业。由他担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所长,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式加速器,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放射性同位素和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尖端科研全面展开。同时,他还协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系等,为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造就了大批人才。在前苏联1960年停止对中国的原子技术援助后,钱三强迅速调集一批优秀科技专家,直接负责原子研究的技术攻关,并为氢弹研制做理论准备。

中国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完全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发展中国自己核武器的里程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此后,在两年八个月中又连续进行了数次核爆炸试验,均获得成功,为后来的氢弹爆炸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氢弹试验创造了条件。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震惊世界的那朵蘑菇云,又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升腾!升腾!

这颗美丽的云朵,是中国人民的,也是钱三强的,他用奋斗与执著科学精神,实现了居里夫人的伟大预言:走进核物理塔尖的中国第一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