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伴郎伴娘(上)

2018-04-15 作者: 香山一秋
第九章 伴郎伴娘(上)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哐哐的敲门声吵醒。Www.Pinwenba.Com 吧难道是上学的时间到了?第一天我可不想让自己迟到。我快速穿好衣服,打开了门。门口站着的不是孩子们,而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身后背着一捆干柴棒和一些工具。他头发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黝黑的脸庞被皱纹包围,笑起来一口白牙。

“林老师,欢迎你!我是来给你修屋子的。我是陶沟村的村长,你就叫我老刘好了。我昨天上乡政府去了,没有接你,请多多包涵!”说完伸出大而粗糙的手。这个村长还挺有礼貌,只是他有浓厚的鼻音,说起话来很像某一个小品演员。我也赶忙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像握着一块砖头。

老刘是一个务实的村长,马上就忙活起来。垒灶台,做架子,修门窗,忙的不亦乐乎。我在旁边也帮不上忙,他看出我的窘迫,就让我陪他聊聊天,并顺手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用报纸裹着的东西递给我。我打开一看,是个苋菜烙饼,味道很香。

“吃吧,吃吧,早上你怎么吃饭啊,我就给你带了一个。娃子今年多大了,怎么会想到来穷山沟教山里娃?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老刘边忙活边问。

“今年二十七了,来这里就算是体验生活吧,那些高尚的情操我可不敢当。”

“娃子今年结婚没?”

“还没有,早着呢。”

“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晚婚晚育,你看多好!不像我家那婆娘,早早的就把大女儿的婚事定好了,就在一个星期后,到时你也去啊。”

“好啊”

正说着,孩子们就到了。老刘头也不抬:“你带孩子们上课吧,我修我的。”

当孩子们读书的时候,老刘也在外面学几句,随后就能听到他憨厚爽朗的笑声。

等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老刘不知什么时候走了。眼前一片大换样:灶台老高,放着一口新锅,一对柴火放在旁边;缸里面打了满满的水,有些都冒了出来;校门口的一块空地也扫的干干净净,甚至连挂国旗的杆子,也是用石头重新固定的。

以后的日子和那个老教师说的一样,单调和空虚。每天领着孩子们上课,然后送他们回家。其实只要送九今也就可以了,可我还是坚持把他们都送到家。因为这个山地理环境很复杂,主要就是太陡峭。孩子们天生的好动心里,总是在回家的时候看到好看的野花想采,看到漂亮的小鸟想追。有时候一个稍微不注意,都可能读不到明天的书。入乡随俗吧,我也完全洗尽了城市的铅华,形象也不太注意了,胡子拉差的。只有知道二丫要来了的时候,才在镜子前捣鼓捣鼓。郑洁洁说也要来,可脚没好,不能爬山路。

这天是星期六,孩子们不上课。我一大早就把积攒了一个星期的衣服拿出来打算通通洗一下,然后备备课,再到这个山里溜达溜达。待了几天,对这周围环境的了解还是有的。我特别想去看一下孩子们口中说的蘑菇洞,小家伙们把它描绘的活灵活现,像仙境一般。

正想着,肩膀被有力的按了一下。我回过头看见一双白牙,原来是刘村长。老刘今天穿的很是整齐,仅有的几根头发也被梳得一丝不乱,闪闪发亮。他乐呵呵的说道:“今天我丫头出嫁,你得当座上宾,我还有任务给你呢。”

“我还有很多衣服没洗呢。”我其实不想去的,因为我不喜欢热闹。

“衣服包起来,叫你婶婶洗。快点,时间不早了!”老刘督促起来。

我没办法,又穿起了海涛的西服,整理好后,几乎是被老刘拉下山的。

到了他家,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亲朋好友早就汇聚一堂,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气。小孩在满地跑着,仔细寻找着散落的鞭炮穗子。我被老刘拨开人群,拉进了里屋。里面有一个穿着新娘装的女孩,模样还算漂亮。坐在床边,满脸幸福和紧张。旁边还有老刘的老婆和几个年龄稍大的长辈。他们看到我,都站起来望着我。我突然被这么多人一起注视,脸上立刻烫了了起来,我转过头装作看看屋里的摆设,避开他们的目光。

这时老刘说话了:“我看就是他吧。人家林老师有学问,有知识,还是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的,我看就是他了。”

我不知道老刘说的什么,不过好像是让我办什么事。

“小林啊,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婚俗:就是对山歌的规矩。男方到女方家门口要对山歌,对不上要受罚,不过只能选择没有成家的。”

“可是我不会唱山歌啊!”我觉得任务太艰巨,可能无法胜任。

“不是唱,就是你指导一下伴娘就行了。”老刘解释道。

我的脑袋快速运转起来,猜不猜中另当别论,有一个问题我得弄清楚:“我听说过有些民族蹚火炉,抽扁担,吞辣椒,走刀路。如果我没有对上去,那我的下场是什么?”

“嘿嘿,不是你的下场是什么,是伴郎伴娘的下场是什么。”

“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啊!”

正当老刘要解释时,外面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十分震耳。老刘急忙走出屋,我傻愣地站在原地。只听耳边那几个老人说:“来了,来了!”,新娘脸上又幸福起来。

我也随着人群去看热闹,我看到一排村民身后都放着一盆水,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可能是给新郎洗脚洗脸吧,我听说过这种风俗,就是让他以全新的面貌去接新娘。在老刘家门口,赫然站着接亲的队伍,唢呐吹得更起劲了。最前面一个西装笔挺的小伙应该是新郎官了,虽说是山里的风俗应该穿民族衣服,可是现在也都适应外界的潮流了。新郎旁边站着一男一女,男的穿着奇特的服饰,应该是伴郎了。女的带着一副眼镜,看来是来应付对山歌的。这个阵势,不亚于两国领导人会谈。

关闭